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中英死亡教育的背景和意义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正统的思想: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这来自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思想。即便是现在,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也是避讳谈论死亡的。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中小学生更容易漠视生命,死亡意识淡薄,并且漠视自己的、他人的或其他物种的生  相似文献   

2.
死,一个冰冷的字眼,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触及的字眼,但是,每一个生命的伊始,亦是死的倒计时。就像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所说的那样:"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就是随时孕育着死。"死,对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言,都是确定不移的事情。当死亡不可逆转,我们该如何面对?虽然死亡确定不移,但我们将如何死去?带你去"找死",不是为了死,而是邀你一起,以一个坦然的心态、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或许,对死亡的沉思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个新的远景,使生活中的琐碎和没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更加微不足道,使我们能更好地迎接每一天。诚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已经写在人生的合同里,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该总是刻意想着它,但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一个避免死亡随意性的机会,你,会接受吗?走吧,带你一起去"找死"!  相似文献   

3.
如果是可以避免的死亡而没有避免,当然是巨大的损失,因为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有重大的发现,就会提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就可以创造性地做很多工作,就会造福人类。这样的人,就是活一万岁,我们也不会嫌多。如果已经是神志不清的老人,如果是患了多年的疾病,比如老年痴呆症,或者病入膏肓,仅仅靠药物和氧气维持,这样的死应该归于解脱,对死者是一个解脱,对生者也是一个解脱。  相似文献   

4.
冷猫 《八小时以外》2012,(7):112-113
如果把福特当成第二个卡佛,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艺术这东西从来都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从卡佛极尽溢美的赞扬中,还是能够体会得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福特自有其超绝之处,甚至是某种连卡佛都钦羡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冯陶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111-112
活着与死亡是人生的两大基本问题。踯躅于生死两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生成了不同的生死观。余华的小说《活着》展示出了中国人典型的生存方式,顺天知命,以生抗死,对死亡进行了否定;波伏瓦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则阐释了‘死亡的意义与价值,肯定了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6.
写给母亲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就3周年了。  相似文献   

7.
第一个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接纳教师这个职业。身为教师的我们,深知现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严重。但话说回来,身体疲惫、心情沮丧、牢骚满腹的我们,如果不想方设法的改变现状,我们就没有快乐而言,"专业发展"更是空话。现实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为了帮助大家脱离苦海,我给大家讲三条"经文":一是人活着就有痛苦。老子曾说"出生入死",我们"出"而"生",就是"入"而"死",这个过程必然有痛苦。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哭  相似文献   

8.
搁浅     
他死以后,他遵循着他们原本计划一块儿要去的地方列出的那张清单,一一造访。他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原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动身,最后都因为他要做研究而没能成行,后来那个清单就被他笑称是他画的饼,当他再说要去哪里哪里的时候,他就半是开玩笑半是埋怨似的说,"您又在画饼啦!"  相似文献   

9.
神州大地传颂着他们的名字: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杜正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一刻,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0.
正"爱好"二字,真美,真是幸福。"爱好"是一件最美的"东西"(太具体),一件最美的"事情"(爱好非动作),爱好是最美的观念。每人都该有其爱好,一个人活着必有所爱好,假如一旦在世上失掉爱好,就失掉生活的勇气、乐趣了。"未知生之可乐,焉知死之可悲",在不高明的书中有此两句高明的话。生之所以可乐,便因有所爱好,其对象不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12,(23):20-21
现在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如果把这本书的内容压缩到最精简的程度,那就会成为这样一行公告:"现在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想其他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2.
程立海 《教学随笔》2009,(10):40-43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是啊,如果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就能够少些无谓的追名逐利,就会多些奋斗拼搏;就能够少些勾心斗角,多些友善宽容;就会少些埋怨烦恼,多些愉悦快乐。诚如是,精力、心思都放在了生活、学习、工作上,没有时间去考虑其它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生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命·死亡·教育--未成年人轻生问题及其教育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持续和步入死亡的过程.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意味着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1]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如何生和如何死的问题.面对人的生与死,教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还要引导人对"为何而生"进行追问,而对人"为何而生"的追问离不开对死亡的观照,所以,生命、死亡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漫谈人生     
小草枯萎了,有再生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人生就只有一次。我知道,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人生的道路看上去很漫长,其实“,人生”的日子很短暂,例如,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其中出现了什么大“误差”而又不能正确面对的话,那么想要爬起来的机会就会很渺茫了;如果在生活中,有人轻生的话,那么“人生”就会遗弃他(她);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看得很重要,同时又不愿荒废时间,要为整个人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话,那么他(她)的人生就很有价值,他(她)的生活也就很有意义了!人生,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小…  相似文献   

15.
死究竟是咋回事?咱们这个民族讲求实际,不喜欢在没有边际的事上去费脑筋。"未知生,焉知死"十分干脆。英国早期诗人约翰.邓恩曾说:"人之一生是从一种死亡过渡到另一种死亡。"这倒有点像庄子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都把生死看作连环套。文学作品中,死亡往往是同恐怖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是深  相似文献   

16.
谈死亡     
8月7日阴死亡,是一个静肃,神圣而又充满威严的词语,很多人都尽力避开它,谈之色变。我,一初出牛犊,倒想在这谈一谈它,因为它"镇压"了我们一生。人有三次死亡,心理死亡,生理死亡、价值死亡。心理死亡,就是当人对社会,对未来的希望破灭的时候,便是心理死亡,也是三次死亡之中唯一有可能再生的死。心理死亡的人就只剩一具肉身,对于名、利、善、美、欲等皆不动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这具肉身也毁灭掉。心如死灰,便是它的标志。生理死亡,最好理解,就是生命的终结,心脏停止工作,大脑全部死亡,就是生理死亡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向生命致敬     
<正>"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临终写给怀里孩子的短信,我们无法想象她濒死前那一刻的百感交集,却被这种让人心碎的爱催下了泪水。那是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了呼吸。废墟间隙,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她这个抵死保护的姿势下面,是一个还活着的孩子。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那条已经写好的短信。这条短信永远不能发出了,却被我们所有柔软的心灵接收。我们看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还在沉睡,浑然不知这世上的巨变与生离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对死亡的思考,是其哲学的核心,故尔他的哲学又被称为“死亡哲学”。在他看来,死比生更根本,人活着就是以一种向死亡存在的方式活着。本文就试图从海德格尔对人、对死亡的特殊性说明入手.来分析有关死亡的本体论意义,以及产生这种思考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运用。"如果按照新课程理念,创新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定能让学生在课外同样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了给孩子创造  相似文献   

20.
写给母亲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死去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