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A型花岗岩通常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中,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自A型花岗岩这一术语提出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概念、实质、成因模式、构造背景等内容与提出时已有较大改变,也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A型花岗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哈达门沟金矿矿床成因众说纷纭。幔枝构造理论解析认为构造和岩浆作用为成矿主因,理由是乌拉山山前断裂和次级断裂是相应的导矿、容矿构造;岩浆活动为矿床形成提供重要条件;乌拉山群变质岩是金的初始矿源层。  相似文献   

3.
谢卫红  常青青  李忠顺 《现代情报》2018,38(11):136-144
现有学者从多个视角出发,应用多个理论来研究网络隐私悖论。迄今为止关于隐私悖论的成因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也缺乏对现有研究的系统梳理与理论整合,这有碍于隐私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检索和收集关于网络隐私悖论的国外文献成果,通过对文献系统性的回顾,对国外网络隐私悖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系统介绍了隐私悖论相关概念、隐私悖论成因相关理论的研究,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一个理论整合的框架。这一框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将隐私悖论相关理论间的关系展示出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隐私悖论的形成机理。最后,结合现有网络隐私悖论研究的不足为国内学者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在古生代之前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受到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和南部中朝板块、扬子板块的影响;晚三叠世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的影响,进入到了滨太平洋构造域阶段。在这种构造背景之下,形成了壮观构造岩浆带。本文对黑龙江省东宁县花岗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岩体的硅酸盐、稀土及微量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并对其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通过对与火山成因有相似性的地震(主要以构造地震为主)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暗火山""地幔柱"及火山的形成因素等的研究分析,寻找构造地震和火山喷发在构造机理,发震前兆,震时现象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得到有关部分构造地震成因机制新的启示和思路,从而更好地弥补"板块构造学说"关于地震成因解释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双塔钒矿床是近年在东疆地区新发现的新型矿床,本文从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的形成,研究了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奥陶系碳酸盐岩在构造、沉积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露头区的野外观察和试验区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和储集物性资料等的综合整理,得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成因、影响因素,为本区碳酸盐岩的未来深入勘探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提出今后塔河油田应重点加强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蒙古国图木尔铁矿是华力西早期形成的夕卡岩型铁矿,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组合、矿石构造、围岩蚀变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本文通过对铁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探索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四川甘洛-石棉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总结了该地区玄武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构造及成矿演化历程、找矿标志、不利成矿因素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存在沉积型和构造热液型两种矿化成因类型,并分布在玄武岩的几个不同层位中。构造热液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深部,盖层提供部分硫质,在大气降水的循环作用下,在有利的容矿空间内充填交代而成;在火山活动期后,由于地表风化剥蚀、水体搬运,在断陷盆地中形成沉积型铜矿。地质找矿中应加强对古陆地沉积相、古地理环境、成矿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关系、剥蚀程度等研究,并注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欧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理念的形成,总结了国内对嵌入式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从目前国内的嵌入式教改实践出发,指出实践中的困境并剖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花岗岩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1)花岗岩的成因分类,(2)花岗岩浆起源的温度与压力条件,(3)结晶分异作用与花岗岩成分变化,(4)花岗岩成因与壳幔演化,(5)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等.通过分析认为,高分异花岗岩成因类型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在有些情况甚至不可能准确分类.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和锆石钛温度计可对花岗岩浆形成的温度提供重要信息,但花岗岩浆起源的压力条件确定相对困难.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俯冲带或碰撞造山带后造山的拉张构造背景中,在这两种情况下,挥发份和热的加入可使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岗岩.本文还对我国近年来花岗岩研究的进展情况做了概要性叙述,并就我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研究的近期突破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格局、构造递变序列、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论述了脑包沟钾长石化金矿床的多源复成热液成因,并对研究区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甘东七运矿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沉积建造和变质作用,为区内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条件。矿床成因类型为充填-交代热液型铁锌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和大网子组变质砂岩的外接触带上及其附近的断裂构造中。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矿区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为今后的找矿、探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的技术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柳琦  丁云龙 《中国科技论坛》2005,(4):122-125,40
近年来,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求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热点问题,并且受到了不同学科的关注。在比较典型生产方式基础上,提出技术成因是产业集群的内生根源;从技术进步、产业技术链以及技术产业化三个维度,对产业集群的技术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提出:技术进步是同质企业趋于集中的诱因,产业技术链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技术产业化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储层微型构造成因及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二次趋势面剩余分析方法对储层微型构造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正向微型构造区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负向微型构造区为相对高含水区,为油田今后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范各庄井田岩溶陷落柱特征及形成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构造、构造地质学、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构造控制、沉积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解析动力学背景和地质活动,探讨研究区沉积特征、地下水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以及对岩溶陷落柱形成及发育的影响;针对岩溶陷落柱主要受控于地下水特点及构造特征,论文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特征与构造特征及演化,详细研究了构造及地下水控制下岩溶陷落柱柱体形成及发育规律,并揭示了不同尺度构造对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瞬变电磁法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通过进行面积性的瞬变电磁工作,绘制测区三维地电模型,直观的反映地下隐伏火山构造,为研究矿床成因、寻找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依据。说明三维瞬变电磁法是探查隐伏火山构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荷涛 《内江科技》2014,(4):136-137
<正>大巴山构造带属上扬子地台北缘,是在印支期秦岭碰撞造山带南缘前陆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所形成一个向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及特征组合由北东向南西可依次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低缓构造区。基于野外观察及实测地质剖面对南大巴山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进行探讨,指出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与多层滑脱层是控制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咖啡环效应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咖啡环效应的存在往往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已有许多的理论和实验工作研究咖啡环现象的成因,并提出抑制咖啡环效应的方法。本论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倒置干燥取样的方法进行咖啡环现象研究,研究了重力对咖啡环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共享性资源刚性的集群企业风险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集群风险成因出发,在简要评述国内外集群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现有集群风险成因理论研究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共享性资源刚性的集群企业风险成因模型,指出构建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共享性资源,也是集群企业风险产生的根本成因,并进一步提出共享性资源刚性理论。明晰了共享性资源刚性对集群企业风险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克服共享性资源刚性、化解集群企业风险、进而获取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与实践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