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怎样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音乐海洋中,让美好的音乐与快乐同在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纵观音乐教育的发展,发现音乐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音乐的欣赏、对于音乐的表现却远远不够。怎样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以发展呢?  相似文献   

2.
审美是艺术教学的价值诉求,艺术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来自艺术的审美体验,而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以审美的思维来把握艺术教学,让审美点滴渗透于艺术教学的方方面面,营造艺术教学充满感觉的、自由的、整体性的审美境界,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本身,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获得艺术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罗欢 《广西教育》2011,(20):61-62
一位著名艺术家说过:"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是把艺术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艺术,既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又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5.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6.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艺术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导演的艺术。它不是教师在表演,学生在欣赏,而是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领悟、发现、创造……加强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正是基于此原理,即通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形象和活动进行艺术加工,让学生受到感染,使学生化紧张  相似文献   

8.
“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是一个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胡玉彪 《教育》2013,(24):43
唱歌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虽然经历少,但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也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那么,如何能让这些学生尽情歌唱?如何能让他们在音乐教学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能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课题。根据相应新课程标准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对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解,提出了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音乐旋转舞台,使学生的自信心、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从看的艺术、听的艺术、想的艺术、写的艺术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音乐舞台"旋转起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说明:2009年3月,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号召,认真组织落实京剧特色的打造工程。京剧课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一些唱段,还要将唱段背后的故事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京剧常识,对听京剧、唱京剧有兴趣,让他们坐下来爱听、站起来会唱,这样,京剧艺术才算走进学生的心田。在让学生更多地体会艺术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2.
林凤妹 《新教师》2022,(1):65-66
在小学艺术课堂中,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生活如春风细雨般融入课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生活化教育,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下面笔者从小学艺术课堂生活化教育方面谈一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育本质应是让学生扬起想象的翅膀,飞翔于自由蓝天;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是表达他们内心情感的载体,艺术活动本质是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贯穿于艺术教育整个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充满幻想的、愉快的艺术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采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美好的生存才是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而多媒体的使用能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本文从4个方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课程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教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艺术教育的根本目在于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让他们掌握艺术的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艺术能力。那么如何上好艺术课?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滨海中学始建于1938年。1996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模范学校。1999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试评估验收。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1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艺术素养走向未来"为理念,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艺术技能,让有艺术天赋的学生走进艺术殿堂"为指导思想,以艺术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体验,抓住学生喜爱艺术的心理,把音乐、图画、表演等艺术引入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能在艺术般的语文教学中感悟文化,享受幸福,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从来就是一门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让课堂充满艺术感,才能让学生对此充满兴趣.以职高数学课堂为例,从语言艺术、提问艺术、板书艺术等方面出发,具体阐述了职高数学课堂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音乐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让器乐学习、音乐欣赏、歌曲创作等逐步渗透到课堂中来。民族乐器二胡其音色优美醇厚,表现力丰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我们把二胡引入音乐课堂,帮助学生学习、感受与表现音乐,让孩子在学二胡中提升音乐素养,为学生搭建拥抱音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13,(13):F0003-F0003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从1992年开办艺术特色教育至今,已走过了整整20年。20年风景无限,一路走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追求艺术高考的高质量、学生艺术人生的高品味,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享受,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伴随者。学校将苏州园林文化艺术的元素外显于学校的建筑特质,将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引起业内许多人士的关注。李怀源曾在《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中提出:“语文教师怎样教学生,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才能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呢?”由此,对语文教学艺术的探讨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