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样语言也是博大精深的,语言体现在各个领域中,有语文语言、数学语言等等。语言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方便快捷,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领域它的含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处在什么样的环境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只有掌握好语言的真正含义在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对自己起到最大帮助。语言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自身很大的重要性,一个词语理解错误,那么它的含义就会差上十万八千里,从而影响我们的理解,在一些重要环节可能会导致很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省略是运用语言时的一种经济手段。主语的省略是一种合法的语言结构形式。人们对话的时候,主语自然隐去;一个祈使句,主语也可以不出现;一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也往往承前或蒙后而省略。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当省不省,就会造成修辞上的重复累赘,但是如果省而不当,就又会形成语法上的成分残缺。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当省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当省的呢?即什么是主语的省略,什么是主语的残  相似文献   

3.
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各种表达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效果。间接表达是汉语表达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什么是间接表达?它是怎样构成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作者围绕上述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在语言的使用上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风格的语言,这是由语境所决定的。语境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组成的。主观因素包括使用语言人的目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经历、修养、爱好、性别、处境和心情等。客观因素包括大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小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在社会生活的交际中,我们会发现政治家、伟人、科学家、牧师、普通人使用的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由语境的主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一、政治家的语官希腊历史学…  相似文献   

5.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成绩,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语言教育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在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过程中,发挥的是奠基性的作用,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它发生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语言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可以说,这个时候一个人掌握了什么样的词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他会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因此,语文教育应当更加重视自己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所发挥的价值观功能决不会低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因为语文中的价值观是潜在的、渗透性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人文教育,让人文主义的光辉闪耀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叙事的角度就是记叙者(文章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叙述的。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选择最佳角度才能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教育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教育,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管理相适应。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否则会成为无序管理,也就无效果可言。这是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好习惯在学生学习中的意义 印度有一段哲理性很强的民间谚语: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么样的习性,也就决定了你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孙西义 《教育》2012,(6):28
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管理。但管理也有层次、有境界,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管理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不同层次和境界的管理对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联系的研究,其倾向性多为音律、平仄、歌辞等微观方面;而从它们的总体性上来看,古典诗歌与音乐的本源具有同一性,即抒情的特征及意境的审美范畴;此外,它们由于意义的模糊,还存在着互补性,并且在表现方式和结构章法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诗.邶风.柏舟》诗的主旨历来有歧义,但以《诗序》所说的"仁人不遇"之诗为近是。上博简《诗论》第26简的内容,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诗论》以"闷"字来评析《柏舟》,字意为忧愁。这个评析,是孔子政治思想以及他对于隐士看法的表现。在孔子看来,《柏舟》诗的作者,为国事孜孜以求而不遂其志并被小人排挤的时候,是何等的忧愁,然而这又是非常美丽而无奈的忧愁。  相似文献   

13.
《诗经·载驰》中对许穆夫人是否归国的理解历来分歧较大。这种分歧不仅影响对诗作思想的领会,也影响了对字词的理解。依据有关史料及本诗之描述,《载驰》的诗作本身反映了许穆夫人回宗国吊唁是事实,而非设想。  相似文献   

14.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与叶芝的《驶向拜占庭》这两首诗的创作虽相隔一个多世纪,但在写作技巧与思想意义上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二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性和完美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诗词是两种不同的文艺类型 ,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它们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展现和抒发人类的思想感情。音乐与诗词在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还会不断丰富、不断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山水诗与田园诗同样属于写景诗的范畴,都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要对象,两者的创作初衷建立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上,都是对对立于山水田园生活的俗世生活的厌弃与不满。但是相比较而言,二者在情感内涵与情感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田园诗与山水诗的不同,本文着重从山水诗和田园诗的这两方面分析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考论崔颢《黄鹤楼》诗四题:首句“黄鹤”、“白云”之辨;对崔诗的不同评价;与李白《凤凰台》诗较论;崔诗源流说。  相似文献   

18.
海子的诗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以生命为代价换回的一首生命之作。论文抓住“明天”、“闪电”、“陌生人”、“温暖”等诗句进行探寻和理解 ,重新解读了诗作的内容 ,剖析了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 ,指出了诗歌的局限性 ,以期争鸣。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诗歌翻译这一特殊的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文章将中国典籍诗歌与认知语义识解观相结合,通过语义的主观识解性,从识解观的五个主要雏度。时李白《送友人》的三个英译文进行评析。正确识解原诗意义,准确传达原作者在原文中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诗词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诗词意象更是如此。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借对中国古典诗词红色意象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隐喻是对诗词意象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