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高影响力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提供的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2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以2004~2008年版CJCR为源数据,分析他们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均较高,其影响力变化呈现4种趋势:一直上升、先升后趋于稳定、呈"V"形或波动上升与高位震荡;这些高影响力期刊同样存在基金论文比低、国际影响力低、影响力受到期刊学科性质和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被引次数、被引广度分析中医药学期刊的被引情况、影响面和认可度。【方法】 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所收录之19种中医药学期刊2004-2012年的发文和引文数据作为统计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学期刊的总被引次数、他刊引用次数、学科被引次数、被引次数综合值、被引广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我国中医药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总体状况良好,各个期刊在不同指标显示出自己的特点。【结论】 被引次数同被引广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我国中医药学期刊表现出清晰的学术层级性,影响力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通过被引次数、被引广度分析中医药学期刊的被引情况、影响面和认可度。【方法】 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所收录之19种中医药学期刊2004-2012年的发文和引文数据作为统计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学期刊的总被引次数、他刊引用次数、学科被引次数、被引次数综合值、被引广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我国中医药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总体状况良好,各个期刊在不同指标显示出自己的特点。【结论】 被引次数同被引广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我国中医药学期刊表现出清晰的学术层级性,影响力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以2009年调查的OA期刊为基础,统计出在2014年仍然OA的期刊,并将两次调查均为OA的期刊分为"伪OA"期刊和"真OA"期刊。查询两类出版类型的期刊在2008-2012年的相关引证指标(被引指标),观察相关引证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分析结果显示(1)370种"伪OA"期刊在八大学科中分布不均。(2)"伪OA"期刊除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在5年间均为逐渐增加外,其他引证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3)与"真OA"出版期刊比较,8种被引指标在5年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仅他引率以"伪OA"期刊高。可以得出"伪OA"期刊在5年间仅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逐年上升,其余6个被引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伪OA"出版对其期刊被引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办到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的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的数据为依据,对其中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篇均参考文献量和基金论文比等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CJCR中收录的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的相应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高于CJCR中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指标间并不都呈线性关系.因此,对于大多数学报而言,应该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对于少部分学报而言,需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同被引是同被引分析方法的一种,使用该方法可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期刊的同被引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1996-2006年CNKI中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运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模型两种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试图说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CC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019年10年期间所载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载文被引总量、被引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机构等进行了统计,总结出了《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019年10年期间的载文被引规律,为提高该刊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9.
胡玥 《情报科学》2007,25(12):1814-1822
文章以CSSCI收录的语言学期刊和所有被引的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语言学期刊各项计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对语言学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学科地位以及各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科技期刊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增加了诸多指标来反映期刊在统计数据方面的舞弊行为。在分析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两个学科这些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就如何更加科学、公正和规范化地评价和管理科技期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互引指数与他引总引比可看出,很多期刊与学术不端行为相关的一系列数据指标逐年变化的幅度非常大,出现非正常运作的期刊越来越多,结合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期刊项下"引用期刊排名"和"被引期刊排名"两项数据,可更加全面地揭示出期刊不良运作的程度。期刊过度依赖统计数据,导致人为操控数据,期刊自引和期刊之间的互引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出现不公平竞争,对坚持合理发展的期刊造成了很大压力。强烈呼吁,期刊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制约,而对已经形成不良影响的期刊应予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影响;同时建议将他引率、他引影响因子、互引指数等一系列高透明度的、具有可参照性的、科学性的参考指标纳入期刊评价体系中,并加大权重力度,快速遏制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继续发展、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1.
以万方数据库数据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图书情报类19种核心期刊的来源文献量、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学科扩散指标等8个指标值进行排名和分析,以了解《情报科学》近年各指标状况。建议通过提高稿件学术质量,进一步提高影响因子,扩大《情报科学》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期刊和会议论文集的影响力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探索期刊与会议论文集的混合共被引分析方法。【方法】 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从澳大利亚计算研究与教育协会的期刊和会议排名系统中获取A类期刊和会议组成的数据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计算机协会的计算机学科分类对期刊和会议名称进行学科标注。从Scopus数据库中抽取出大型混合共被引关系。最后构建期刊-会议混合共被引网络进行共被引分析。【结果】 期刊与会议论文集倾向同类内引用;同一学科聚类不明显;会议论文集在核心共被引网络中具有更强中介中心性,期刊文献在总体共被引网络中具有更强的中介中心性。【结论】 期刊与会议论文集倾向同类内引用;计算机科学领域内各学科融合程度高;高水平会议论文集应纳入部分学科学术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医药卫生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共10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该版CJCR收录的1652种期刊比较。结果显示,医药卫生仍是科技领域较为热门的专业,其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均较高,但是各学科领域期刊评价指标变异度较大,学术水平良莠不齐,部分期刊的质量有待提高。内科学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居医药卫生类期刊之首; 护理学期刊除他引率偏低外其他多项主要评价指标均居领先地位; 医科大学学报急需提高质量与影响力; 肿瘤学期刊在学科内的影响力较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期刊在学科内的影响力较低; 中医学与中药学的研究进展缓慢且整体科研水平有待提高。针对医药卫生类期刊反应速度较慢而老化速度较快、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力低等问题提出了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鉴于期刊影响因子和h系列指数单个使用在评估期刊学术水平中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尽量减小这些局限性,以更合理地应用这些指标,同时得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来真实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研究引入累计影响因子、h指数、g指数和hc指数,可以综合反映期刊的近期影响力和中长期影响力,并考虑到被引频次和论文数量之间的平衡,排除自引的影响;同时引入标准化方法对影响因子和累计影响因子以及h系列指数进行标准化转换,克服单个指标的学科局限性;最后将五个评价指标加以综合,得出综合指标,并以社科期刊为例对该综合评价指标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期刊的编委会是掌舵期刊办刊方向和学术出版质量的"守门人"。编委会由编委委员组成,编委会的职能要通过编委个体履职来实现。以图书情报学为例,通过对图书情报学CSSCI收录期刊编委会成员近五年的总发文量、所发论文总被引次数和总下载次数以及H指数等指标数据的采集,来探讨期刊编委个体及编委群体的学术活跃度和学术影响力。进而对期刊编委群体的计量数据与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阐释期刊编委群体的学术表现与期刊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编委会制度的完善及其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若干启发。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下载量半衰期的建立及其文献计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期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概念建立了期刊下载量半衰期。基于CNKI数据库的期刊下载量数据,计算出我国11种眼科学期刊的下载量半衰期,并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年版)中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我国11种眼科学期刊下载量半衰期介于1.802和6.056之间(3.524±1.074),明显小于期刊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与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期刊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期刊论文下载率和下载量等呈明显负相关,与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期刊他引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力排序问卷调查结果无相关性。研究证实,下载量半衰期作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合理性,它既可以作为文献老化的测度指标,又具有测度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功能。该指标属于反向评价指标,即下载量半衰期越大,期刊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17.
收集2012年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中文期刊,对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h指数、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作了分析,并使用相对学科平均值和相对学科最高值进一步定位期刊在学科内的大致排位,同时,对各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看,MEDLINE收录的中文期刊其学术质量相对较高,其中更不乏有在学科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者;但学术质量不是期刊加入MEDLINE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方法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数据来源于维普引文数据库和CBMdisc,数据全部采用自编的计算机引文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指标包括期刊被引量,核心期刊引用量,被引文献年代分布及被引时差以及源文献来源期刊分布等.结果共有1338篇文献被国内的期刊引用2158次,1999~2000年年平均被引777.5±19.09篇次.被引时差平均为74.02月,引用高峰在1995~1998年4年间,共被引用1461次,占全部被引篇次的67.70%,高峰期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科学地建立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原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期刊网络服务系统建设,形成了《中国期刊引证报告》,并与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了《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一书。《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评价的工具,主要是对期刊近五年的载文教、五年被引频次、五年影响因子以及期刊的被引率、被引50%文章累积指数、被引50%作者累积指数、被引50%机构累积指数、单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数、学科高被引文章分布数等进行量化反映。从中可以了解某学科领域的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群体和高被引学术机构。同时,也反映了学术期刊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新兴资源引文索引(ESCI)数据库收录我国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我国学者研究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并分析ESCI数据库收录19种我国期刊的一般情况,模拟计算各刊影响因子(IF)和即年指标,分析各刊论文在WoS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研究各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偏向。【结果】 19种期刊语种主要为英语,出版地为北京的期刊15种,季刊15种。论文、综述和述评为主要文献类型。17种期刊2016年IF比2015年高。即年指标上升的期刊共12种。13种期刊2015年IF排名超过该学科领域最后一名,已经超过该学科领域部分期刊。2015年发表论文总被引频次为30~100的期刊共6种,人文社科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均低于10。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偏向比较均衡的期刊共10种,国际偏向较强的期刊共4种。【结论】 初步揭示了ESCI数据库收录我国期刊中大部分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提升趋势,部分期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ESCI期刊的支持力度,而已被ESCI收录的期刊应制定适合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的措施,争取早日进入WoS数据库,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