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作为社会信息服务和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公共图书馆始终致力于消除信息鸿沟,保障用户的信息权利。为打造高效的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必须聚焦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教育,以期推动全体公众用户的信息素养发展,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和教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新世纪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认为新世纪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馆员知识素质是关键,信息服务馆员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信息分析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忠  吴春明 《现代情报》2002,22(11):137-138
信息素养是从文献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文献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图书馆拥有许多优势,理应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最后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优化图书馆的主体结构,形成开放型格局;开设图书馆网站,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增加计算机,广布信息检索点;改革文献检索课,增加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4.
结合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及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现有的信息素养的现状。新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多元文化、服务、格局等方面进行跨界,顺应时代需求,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信息素养的基本路径和方式,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图书馆应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分析当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3种阅读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周崇洲 《现代情报》2006,26(10):106-108
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社会声誉是成正比关系的,而提高馆员的素质是提高服务能力的关键.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声誉的提升,形象地说便是“U”型管效应.要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提升其社会声誉,可以从加强“读者第一”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馆员文化层次,拓宽知识面;培养信息意识、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入手,从而使图书馆事业更旺盛.  相似文献   

7.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公民必务的素质,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个方面,即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实现信息素养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手机微信,搜索39所"985"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并添加关注,查看每所高校有关新生培训、讲座与资源信息推送、信息素养教学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梳理分析,给出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建议。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不能取代主流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能够满足公众文化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道德素养,也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障碍,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公众的信息需求和文化需求入手,分析了以公众信息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优势,比较了以公众信息需求和以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异同点,指出图书馆在坚持以公众信息需求为导向的同时,应该做到以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