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并用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是在橡胶皮塞上打两个小圆孔,用一根与小圆孔等大的玻璃管从橡胶皮塞的一个小圆孔中穿插过去(密封),在橡胶皮塞的玻璃管上套一只小气球,用细线绑紧,然后把气球放进可乐瓶中,用橡胶皮塞塞紧瓶口(图1)。实验时,先将手指把橡胶皮塞的小圆孔堵住,用嘴对着玻璃管口吹气球,此时,气球很难吹胀,而且可乐瓶被胀得鼓鼓的,嘴一离开玻璃管口,可乐瓶立即恢复原状,由此说明空气占据了空间。然后手指松开,再用嘴对着玻璃管口吹气球,气球很容易吹胀。与此同时,从橡胶皮塞的小圆  相似文献   

2.
1.把一个1000mL的三角烧瓶装上清水(附图)。2.将生命力强的金鱼藻或黑藻在水中剪断,放在三角烧瓶里。3.将一根玻璃管插入三角烧瓶的水中,用口吹一阵气,如果有条件加入一些干冰效果更好。4.再把三角烧瓶灌满清水。5用一个适宜的橡胶塞打两个孔,找一根废滴定管有旋钮的  相似文献   

3.
1 器材透明锥形玻璃瓶(或广口瓶、塑料瓶)一个,彩色小气球两个,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三根.2 制作方法先在选好的橡皮塞上打好三个通孔(孔径略小于细玻璃管),然后将三根玻璃管穿入,并在其中两根玻璃管的一端系紧气球.不系气球玻璃管两端开口,系气球的两根玻璃管,一根b管,其一端开口,另一根a管,其一端用橡皮膜(或塑料纸)封闭,如图1所示.3 实验与观察在锥形玻璃瓶中装满水,把装好玻璃管的塞子紧塞在瓶口(彩色小球浸在水中),当锥形瓶开口端向上  相似文献   

4.
a 制作过程。①将一细玻璃管的一端插入一个小气球口中 ,并用细线把气球口在玻璃管上扎紧。②把约 15g砂子掺入约 5 0g橡皮泥中混合均匀 ,捏成一个“橡皮团”。③用“橡皮团”包紧扎好的气球 ,捏成直径约 4cm的球形。④将另一个稍大些的气球口用剪刀剪大些后 ,把捏好的“橡皮球”塞入其中 ,再用细线把这个气球口在玻璃管上扎紧 ,此时要使外面的气球膜不出来明显的皱纹。b 演示过程。①将制好的“橡皮球”捏成不同的形状 ,再捏成球形 ,使学生明确它的内部是实心的。②用一橡胶管把玻璃管的开口和一个两用气筒的打气口相连。③将“橡皮…  相似文献   

5.
<正> 拿2个带橡皮塞的标本瓶、4段细玻璃管。在第一个标本瓶的橡皮塞上按玻璃管直径的大小打一个孔,将一段玻璃管插入孔中。标本瓶里盛满水,内放一条小鲫鱼,将橡皮塞塞好,装置如图甲。在第二个标本瓶的橡皮塞上按玻璃管直径的大小打2个孔,分别插入2段玻璃管,并在一玻璃管下端接通一段气肠皮,另一端接通一个装入适量沙粒的气球(气肠皮与气球接头处的中间插进一段玻璃管导气),玻璃管的上端用气肠皮接通注射器,标本瓶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空气占空间,具有一定的体积。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形象地把空气占据空间演示给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设计并采用了以下演示实验:1 材料准备  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小烧杯、漏斗、玻璃弯管、气球、软木塞。图12 制作方法  在软木上钻两个孔,分别插入漏斗和玻璃管,在玻璃管另一端拴上气球(实验装置如图1)。3 演示过程31 先用手捏住气球,然后往漏斗里倒水,可以见到水不会流进瓶子里。32 如果把手松开,水就会从漏斗里流进瓶子里,并且可见到气球鼓起来,水越多,气球鼓得…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装置 A.内径为6mm的玻璃管,管底用喷灯加热熔化、封堵。 B.内径为6mm的短玻璃管,上端紧套一个彩色气球。 C.内径为4mm的玻璃管,用喷灯加热成S形,上端用胶管与一个紧套彩色气球的短玻璃管连接。D点为S形管的凹处。 二、实验操作 1.在A管中装入碳酸氢铵3.5g,用短胶管与短玻璃管B(B上端已紧套一个排净了空气的气球)连接,再将A管插入双孔胶塞一孔中,使A管管底距平底烧瓶底部5mm。 2.在C管的凹处D放入少量的白色硫酸铜粉末后,上端管口与一个排净了空气的气球  相似文献   

8.
一、演示空气有质量. 1.器材:感量较小的天平、夹子. 2.作法:将新的硬质气球和夹子放入事先调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右盘放入适量法码使之平衡.然后用嘴给气球吹足气,用夹子夹紧气球口.再放入天平在盘中,发现天平失去了平衡.必须在右盘中增加砝码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增加的砝码质量就等于气球空气的质量.这样比课本中的实验简单,(不用抽气机)同样能说明问题. 二、演示帕斯卡实验. 1.器材:玻璃三通管、长约2米的橡皮管、漏斗、细线、橡皮管、皮管夹. 2.作法:将各器材照图1装配好.往漏斗中灌水,且通过玻璃管放出气球中的空气,放完气后再用夹子夹紧.实验  相似文献   

9.
1 饮料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  a .制作材料 :①无色透明可口可乐饮料瓶一只 ( 1.2 5L) ;②长条形有色气球一个 ;③适当大小橡皮塞一只 ;④玻璃管 ;⑤乳胶管 ;⑥医用血压计上的可充、放气橡皮球一只。b .制作方法 :①撕去瓶外商标 ,用 2 0W尖头电烙铁在瓶身烫穿若干小孔 ,再往瓶内投放大于小孔的小石块适量。②给橡皮塞打孔 ,装上玻璃管 ,玻璃管口伸入气球嘴后系紧 ,然后把扎有气球的那一端放入瓶中 ,塞上橡皮塞。③玻璃管空着的那端接上适当长度的乳胶管 ,再接上医用血压计的橡皮球 (见图 1)。图 1 饮料瓶潜水艇原理演示器c .演示方…  相似文献   

10.
问题:把气球吹大,用手指捏住球口。当手指松开时,气球会怎么样呢?A.空气漏出去,气球不动。B.会向球口的方向飞。c.会向球口相反的方向飞。D.保持原状,自由下落。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90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其设计有不足之处:①先把白磷放入锥形瓶底,后伸入热的玻璃管不一定恰好能与白磷相接触;②准备实验较为费事,要事先把小气球扎在玻璃管上,又由于小气球口径往往比玻璃管的大,密封效果不是太好;③由于该反应放热,须等气体冷却,使膨胀大的气球缩小后,才可称量,所以用时间多.  相似文献   

12.
取一只废玻璃电灯泡,先用毛巾裹住玻璃部分,将灯头放在坚硬的物体上,用钉锤轻轻敲击,将灯头打下。然后用锥子或钉于将灯泡抽气细玻璃管撬断,再把灯丝支架打去,最后倒出碎玻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自始至终要用毛巾包住玻璃,不要对着面部操作,以免受伤。  相似文献   

13.
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将一只吸管插入气球口,用细线把其扎紧,用气筒通过吸管给气球打足气.用手堵住吸管,让吸管口朝下,然后放手,会发现气球哧的一声,沿直线迅速竖直上升.这个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什么呢?反冲运动!注意,实验时选用的气球要稍大一些,吸管要稍长一些,有利于气球沿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4.
刘景亭 《物理教师》2002,23(9):34-35
本刊 2 0 0 1年第 6期刊登了《气体等温变化的学生实验设计不科学》一文 (下简称原文 ) ,指出气体等温变化的学生实验设计不科学 .气体等温变化的学生实验是课本所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步骤为 :图 1(1 )把玻璃管插入量筒的水中 ,用刻度尺量出玻璃管中水柱长度l.量筒与玻璃管中水面高度差为h .(如图 1所示 )这时被封闭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为 :  p =p0 +ρgh ,V =V0 -lS .式中p0 为大气压 ,ρ为水的密度 ,V0 为烧瓶及玻璃管的总容积 ,S为玻璃管内部截面积 .(2 )改变玻璃管插入水中的深度 ,再测量已改变的l和h ,取 6组以上…  相似文献   

15.
自制喷泉     
1.高压喷泉如图1所示,在广口瓶中装入半瓶水,瓶口塞上双孔橡胶塞,其中一孔插入一根上端为尖嘴的玻璃管,作为喷嘴,玻璃管下端必须插入水中.另一孔插入一段外接橡胶管的玻璃管.当用嘴从橡胶管向瓶中吹气时,水便  相似文献   

16.
一、掌握要求会正确连接常用仪器与零件,会正确安装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正确操作。二、知识要点(一)仪器装置的连接1·仪器和零件的连接。1)橡皮管连接玻璃管。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里即可。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靠近插入塞子的一端(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塞孔直至在塞孔另一端露出2~5毫米。3)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4)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17.
一、将模糊变清晰 如《物体的热涨冷缩》一课,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在烧瓶口中堵一个插着玻璃管的塞子,在管里滴一滴带颜色的水,外面用线做个标记,然后用热毛巾捂住玻璃瓶,瓶内空气逐渐变热,管里的小水滴就会向管口移动,放开热毛巾,瓶里空气变冷,管里的小水滴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个实验可见度小,且移动距离短,搞不好小水滴会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第五册第12课《压缩空气》中第一知识要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并有一定的体积 ,而教材中安排的2个实验却因直观性差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个便于观察和操作的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材料 :一个大漏斗 ,橡皮塞 ,平底烧瓶玻璃管 ,气球 ,烧杯 ,水。2 操作 :第一步 :用带有漏斗和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堵住玻璃管的上端 ,用烧杯往漏斗里倒入适量的水。讨论 :为什么漏斗里的水流不到烧瓶里去?实验现象明显而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空气占据烧瓶里的空间所以水流不进去。第二步 :用气球(里面没有空…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的小实验,让我们一起了解气球里“悬浮”的水环吧。实验材料:线、红色颜料、漏斗、气球、气球打气筒、水杯。实验过程:1.在杯中加入水和红色颜料,并搅拌均匀。颜料可以选择颜色深一点的,这样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2.往气球中灌水,然后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最后用线扎紧气球的尾部,确保悬吊着的气球不会脱落。  相似文献   

20.
宋春东 《物理教师》2005,26(4):0-31
1课后实验及其存在问题 “借助铅笔或木棍把气球塞进一个瓶子里,并把气球口拉大反套在瓶口上.用力向气球里吹气,你会发现,无论怎样用力去吹,都不能把瓶内的气球吹大.做这个实验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如图1).这是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七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的课后小实验,也是《动手做》报等刊物曾经介绍过的课外小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