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胡家芝     
剪纸艺术家胡家芝,1897年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书香门第,父亲胡传泰是书法家。因家中孩子多,母亲把她送到桐庐城里的外婆家。胡家芝自小聪慧好学,心灵手巧。她在慈惠私塾读书,13岁进县立第一女子学校,成绩优秀,三年毕业,考试名列第一。在家庭的影响和民间艺术的熏陶下,她长于绘  相似文献   

2.
郭隆真,又名郭林一,1894年出生于直隶大名县封建士绅家庭,回族。受父亲影响,郭隆真自幼喜爱读书,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她与父亲一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1913年,她进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与邓颖超、刘清扬等人一起探讨国事,领导和参与学界、妇女界的革命活动。从此以后,郭隆真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3.
正1933年阴历三月初九,李素文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李素文直到18岁那年,才入小学四年级读书,一直念到小学毕业。1954年2月,李素文结婚,丈夫李延新是她的同乡,在沈阳市工作。1954年,李素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21岁就被选为村里初级合作社副社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1956年9月,李素文调到沈阳市工作。这是她人生的一次重要的转折。收到毛主席的请柬,当选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到沈阳后,李素文调入南塔商店第二门市部。由于她工  相似文献   

4.
华克之原名华畹,1902年出生于江苏宝应县五里埠村一个衰落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华克之自幼聪明好学,成绩优秀。小学毕业时为全校第一名.后进入南京省立一中读书。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史学》2003,(5):17-19
一、 幼年及小学时期1916年我出生在日本东京。[1]甫三月,母亲把我带回国交给外祖母抚养。外祖母住在近吴淞的宝山县杨行镇,这是四周田野的小镇。外祖母是位勤劳俭朴的妇女,不请佣人,凡事自操作。我对她的印象很深。我在幼年时对父母很生疏,母亲也难得来,父亲简直不认识。直到十岁时,父亲来杨行乡(离镇二里路外)置起了家,[2]我也随同外祖母来与兄弟姐妹跟着父母生活了。我进了镇上积谷仓小学三年级读书,直到小学毕业。 二、中学时期13岁时,家里搬到上海来住。进了私立持志大学附中初中一,读了一年,母亲觉得我是乡下长大的,性格粗野,持志…  相似文献   

6.
方强,原名方鳌轩,别名方长,1912年2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闲的搬运工人家庭,由于家境不济,方强读完小学便辍了学,跟着父亲在码头上当了苦力。1924年春,他到平江县献钟镇“廖达吾刻字印刷店”当徒工。廖达吾是一位进步人士,他教方强读书识字,讲一些救国救民的粗浅道理,是方强的革命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7.
《档案与建设》2007,(4):30-31
剪纸艺术家胡家芝,1897年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书香门第,父亲胡传泰是书法家。因家中孩子多,母亲把她送到桐庐城里的外婆家。胡家芝自小聪慧好学,心灵手巧。她在慈惠私塾读书,13岁进县立第一女子学校,成绩优秀,三年毕业,考试名列第一。在家庭的影响和民间艺术的熏陶下,她长于绘画、刺绣,更精于剪纸,十多岁时就能剪出花卉、禽鸟、走兽、人物和各种吉祥图样,深受好评。20岁时她出嫁到窄溪镇珠山村,在家操持家务,抚育孩子,作一位贤妻良母。她生活在珠山36年,在民俗活动中练就了一手精巧的剪技,继承了江南喜花剪纸吉祥如意、祈福迎祥的内容,玲珑剔透、俊秀优美的江南民间剪纸风格,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被誉为“福星”。  相似文献   

8.
彭司琰,女,土家族,生于民国4年(1915),保靖县迁陵镇人。她出身在一个土家族的封建大家庭中。在她不满周岁时,父亲就病故。1933年,司琰升入长沙周南女中高中,后转学到省立桃源女子师范学校。从"桃师"毕业后,她回到家乡保靖县任教,很快就当上县立模范小学的校长。  相似文献   

9.
金恩晖,男,汉族,1938年8月26日生于吉林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年毕业于吉林省实验小学,1951—1957年就读于吉林省实验中学,1957—1961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毕业后,在吉林省图书馆工作至今。他先后在采访编目部、参考咨询部、业务辅导部和图书馆学研究部任馆员,部副主任,主任,1984年起任副馆长,职称研究馆员。  相似文献   

10.
1912年2月26日邓拓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道山路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邓鸥予在中学任国文教员,母亲严佳绮是家庭妇女。 1917年邓拓进道山路天皇岭小学读书,学名邓子健。 1922年开始学习书法、收集文物。经常同二哥邓仲辅到附近的乌石山去观摩石刻,描绘临摹,用自制的“扫帚笔”蘸着清水练习书法。  相似文献   

11.
从此结缘我的父亲王子淦1920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苏南通金沙镇一个世代种菜为生的贫农家庭,到我父亲出生时,家中已生计艰难、窘态百露了。无奈之中,我的祖母、祖父只得将出生不久的父亲过继给他的叔父。叔父也是一个穷苦农民,父亲过继过去后,叔父为了改善家庭境况,开始学习理发手艺,待到学成后,就借债开了一间理发店,满心希望能从此一点点改善生活。当父亲六岁的时候,有人介绍叔父为金沙镇国立小学的师生理发,作为一种照顾,父亲被学校破格同意在这所学校中免费读书,我父亲高兴极了,这个机会是一般农民的孩子做梦也得不到的。我父亲一生中就受…  相似文献   

12.
张女士198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一分院,毕业不久,便前往美国继续读书深造,随后留在美国工作.多年来,凭借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学识,张女士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近期,她想调往美国当地的一家著名医疗机构,对方提出需要补充个人资料,包括其在国内大学学习的成绩单等,如不能提供这些资料将影响到录用.可张女士只保留了当时的毕业证书,其他相关材料都没有保存.于是她赶忙联系在国内的父亲为其查找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28日,郧西县档案馆举行了“胡安梅同志捐赠个人档案仪式”,接收了胡安梅捐赠的第一批个人档案62份(件),并在该县档案馆建立了胡安梅个人全宗。 胡安梅是郧西县回族乡桃园沟村小学一名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十几年前,当她的父亲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累死在三尺讲台时,刚刚初中毕业的胡安梅毅然挑起  相似文献   

14.
袁隆平,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袁隆平走进的第一所学堂是汉口的扶轮小学,抗战爆发后随父母到重庆读书,抗战胜利后随父亲迁回汉口到博学中学(现武汉第四中学)上高中.1949年考入了重庆相辉学院,院系调整后就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20日,杨红妮被送进了湖南某监狱,这令每个熟悉她的人都感到震惊,在众人眼中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姑娘,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南方某名牌大学,身高1.68米,显得清瘦的脸,轮廓却异常漂亮。案发前,她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此刻却因杀人未遂罪判刑三年,这一切的缘由却是“因为爱情”!三段无果情杨红妮的父亲是一位银行中层干部,母亲是歌剧演员,作为家里的独苗苗,杨红妮一步入婚嫁年龄父母亲友就先后给她介绍过不少对象,但她一个也看不中。在她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25  相似文献   

16.
梁牛 《新闻三昧》2006,(4):17-17
据某媒体报道,南方某省一乡村女教师,为供3个弟弟上学,竟瞒着家里人长期靠卖身筹集学费和偿还家庭债务。她周一至周五在乡村学校教书,周六和周日到城里卖身,直至两年后道德的自责与身体的病痛行将压垮时才停止卖身生涯。呜呼!读了这则新闻,谁不为这位“卖身供读”的女教师爱恨交加!据报道,这位女教师家境贫寒,2001年中专毕业后当上了一个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自己生活非常节俭,省下工资作为3个弟弟的学费。后来父亲患病做手术又欠下许多的债。2002年春节前,她瞒着家里人“豁出去了”。此后这样的日子被她形容为“周六到周日是魔鬼,周一到周五…  相似文献   

17.
刘安祺(1903-1995),字寿如,祖居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吴庄村义和庄,祖父、父亲以种田为业.民国初年,迁到韩庄镇(今属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开了一家杂货店“德泰恒”.刘安祺7岁入私塾,民国三年(1914)考入韩庄私立高等小学,民国九年(1920)考入私立山阴中学,读了三年半,因军阀混战无法读书,又到徐州中学补习,不久辍学.1924年,22岁的刘安祺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开始了军旅生涯.1949年携全家撤离青岛赴台湾,后曾任台湾陆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一个和睦的牧师家庭,从小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家乡教会小学读书后转往厦门鼓浪屿的基督教办小学就读,初次接触西洋文化与生活.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功底,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吴匡五,原名吴观志,一九一五年出生在阳信县温店乡后吴家店一个农民家庭里.自七岁入本村小学,后在乐陵高小毕业又考入惠民中学.在中学读书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匡五同志颇受影响,他同进步同学一道,参加示威游行和罢课斗争,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因此,以"共嫌"被开除学籍.后辗转至乐陵中学就读,毕业后升入聊城后期师范.一九三七年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相似文献   

20.
魏元雄,子庚人,中国著名数学家,1901年出生于直隶安国县奉伯村一个耕读世家。父亲魏毓芳念过私塾,母亲也粗通文字。三叔是清末秀才,后来在保定师范学校当教师。其兄魏元信1912年保定官立中学堂肄业后曾在伍仁村新式乡村初小任教,在父兄的影响下,魏元雄7岁入本村初小读书,毕业后升入县城高级小学。数学老师和珠算老师教得很好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