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日本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引起了世人瞩日,许多专家、学者争先探索日本腾飞的奥秘,由中国香港长河出版社出版,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巴斯克与哈佛大学教授艾索思合著,黄明坚翻译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他们多年来潜心研究日本的管理方式,在众多日美专家、学者、企业家的鼓励与配合下,博采各派之长,完成了这部轰动世界经济管理界的巨著。本书刚一出版,立刻成为畅销书,被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指定为研究企业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的必渎书籍。  相似文献   

2.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二战后国际经济贸易的一个新特点,它以地区性经济集团的形式出现,体现了国家之间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并使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正从原有的国家间经济关系向经济集团间经济关系转变.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相继建立起或正在建立一些经济一体化集团,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与水平,对当前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未来都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战后初期,西方经济学家开始使用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各国经济之间的贸易合到一个更大区域的过程.随着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得到丰富,只是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德国经济学家W.洛普克认为:一体化是这样一种局面,即各国经济之间的贸易关系可以像在一个国家内部那样自由存在和有利可图.J.平德认为:一体化将各个部分合并成为一个整体,联盟是指各个部分或成员  相似文献   

3.
在向中国推行经济扩张的过程中,日美两国的矛盾日渐突出。日本为此采取了"日美提携"的政策,以缓和这一冲突并试图进一步利用美国的力量控制中国。财界领袖涩泽荣一是日本主张联美开发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他极力鼓吹日美双方要在中国问题上化解矛盾、共同开发、互利双赢。然而,通过考察其设立日美对华银行的尝试发现,日本寻求与美国合作的原因更在于避开中国的抵日浪潮。美国人也看出了这一点。虽然涩泽对此进行了辩解,双方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合作的基础却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难以解决的美日贸易争端李长久美日汽车贸易谈判是两国持续时间最长和争吵最激烈的一次交锋和较量。在美国宣布的对日本制裁生效前几小时,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和日本通产相桥本龙太郎于今年6月.28日在日内瓦达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贸易协议。克林顿总统宣称,这是美国的“...  相似文献   

5.
《策略思维》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奈尔伯夫教授与普林斯顿大学迪克西特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部关于“博弈论”的名著。本书成书十几年来,受到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在美国多次重印,至今已经售出25万余册,这个数量对于经济学专业书籍来说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这本书不但有前沿的经济学理论,精妙严密的博弈推理,更有流畅的文笔,幽默的言语。这些因素使本书的可读性大大增强,堪称深入浅出。看看目录中一些有趣的标题就知道了:给猫拴个铃档、别跟笨蛋对等打赌、钟为谁而鸣、走出囚徒困境、杀鸡焉用牛刀、李尔王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 ,1993年由美国诺顿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斯蒂格利茨教授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曾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 ,以在公共部门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方面的建树著称 ,同时在其他经济学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成就。斯蒂格利茨教授曾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后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 ,曾多次访问中国 ,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出过许多建议。《经济学》自面世以来 ,即以…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学家奥村宏对股份公司制度的认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股份公司制度作为一种选择,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奥村宏教授指出:‘中国现在要在20世纪末这样一个全球状况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尝试,它在参考美国或日本大型股份公司存在...  相似文献   

8.
里根时期美日贸易摩擦是美国整体对外贸易衰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美日角遥亚太地区经济霸主的表现;它影响了美固的自由贸易政策和美国的国家安全观;它对双方贸易发展都有好处;在解决摩擦的过程中美日形成了一种相互协调的合作机制,这对以后美日政府进行贸易谈判和磋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闻热词     
经济杀手最近,美国畅销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的中译本面世。该书作者约翰·珀金斯曾被美因公司训练成一名“经济杀手”。他在书中指出,所谓“经济杀手”,就是美国政府派遣的、服务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那些“拿着高薪的顶尖职业骗子”。他们披着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保护生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介绍生态经济学马传栋当代世界面临的5大问题:粮食、人口、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正在同时向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挑战,要求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结合起来,科学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也正是在共同探讨解决当代国际国内这5...  相似文献   

11.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又称新古典综合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新凯恩斯主义或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混合物。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索洛和托宾等人。本文试图对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混合经济”模式作一扼要评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施“公平贸易政策”,反映了在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相对下降,其传统优势产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遭遇自日本、西欧、前苏联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严重挑战而相对削弱的现实。美国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保护和扶植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有条件开放美国市场的同时,保证外国市场对美田“公平”“对等”开放。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的基础。入门性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其他课程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可围绕"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如何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知识,这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同时构成了开设"学科导论"课程的基本缘由。  相似文献   

14.
<正>【训练主题】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怎样才能写好图书推荐呢?大家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指点迷津】一、推荐一本好书,首先要介绍清楚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相关基本信息。如一位小作者推荐《夏洛的网》这本书的习作片段:最近我读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夏洛的网》。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  相似文献   

15.
一战后,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体系建立的机制下维持了十多年的和平态势。但是,由于美国与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政策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所以在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和平中也透露着种种冲突,这也为以后美日在太平洋上走向战争埋下了伏笔。本文拟就华盛顿体系建立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这段时期的美日和平与冲突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紫音插话】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准确地说,这本书是一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著名人物对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的真实记录。它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那些烙在人类记忆深处的灾难和罪恶、恐惧和狂喜等等,都是作者零距离接触的历史真实。他们用亲切、简约、机警的文字,书写了一个个撼人心魄的瞬间,使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经济学当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时代,经济学所涵盖的内容便逐渐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经济,开始有了众多新的分支。于是当前,经济学便被我们赋予越来越多的前缀,如计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伦理经济学等。当然,文化作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一种事业,也被纳入到经济学所讨论的范畴中,“文化经济学”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人类的本性可能是相同的,但它往往受文化的影响。全球各地的经济市场都与各地在历史、社会结构、心理、宗教和政治状况方面的独特性相适应,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工作、消费、投资、储蓄和冒险的意愿。萨缪尔森把民族传统和文化潮流视为一种制约世界经济的因素,认为当前出现的经济衰退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各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政治状况。他认为,日本的保护主义、欧洲的福利主义、法国的小资产者社会结构等都是阻碍经济恢复的因素。萨缪尔森说,美国文化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和奋力进取,对新技术有一种传染病式的乐观主义,这造成了美国历时最长的繁荣期。虽然萨缪尔森没有直说美国最近经济步入衰退的原因,从他的言论我们可以推晓他所引申的:对新技术的狂热迷信,导致泡沫破灭应该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 )是一部大型工具书 ,该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教育经济学家M·卡诺依 (MartinCarnoy)担任主编 ,由英国Elsevier科学有限公司 1995年出版。书中汇集了世界上数十位著名专家撰写的论文 ,全书详细评介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围、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发展动向。全书共有 87篇论文 ,每篇论文相对独立 ,分别就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方面或研究专题 ,全面评述了有关的重要文献 ,介绍了目前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每篇论文结尾提供了本书中其它相关论文的名称 ,使得全书相互…  相似文献   

19.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经济现象及规律的教育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教育的经济意义早已见之于古代哲学家及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作,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发端于苏联。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到了60年代,美国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人数逐步增多,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茨、丹尼森、贝克尔等。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应从30年代古煤先生首先使用“教育之经济学”的概念算起,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有了较大的进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教育经济这的理论体系,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教育经济理论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段德智 《大学时代》2006,(11):46-46
美国经济学家、曾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直是最流行的经济学入门教材.也是经济学课堂上最常用的教材。自1998年引入中国出版了中版以来,获得了一致好评。它引人入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写法.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读。第1版、第2版和第3版已销售30万套左右.并在2002年获得中国图书奖.也是教育部推荐使用教材现在这本书第4版的中版也问世了。读肯定非常想了解中版第4版究竟新在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