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从高校发展战略视角建立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为高校后勤集团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后勤服务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现状,对高校后勤产业集团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明晰、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盲目投资、缺乏约束监督机制、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从加强和健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石勇 《科教文汇》2010,(1):193-193,207
高校后勤作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支撑保障,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已经为决定高校能否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其服务能力就要从后勤的发展战略入手。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性,然后分析了高校如何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最后提出了高校后勤集团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和高校后勤甲、乙方的规范分离,新组建的后勤集团 (公司)也由原来的管理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而在这转变之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勤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高校后勤实体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灵魂就是创新,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对高校后勤集团(公司)管理的客观要求。江泽民同志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后勤集团(公司)是在国家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组建的,是为了适应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因此,它要…  相似文献   

6.
杨勇 《科学与管理》2005,25(5):51-53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入向纵深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发展瓶颈问题,其中后勤公司的体制、目标、人才引进和发展方向等是其面临的主要困境。笔者通过分析体制等四点困境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互关系,指出只有走产业化道路;组建后勤产业集团才能使高校后勤真正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7.
尤月 《科技与管理》2010,12(4):30-33
为科学评价和全面掌握Y集团供应链系统发展状态,为提升系统协调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Y集团供应链系统协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NP理论对该系统协调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促进系统协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俊丽 《现代情报》2012,32(10):23-28
文章探讨了集团采购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服务、共享等特点,通过对专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馆员等的调查,得出了集团引进数字资源绩效评价的完整的指标体系及重要程度,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子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林 《内江科技》2006,27(7):10-10,75
任何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资金贯穿始终的.本文从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在高校后勤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达到盘活集团资金,降低消耗.节约成本的目的,实现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提高集团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引文分析在科研绩效评价和科技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分别于2001年和2011年推出了2个重要的引文分析工具——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和InCites数据库。近年来, 应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进行科研绩效评价越来越普遍, 逐渐成为情报学、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研究的热点。对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功能和及其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特色高校后勤管理理论初见端倪.从高校后勤的基本情况、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高校后勤管理对策,促进高校后勤管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一种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后勤集团所亲睐,即后勤实体占用的学校资产.在改革初期应以零租赁或低租金提供给后勤使用.当然.后勤实体应承担相应的服务任务和对国有资产的保形、保值的责任,并要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待实体完全从学校分离出来后,具有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力时,学校再开始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实践,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展开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相关研讨,在分析精细化管理定义和结构的基础上,以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后勤工作进行了研讨,提供了规划、结构、制度、成本、文化等方面实现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方法,希望为高校后勤管理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推行更为精确、细致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和大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如何提高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以适应高校后勤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后勤企业的重视。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特征分析,接着分析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如何提高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以适应高校后勤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后勤企业的重视。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特征分析,接着分析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外高校后勤服务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健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05-106
介绍了国外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总结了国外高校后勤服务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校后勤与和谐高校构建的关系,阐述了和谐高校后勤的基本内涵,并具体就构建和谐高校后勤,推动和谐高校构建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剑 《科教文汇》2013,(2):178-17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转变了高校后勤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质量.也对高校后勤的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新时期高校后勤党建工作,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投身于后勤党建工作实践,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管理的信息化,随着高校的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实行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是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后勤信息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利用进行探讨,阐述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张军 《科教文汇》2011,(11):16-17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和加强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