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课堂出勤率为抓手,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保证出勤率对于提高MBA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并从"学员自控力、工学矛盾、教师授课水平、MBA管理与建设"等四个方面论述影响MBA课堂出勤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健全考勤制度"等推式策略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等拉式策略并行推进MBA教学管理,最后结合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创业班的实践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2.
"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是由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主持的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滚动课题.课题集聚了全区教育行政管理力量、名师资源、优质学校等教育研究力量,着意于从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产—学—研—用"结合培养MBA人才的可行性,剖析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教育理念,并围绕在"产—学—研—用"的结合过程如何构建MBA教育的"双师制",开发本土的MBA教学案例,以及如何建设MBA学员的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今后MBA教育的研究重点。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对MBA教育产生的影响,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湖北大学MBA教育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在明确MBA教育的使命、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从组建"双行制"课程团队与论文导师组、课程设计与组织、案例建设及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双行制"MBA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6.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与课程文化建设处于与西方"相离"的状态,但改革开放后却步八与西方近乎"重合"的危险境地.这种远离课程文化"公共区域"及主动放弃课程文化"自我区域"的倾向导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上的过度推论与课程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应是一个拓展课程文化"公共区域"及捍卫"自我区域"的过程、对西方课程文化的学习应注重在传统课程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  相似文献   

7.
区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必然选择。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着眼于县域教育的发展,基于"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校园文化价值判断,探索多元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在地方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在学校文化重构中自发滋生,在区域教育实践中自主创生,使得姜堰教育呈现出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面向市场和企业的高等职业教育,MBA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针对MBA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育质量,并就MBA教育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供给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建设企业文化,往往容易步入"先入为主"的误区,而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其他各国的企业文化,尤其是我们准备建设的企业文化模型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不作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批判。现在国内很多人很崇拜MBA,认为MBA一搬就灵,是灵丹妙药,而实践中许多MBA学成归来的高材生一到国内企业中实践那一套哲学,就会发现困难重重。可  相似文献   

10.
大连金州新区在"多元开放、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文化培育、内涵突破"为主线,以"科研引领、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塑造高品味学校文化、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高效文化课堂、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提升了区域教育的品味与品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东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策略是"构建整体覆盖的区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策略,将文化多样性教育的理念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在这一策略指引下,东城区中小学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教育研究与实践,并呈现出整体性、地方化和植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区域文化自觉的程度和社区教育"时间度、空间度、效用度"影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文化自觉如何与社区教育的"三维"有效地衔接,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也成为了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MBA教育自1908于美国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中国与日本作为MBA教育中相对"年轻"的国家,有很多的异同之处。本文首先介绍了MBA教育的相关理论,接着分别阐述了日本及我国MBA教育的发展概况;然后结合中日MBA教育差异进行对比,最后通过上述对MBA教育的阐述与分析,提出对于完善我国MBA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府学胡同小学坚持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素养和世界现代意识的人"为目标,形成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特色。依据百年书香学第的府学文化特色,学校制订了"1368"文化建设规划,即:1个"活"的教育博物馆,3大区域(古代教育文化区、近代科技教育文化区、  相似文献   

15.
共同体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本文从共同体的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差异中,揭示了适合我们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就是"和而不同";从区域性的现实实践差异中,考察了县域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定位和文化风格,强调了县域教育共同体在教育改革中的基础作用与战略意义;在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核心文化、组织文化和策略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教育共同体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3,(3):47-47
尽管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两位教授 Jeffrey Preffer及 Christina Fong 最近一份报告对 MBA 学位的价值提出质疑。认为除了少数顶尖课程外,一般 MBA 课程并未对日后商场实战或薪水有帮助,美国各大学商学院的入学人潮依然未减。然而发表在新创的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上的该文章仍然让 MBA 教育市场人士不快。该文将目前的 MBA 教育批评得一无是处,包括:扭捏作态的教学文化、过时的课程、过度扩张而降低品质的授  相似文献   

17.
文化包括"显文化"和"隐文化"两部分,与政治和经济并列的是"显文化"。具有内在价值观的文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资源是个中介资源,它可以把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文化资源。观念领域、科研产业、教育产业、卫生产业、文化产业、区域范畴和群体范畴是文化资源的七个来源,文化资源可以形成观念力、科技力、教育力、卫生力、传播力、人文力和群合力,文化资源的"质"以观念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健康水平、传播水平、区域特色、群体素质作为衡量尺度。文化与权力的关系,一个现象就是"官本位"价值观和特权思想,防止腐败就应当"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隐文化"包含确信、自信。"隐文化"表达或宣泄出来是必要的,对社会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8.
黄小云 《成人教育》2013,33(1):53-56
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区域"文化自觉"的程度和社区教育"时间度、空间度、效用度"三维影响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文化自觉"如何与社区教育的"三维"有效衔接,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宗教的诠释:安多区域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多藏区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民族、藏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众神狂欢之地"。各种宗教通过与世俗、社区权利的交换和结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与文化传承,致使该区域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宗教在安多区域文化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并通过门宦制、经堂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钱伟长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以上海大学MBA项目的创办与实践为案例,叙述了上海大学MBA办学以"全人"教育模式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说明了MBA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期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