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何处来 ?并且我置身其中又赖以生存的世界从何处来 ?我往何处去 ?并且围绕在我周围变幻万千的事物又往何处去 ?死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死亡的最大威胁来自何方 ?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又在哪里 ?当我们从为生计的奔忙中忽然间闪现出来生死之念 ,真正审视生命的不归路时 ,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地放纵它 ?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地游戏它 ?还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地磨砺它 ?对此 ,青年理论工作者王文科先生新近出版的《直面人的最后时刻》一书对此作了深刻地解答。古往今来 ,人如天地间之过客 ,在世间舞台匆匆…  相似文献   

2.
嘀哒、嘀哒、嘀哒……随着一阵颇有节奏感的马蹄声,一队驮着睡袋、帐篷和干粮,牵着猎狗的马帮出现在一条苍老而神秘的古道上。马帮中的6个年轻人,看上去年龄都在30岁上下,从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来看,他们既不像旅行者、猎手,也不像职业探险家和生意马帮。他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为了更好地向前看,需要适当地向后看,了解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我们将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4.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何处?“源”在哪里?又“流”向何方?答案尽在《中华姓氏谱》!  相似文献   

5.
何振 《档案管理》2009,(2):71-71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档案事业源起何处,又将去往何方呢?发展的规律与动因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国众多档案学者的研究视线.  相似文献   

6.
研究显示,世界上曾发生过3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均首发于中国。因此中国能否对付禽流感,于世界也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禽流感病毒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人类仍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1897年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绘制了他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由于此时,高更贫病交加又丧爱女,于是他决定在自杀前绘制一幅绝命之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希望能在临死之前完成一幅巨作。在这幅画中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人物是亚当采摘智慧果  相似文献   

8.
走向自我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首先解放了政治思想。当时有一本小说流行,名叫《人啊,人》。人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那本小说好像就是这样开头的。对于我们来说,这里便是思想解放的入口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导师,就是刘泽华先生。  相似文献   

9.
生命册     
《全国新书目》2013,(12):108-109
我知道我们终有一天要回归土地。可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脸。是的,我照过镜子,可我看的是相貌,不是脸。一个人的脸应该包括他的全部生命特征。那时候我还看不清自己。不知自己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皮肤的颜色为什么是黄的,它是怎么染成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们的颜色来自于土地,我们与平原一个色调。  相似文献   

10.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注定是一个旅者,背着行囊,匆匆前行。我们有过这样的恐惧:在漆黑的夜晚或茂密的森林,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地辨别方向,但像被某种魔力牵引转来转去总是回到原地。我们有过这样的惶惑:站在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不知道何处是来路,不知道何处是归途。我们有过这样的痛苦: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甚至怀疑活着的意义,如一只被折断风帆的小船迷失在蔚蓝的海面。我们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这是思想者的思索和追问,也是普通人的困惑与不解。当我们像帕斯卡尔的芦苇学着思想苦苦追寻而得不到答案的时候,科学便给予了直截了当的解释。生物学…  相似文献   

11.
黎勇 《青年记者》2017,(13):41-42
近年来,传统媒体遭遇挑战,一些问题抛在了传统媒体人面前:传统媒体人应该往何处去?传统媒体人到底还有没有价值,价值又在哪里? 私家车泛滥的年代,专职司机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就在十几年前,中国的很多城市并不像今天拥有如此多的私家车.如今,私家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驾驶汽车几乎成为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2.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张维为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2014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即: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中国超越》与之前的《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了张维为先生的"思考中国三部曲"。在《中国超越》这本书中,作者结合其在西方国家生活20多年、走访100多个国家的经历,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3.
恩斯特·布洛赫全集,共16卷,恩斯特·布洛赫著,法兰克福/美茵:苏卡普出版社,1 977(Ernst Bloch:Ernst Bloch Gesamtausgabe,in 1 6 Ba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7)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去往何处?我们在等待什么?什么在等待我们?布洛赫:《希望原理》  相似文献   

14.
自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概念提出以后,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真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势头。在报上可以屡屡看到:“严肃文艺往何处去?”“电视剧怎样走向市场?”“既不是‘狼来了’,也不是‘馅饼来了’——谈市场经济与文艺发展”,“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何搞好文艺理论建设?”等文章,纷纷研究对策如何迎接商品  相似文献   

15.
赎买与改革     
一场牵涉到280多万公务员的地方机构改革,到底要如何推进?又要向何处去?学者们从现实和长远的两个角度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16.
我是去年5月份开始做记者工作的。在农村采访了几个月,常常感到“头昏”。记者的“头昏”,无非是缺乏独立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找不到新闻线索;或者找到了线索,但又不知道编辑部要不要。只是在最近—个时期里,我才摸索到了医治“头昏”的一个处方。报社负责同志经常告诉我们,记者要识风向,辨气候。可是风从何处起,问题从何处来呢?当初,我认为风从编辑部起,问题从编辑部来。写什么,怎样采访,全靠报社的报道提示。有时还打电话到编辑部去问“行情”。拿到题目以后,不加分析研究,就一条一条地到处问,到处套。这样做,有时也能有几条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的广播该往何处去,广播媒介又该怎样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本文结合安徽应急广播成立这一具体案例,希望能够理清这些问题,给广大广播电视从业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11,(7):82-82
《文化批评何处去》徐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定价:30元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  相似文献   

19.
自从广东珠江经济台创办以来,八年中全国各地经济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队伍在逐渐壮大。但随着广播宣传改革的不断深入、系列台的不断扩展和听众胃口的不断改变,经济台的从业人员反而显出一种迷惘:经济台往何处去?珠江模式是应巩固完善还是要另辟蹊径?经济台的特色到底是什么?它和人民台及其他系列台如何分工?它完成了浅层次改革,深层次改革又是什么?它的人员素质该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机制如何运作和完善?……福建经济台一位台长深有感触:“经济台不首先从理论上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没法办下去。”所以,本刊从此期开始,专门开辟《经济台研讨》专栏,希望有志于从理论上去探讨的同道者共同参与来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20.
在合并税率之后,深圳最后一个经济优惠政策将逐渐淡出。“特区不特”,它又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