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性。然而,教子有方,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专家们认为,做父亲的若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也就不难成为好父亲了。 1.明确行为的准则。应向孩子指出哪些事情允许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当孩子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或不大领会你的要求时,绝不要硬性规定必须这样做,而要弄清他为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3.
树人 《辽宁教育》2010,(4):26-26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应尽量别做哪些事呢?对此,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不要用太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使他有一片可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可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  相似文献   

4.
假使你家里有个天才儿童,你该怎么办?按照哥伦比亚大学郝洛克博士的意见,你可照以下的计划,逐步去实施: 第一,不要使你的孩子成为宣传品,把他公开展览或登在报上,因为这样做,会破坏了他的品格。第二,不要强制他去学习,强制孩子学习是愚笨的行为。你可  相似文献   

5.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了题为“如何教育孩子不抽烟”的文章,文章说: 让孩子知道你对抽烟的看法。如果你不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该做.他们就无法知道行为的准则。孩子在就冒险性行为做决定时,会重视并运用父母给他们的明确信息。明确告诉孩子,你不希望他抽烟,如果他决定抽烟,你会感到非常痛苦和失望,动之以情比同他理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更为有效。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如果你自己抽烟,那就得抛开对烟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所有的孩子都会惹父母生气,这是孩子了解哪些是行为界线以及当他超越行为界线时,父母会怎样对待的一个途径。一岁的孩子就会通过做惹父母生气的事情来获得这种经验。孩子正是从惹人生气开始了解你控制他的能力,了解周围世界的。许多父母自找麻烦,对孩子的活动规定了许多禁令。孩子要不违背这些禁令,只有原地不动。这反而引起了孩子的招惹行为。  相似文献   

7.
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会触动你的神经。身为父母的你,肯定有很多兴奋与期待,所以你也会积极地为他的成长做很多事情。但是,作为新手的你也许经验不足,不清楚哪些事情该做或者不该做。孩子3岁前,哪些事情是你不该做的呢?0~2个月:没有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2014,(11):27-27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会时刻观察、学习、模仿家长的言语举止,然后照着家长的样子去做。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家长要好好对待孩子,细心、耐心,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以爱的方式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每天,你都时刻地关注着孩子,希望保证他的安全和健康。其实,在生活中你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将安全意识和保障安全的方法传达给孩子。由于特有的年龄特征,孩子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危险评估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尚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并且,孩子一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十分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在生活中,你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下面这些知识,帮助他安全地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看到听到他要再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他们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  相似文献   

11.
镜子     
在一次家长会上,作为班主任,我在讲了一些孩子不良的行为倾向之后,委婉地请家长们想一想自己的哪些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一位家长一下子横眉怒目,拍案而起,对我喊道:“你找人去了解了解我的人品,我怎么会给孩子坏的影响呢?”我哭笑不得,要求他冷静一些。我说,我们只是在找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在责怪家长的人品——“小拿”变“惯偷”有一个经常偷东西的学生,一二年级时偷  相似文献   

12.
问:我的孩子现在上学前班,每次上街时总是吵着要买东西。我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环毛病,就不给他买,但不买他就哭闹着不肯走,每次搞得我都很狼狈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对孩子的要求置若罔闻,也不能盲目而毫无节制地满足,你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正确地判断哪些东西值得去拥有,如何去获得。  相似文献   

13.
你自己做决定吧如果你想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她  相似文献   

14.
1."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  相似文献   

15.
家长对学步幼儿的指导,主要是通过同孩子的接触,直接去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该指导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演示性的指导学步幼儿特别善于模仿。家长应该通过示范性的方法,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汤匙,如何喝牛奶,如何脱衣服,如何抛接小球等等,孩子会按照所指导的方法去学着做。  相似文献   

16.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孩子犹如一部著作,随着生命的成长在渐渐地增加内容,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是细心地研读这部著作,读懂孩子的“爱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真实的内心需要和个性特点,从而在生活中打开沟通的渠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然,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没有明显倾向,你可以使用五种“爱语”向他表达你的爱心和关怀,当他慢慢长大时,你可以通过观察他的外在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来初步判断他的特点。怎样读懂孩子的“爱语”?———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特征描述,判断你的孩子是属于哪种“爱语”的持有者。“肯定言词”的孩子1.他喜欢你…  相似文献   

18.
你也许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词语都将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当你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用的词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失败或失去信心。那么,哪些话能解决问题并具有让孩子快乐的魔力呢?而哪些话是应该永远从我们的大脑里抹去的呢?最好的五句话:1.“你自己来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让他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说类似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 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一些心理或 行为问题时,许多家长想到了带孩 子去看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与心 理治疗。但有些家长对于什么是心 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孩子出现哪些 问题时需要去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 疗,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 疗时又应该注意什么等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孩子写的评语,他们对教师写的每句话、每个字都会仔细推敲,所以教师写评语一定要慎重。这项工作我是这样做的:我写好一个幼儿的评语初稿,就读给这个幼儿听,指出在这学期他有哪些进步,当面鼓励表扬他,同时指出他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让每个幼儿知道老师对他的评价。最后我还要征求幼儿的意见,问:“你还有哪些优点、缺点要老师给写上的了老师给你写的评语有哪些地方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