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价值认同是中国武术传播的内在动力,中国武术传播的最大症结来自于我们忽略了受众的内在需求,由此造成中国武术"传"而不"播"。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视觉文化已为传播领域的"排头兵",中国武术也积极顺应了这一潮流,开始视觉传播的转向,这主要由于视觉传播具有的内在优势、科技进步为视觉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消费社会的本质使然。可以预见的是武术的艺术性很可能会遮蔽武术的技击本质,并将进一步消解武术传播的内容,从而使武术传播逐渐走向平面化、碎片化、奇观化。  相似文献   

2.
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性质的义和团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推动中国武术的普及和传承,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则为扩大中国武术与西方的交流,加速武术体育化的过程,促进竞技武术的发展以及改变武术的功能与价值提供了契机。可以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武术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大量吸收中国武术的精髓,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准确地将武术知识推广到世界各地,使国外学习者正确理解掌握,从而促进武术的发展与交流,成为当今中华武术传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国际化问题。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所以,正确、规范的翻译对于弘扬传播中华武术至关重要。只有掌握武...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已近一个世纪,在武术的国际推广传播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中,如何使传统文化得以和谐的继承与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笔者试图通过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发源与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质、异质性以及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技术层面与文化层面的同步性等问题展开分析,就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文化提出一些理论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中国武术的世界认知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元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武侠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认知.但武侠电影中过度追求暴力的宣扬,不利于武术形象的塑造;武侠电影主题文化的异化,不利于武术的继承与传播.当代武侠电影的发展应该承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凸显中国武术文化主题精神,弘扬中国武术文化正能量,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国武术的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从价值论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分类。认为:中国武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形态主要体现为击技武术、技艺武术和养身武术。提出:价值分类法为中国武术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更加清晰,有助于其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2-15
中国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信息载体,对于彰显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必须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探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路径是树立国家形象、国民形象、体育形象、武术形象四象合一,促进武术文化意识、世界意识、创新意识、标准意识、品牌意识5个意识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国民意识,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武术的现实状况进行补充说明,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出我国当前武术国际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基于此,我们对学校武术教育功能所进行的剖析对学校武术教育如何摆脱困境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从武术教化功能、文化功能、艺术价值这三个同位而一体的功能价值出发,对学校武术教育进行重新的理论与实践的构架,以期探索一条真正的中国武术传播的坦途。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武术表演"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表演的艺术特征,指出当前武术的军事价值和功效已经逐渐被其它诸如健身、娱乐、文化、艺术等功能所替代,而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文化产品,其自古代以来就具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功效便成为其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武术"表演化"和"艺术化"的发展道路不仅成为肩负起传播中国武术、传承武术精神、弘扬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还成为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中广泛普及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Preface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多种多样的锻炼价值及综合功能。武术教育是伴随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和核心价值之一。教育维系着武术的传承,教育推动着武术的发展。对于武术教育价值的认识,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风雨无阻,饱受沧桑,一路走到现在,可喜可贺.但武术在新时代的发展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外来体育的冲击和挤压、对武术本质的认识不清等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中国武术所处的现状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应处理好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搞好武术的继承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武术文化的对外宣传.只有这样中国武术才能走出“尴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处在一个传媒占据主流的时代。传媒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而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来说,我们仅以体育化的形式亦或通过竞赛比赛的简单形式去实现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推介与传播,则是难以实现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力量。中国武术应有自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宽的发展领域。文章从传媒与武术赛事的关系来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得出:媒体化是中国武术以及武术赛事的必然与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就日本和中国吸取外来文化的特点、空手道与武术技术的特点,武术与空手道的内容及选择传播对象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了解制约中国武术发展和传播的关键因素,为今后中国武术更好的普及和走向世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现代中国武术生存发展的功能与经济价值,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中国武术随着古代“止戈为武”的社会价值功能的消解而使其健体强身、娱乐表演功能逐渐凸现,并随着套路的完善而使其体育功能更加明显,从而为现代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其教育功能、保健功能、竞技功能等和其经济价值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促进武术通过广西向东南亚的发展,本文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提出建设中国武术文化场域,提升中国武术的符号价值。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东盟各国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以及本土武术文化基础之上,通过加强武术词汇翻译,提升武术传播者的东盟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儒家文化圈”文化共通之处,发挥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之用;激发武术文化场域各要素间的有机配合,推进官方及民间武术传播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曾撰文《论中国武术的历史走向》,指出“研究中国武术发展对策的人,其观念大约不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盘西化;二是保持传统;三是折衷发展。”指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武术教育是武术发展的主要走向同年发表《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从走出传统到发现传统》,强调拂去历史尘埃后要对武术真实价值进行重新解读、重新发现、重新恢复,再次论定其主要社会功能,即文化与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什么?众说不一。首先是武术包含的多项价值在现代社会具体的表现平台上相互之间相容、兼容、排斥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形式之间特定的价值选项的问题。第二是中国武术纵向发展的历史演变,也即武术的源和流,在价值取向中切入点的选择和这个切入点体现出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冲突的问题。这实际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的中国武术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演化经济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操演变过程、发展现状以及武术操创编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促进武术操在学校的开展和普及,同时为武术操的发展和中国武术的传播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于段位制的认识,已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实施段位制,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标准化发展。为了和世界接轨,经过众多武术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98年开始,我国也实施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它对于武术的挖掘和整理、普及和推广均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竞技武术是构成武术段位制技术内容的主要部分,武术“打练分离”问题在武术段位制中的延续,武德建设较为薄弱;武术段位制标准化亟待加强等等,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武术教育价值与奥林匹克教育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对比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教育的关注点、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的基础上,论述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的教育价值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是异曲同工的,但二者实现教育价值的途径及其成熟度是有差异的。提出了实现武术教育价值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以利于进一步推动武术教育的发展、完善,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建立一个多元而和谐的世界运动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