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何谓藏书利用率呢?在一定时期内馆藏中读者利用过的图书册数占馆臧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比值即为该时期内的藏书利用率。计算公式为:藏书利用率P=(读者利用过的图书册数N)/(馆藏图书总册数M)×100%藏书利用率反映了一个馆所收藏的图书被利用的情况。它是评价图书馆办得好坏的基本数据之一。图书馆藏书一般可分为如下几部分:基本藏书、阅览室的藏书、保存书库的藏书、内部书库的藏书等。各种类型的藏书由于用途不同,因而利用率也不相同。阅览室内的图书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一个部门。它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身心,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智能,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藏书的利用率。所谓藏书利用率,是在一定时期内,读者借阅馆藏图书的册数和种数占全部馆藏图书的册数和种数的百分比。衡量一个图书馆藏书质量高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从这个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两个指标的高低来决定,既要从册数利用率看,又要从种数利用率看,二者都高,才能说这个馆藏书质量高,工作效率高。依据这一标准中学图书馆提高藏书利用率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馆的图书流通工作中,藏书册数的利用普遍为人们所关注,而藏书种数的利用往往被掩盖与忽略。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出版物数量激增。各个图书馆如何利用有限经费,选择补充本馆所需的各种图书,并将它们加以正确地组织,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应当引起我们倍加注意的问题。一九八三年,笔者写了一篇短文《藏书利用率之我见》,谈到了“藏书利用率含有被利用图书的册数和种数两个指标”,认为藏书的册和种“二者都有被利用的问题,都是反映藏书利用率不可缺少的指标。”(见《黑龙江图书馆》1983年增刊)。本文拟就藏书种数利用的现象、原因,考查一下种数利用的作用及提高种数利用的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的藏书是为利用而收藏的,因此藏书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图书馆工作开展好坏的重要标志。要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就必须明确影响藏书利用率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必要的细致的综合分析,从而增加扩大藏书利用率的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图书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总数的百分比。其计算方法是用一定时间内读者借阅的总册数除以馆藏总数。  相似文献   

5.
适用率--衡量藏书建设质量的标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文献利用率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提出了适用率的概念,即当年读者利用图书种数与前五年入藏图书种数的比率。适用率的运用,能够强化文献采访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可实现馆藏资源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馆的各项统计指标中,藏书利用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统计指标.但是,当前图书馆界对于这一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却不统一。关于藏书利用率的定义,图书馆界普遍应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为代表的定义:“是指馆藏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总数的百分比。”第二种“是指图书馆在单位时间内,读者利用藏书的册次占馆藏总册数的百分比。”(夏洪川:关于公共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一些问题《黑龙江省图书馆》1985年增刊)随之便有两个藏书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即:(读者借阅总册数)/(全部藏书册数)×100%(1)  相似文献   

7.
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图书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与全部馆藏总数的百分比。本文所论及的农业藏书(即指《中图法》中“农业科学类藏书”,下同)利用率是全部馆藏图书利用率的一部分。读者与藏书的结合,才有藏书的利用,而读者与藏书又是由读者一方和图书馆一方的各方面因素构成的。因此,藏书利用率是影响藏书利用的这些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读者一方的各相关因素包括:读者的信息接收能力、读者的需求和读者利用图书馆藏书的条件以及读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社会形势和读者的职业爱好等等,图书馆一方的各相关因素包括,图书馆藏书的数量、质量与加工深度和读者工作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和工  相似文献   

8.
<正> 图书馆图书统计的任务在于真实地、正确地提供可靠的统计资料。但是目前图书的统计单位尚未标准化,各馆往往自行其是。特别是图书统计中“种”和“册”的规定上分歧较大。例如,上下册的图书算几种几册,精装书与平装书、修订本书与原书如何计算,“几部曲”图书、丛书、年鉴的计算,等等。由于图书的统计单位没有实现标准化,给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是:1.影响藏书复本率的计算。复本率是馆藏图书的总册数与总种数之比。如果对种和册的计算不加任何规定,复本率就会出现误差。2.影响图书的分类统计。各部类、各大类图书所占的百分比,一般应是各类书册数的百分比。如果在统计中对种数和册数的标准把握不住,这个百分比就会不准确,以致  相似文献   

9.
(一) 图书馆把藏书提供给读者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藏书外借,一是吸收读者到馆阅览,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开辟阅览室,接待并组织读者到阅览室利用书刊资料,能方便读者使用丰富的馆藏资料。每个图书馆都有一部分书籍是不宜外借的,如古籍善本、大型工具书,以及一些特种文献资料,如缩微、视听资料等,这些都只能让读者就室参阅。利用阅览室可以调节馆藏图书与读者利用的供求关系。往往图书馆所收藏的书刊不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一、藏书利用率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所谓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总数的百分比。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工作的状况,是衡量图书馆业务水平及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尺。努力提高藏书利用率,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认识到藏书利用率的意义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藏书利用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藏书利用率,是从总体上对藏书的利用情况进行概括的描述。到底是哪些类型的图书被利用,利用的情况具体如何,它是反映不出来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用一种统计比率就要全面而详细地反映出图书馆工作的一切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国材 《图书馆》1990,(6):58-59,73
一、什么是馆藏图书利用率馆藏图书利用率是指图书馆现有馆藏中的图书资料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总册数的百分比。这个比率的高低,对于各类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馆工作中,经常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文献“收藏、运动、效率”三者的关系问题。“收藏”是基础,“运动”是关键,“效率”是目的和结果。然而,如何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则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研究所图书馆(以下简称所馆)读者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研究技术人员,他们从开题调研直至成果鉴定,每个阶段都要借助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往往侧重借鉴于反映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水平的外文图书资料。从我馆读者的主要构成部分看,科技读者占全部读者的56%;助研、工程师以上的读者占全部科技读者的75%;在科技读者中能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的占81%。从书刊资料的收藏情况看,外文书刊资料占全部馆藏的69%。因此,如何提高外文文献的利用率问题,则成为我们服务工作中时刻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图书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一直众说纷纪,我省通用(读者借阅书刊的总册数次)/(馆藏书刊总册数)×100%,北大和武大在《图书馆学基础》中提出的是(读者借阅的总册数)/(全馆藏书的总册数)×100%,兄弟省使用的是(出借的总册次)/(全馆藏书的总册数)×100%,有的还在利用率的定义中作一年的时间限定,还有把以上公式叫做流通率的,不一而足。究竟哪种公式更趋科学合理呢?我以为,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利用率的实质、目的和作用,从而给利用率作出科学的定义。图书馆的统计是用数字来反映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图书利用率,无疑应当反映图书  相似文献   

14.
孙树奇  李璐莹 《大观周刊》2012,(38):167-167,177
针对影响图书馆藏书利用的因素和如何提高藏书利用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取消“保留本”,采取“相对复本数”的新思路,既典藏图书时不设“保留本”,采购图书复本不搞“一刀切”,按需采购图书,利用率高的图书多采购复本,利用低的图书少或不采复本,使读者需求的图书相对增加,最大满足读者借阅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图书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图书馆都应对藏书进行调查,目的是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为了摸清我馆藏书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馆藏的二十二大类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共调查了11,813种图书,占馆藏总种数的58%。调查后的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图书馆藏书已进入各种载体并存的复合状态,科学实用的馆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已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不仅仅是种数与册数的简单组合,而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使进馆的文献类型、文献种类及其册数适合读者的需要。这种科学体系的建设,受文献收藏环境和馆藏体系组建过程两大因素制约,既要了解文献市场的变化,摆脱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要靠科学的手段来组织建设馆藏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再谈拒借率     
图书拒借率是图书馆的基本统计之一。它被认为是反映图书馆藏书质量和读者服务工作好坏的一种指标。“这个指标数值越大,馆藏图书质量越低。反之,这个指标数值越小,藏书质量越高。”(《图书馆统计学》155页)所以人们把拒借率作为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依据之一。不可否认,在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馆藏外刊资源的拥有与存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情报界在外刊资源的收藏与利用方面,一直被价格上涨、资金短缺、外刊品种明显不足又大量重复、利用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图书馆越来越难以只是通过“拥有”馆藏文献来满足读者的需求。文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必须根据本馆的性质、类别、读者需求特点、文献类型等因素来决定外刊馆藏的“拥有”还是“存取”,走联合保障、资源共享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借阅流通,是图书馆工作的“前线”。是架在藏书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流通,才能把室贵的藏书源源不断地传送到读者手中。本文探讨一下外文图书的借阅规律问题。一、我馆外文图书借阅的概况和特点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它的前身是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其藏书又以外文(主要是俄文)为主。由于这样一个历史状况,就造成了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外文藏书量偏大的显著特点。目前馆藏俄文图书占全馆图书量的20%;英、德、法、日文藏书占馆藏的10.2%。  相似文献   

20.
按照传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中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馆藏总数的百分比。其计算方法是用一定时间内读者借阅的总册数除以馆藏总数。这就是说:全部馆藏总数即包括以“册”为计量单位的图书,期刊,报纸的合订本,以“卷”为计量单位的古籍;以“件”为单位的缩微、复印资料及内部交流的科技资料;还有以“张”为计量单位的地图、画页、唱片;以“米”为计量单位的胶卷等。对藏书总数的准确统计是求得藏书利用率的基础。然而不少图书馆的馆藏总数是不准确的,有的图书馆历来从未准确的记录馆藏总数,其原因很多,如中断记录误记了累记数字而未加以纠正;个别登录的串号,剔除及遗失图书不准确不及时注销;在高校图书馆各系室集体用书分别记账等等。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