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2.
小议娱乐新闻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是以娱乐性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娱乐新闻由于其通俗性,不仅迎合了部分读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口味,而且和目前软新闻在媒体__卜的比重日趋增多的趋势相适应,因此,娱乐新闻依然成为当下媒体报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娱乐新闻在给人们带来轻松通俗  相似文献   

3.
娄荔 《新闻知识》2001,(Z1):25-26
近年来,元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上的娱乐新闻都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态势,娱乐新闻已成为群众最为关心的新闻品种之一,许多媒体也争相扩大娱乐新闻的版面或增加播出时间和次数。然而,由于娱乐新闻大多是影视拍摄动态、明星往来行踪、艺苑趣文花絮等内容,并具有轻松、短小、活泼等特点。所以,许多娱乐新闻零散、肤浅,缺乏深度,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如何强化娱乐新闻报道的深度,已成为新闻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对娱乐新闻的深度报道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开掘,从纵向时…  相似文献   

4.
严格说起来,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从来都是不会拒绝娱乐报道的。因为从媒体的方面看,娱乐新闻历来都是报道领域的富矿,所以没有任何媒体舍得丢弃这个新闻富矿。更何况,面向百姓和社会提供可口、可笑、可娱、可乐的精神产品,也是媒体的几个主要服务功能之一。故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娱乐新闻不是可不可以报道,而是应该怎样报道。这是所有媒体都必须面对也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外亦然。 必须承认和看到,娱乐新闻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快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媒体要想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新闻娱乐化通常被一些媒体用来当作一种竞争方式。将原本生硬的新闻内容用轻松的语言表达出来,侧重于满足人们快节奏文化生活的消遣心理,将娱乐新闻在报道中的比重人为加大,将新闻写法向娱乐化方向发展,这种娱乐化的新闻迎合了人们  相似文献   

6.
娱乐新闻作为报纸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报道灵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读者们的关注。但当今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一味迎合市场,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一些虚假、庸俗化以及不负责任的报道堂而皇之地登上娱乐版面,不仅大大降低了娱乐新闻以及媒体的信用度,而且造成了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采写娱乐新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客观、全面、真实地进行新闻报道,进而利用娱乐新闻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大众文化时代赋予其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新闻娱乐化的实际表现 1.新闻题材低俗化。 媒体的主要报道取向应是反映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为主。但不少媒体热衷于猎奇、色情、隐私、负面、恐怖、血腥、搞怪、搞笑以及宠物等新闻。如马加爵事件报道。在篇幅、传播位置、情节选择、细节描述等方面调动一切娱乐元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为了抢夺市场,吸引受众,各类媒体在娱乐新闻上狠下功夫,部分媒体为了能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导致娱乐新闻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9.
朱虹 《中国广播》2009,(5):49-50
娱乐新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也是各大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内容,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质化,特别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星闻”。一些媒体为了读者的“眼球效应”,往往盲目地追时效,抢独家,造成了娱乐新闻的浮躁,甚至低俗化倾向,最终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提升娱乐新闻的品位和竞争力,成为娱乐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孙妍 《新闻爱好者》2010,(2):170-171
随着媒介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媒体在新闻制作方式上不断求新以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升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在新闻报道方式上,新闻娱乐化现象近年来备受关注。新闻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在法制新闻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以近年来的法制新闻报道为例,分析法制新闻娱乐化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12.
沈雪 《新闻传播》2007,(5):47-47
娱乐新闻的媚俗,是对新闻本质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是传媒操守的丧失。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影响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娱乐新闻媚俗的表现 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成了娱乐新闻的主体,追“星”成风。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各种演艺界明星、文体明星均成为主角。  相似文献   

13.
贺小玲 《今传媒》2013,(1):57-58
内地娱乐新闻从文化新闻中分野不过十余年,却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呈井喷发展之势,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娱乐新闻的发展,批判其庸俗、低俗、假新闻泛滥及恶意炒作的声音从未停止。娱乐新闻如此的"病态"也引来很多学者对它的质疑,质疑它违背新闻基本规律和新闻经典定义,已经不成其为新闻。本文主要归类描述娱乐新闻的病态现状,并对娱乐新闻病态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维  马妤 《今传媒》2008,(6):50-51
在各种娱乐报道充斥着电视、网络和大量报纸版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绯闻化报道得到记者的青睐,娱乐新闻的绯闻化逐步形成一种倾向.媒体强调娱乐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功能中,带来了都市类电视、网络、报纸新闻的娱乐化、媚俗化,尤其表现在文化娱乐新闻的绯闻化报道上,这种倾向已经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常轨道,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并研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娱乐新闻发展得很快,许多人都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媒体能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报道,以打破现实生活的沉闷,享受轻松活泼的休闲方式,于是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但是作为《乌鲁木齐晚报》的一名主要负责娱乐版面的编辑,我认为  相似文献   

16.
吕丽 《视听纵横》2005,(5):29-31
作为社会化新闻的一个分支,娱乐新闻的出现及其繁荣,是人们在物质化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休闲化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它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媒体完善媒介功能,参与竞争,争夺受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轻松、活泼是现代娱乐新闻在众多题材的新闻中笑傲江湖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7.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18.
黄晖 《新闻传播》2009,(9):96-96
全球化是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娱乐化(Infotainment)”则成为近些年全球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表现。然而我国一些媒体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赶下,盲目的走上了畸形发展的“新闻娱乐化”道路。这样的“新闻娱乐化”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的真正需求。而且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长此以往,我国独特的本土化的媒体市场将荡然无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丧失。  相似文献   

19.
报道娱乐领域新近发生的事件,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满足受众的需要,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的是,片面地追求娱乐快感的"易碎性"娱乐新闻,大有泛滥之势,让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的作品少之又少.人们期待,娱乐新闻多一些厚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化新闻主要传播文化、艺术、影视界的动态信息,视角多以主旋律的、严肃的正面报道为主.1996年,广州<羊城晚报>率先将文化新闻版改版为"娱乐新闻版",每天刊登十分醒目的明星照片,对港台明星的演艺、绯闻开始报道,对大陆演艺界的报道开始进行"炒作",随之,全国各种生活类报刊,广电传媒原有的文化新闻板块纷纷更名为"娱乐新闻",甚至严肃类的机关报也将文化新闻单独组版,命名为"文化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