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智能制造作为21世纪制造业范围内的一次技术革命,已经成为了国际制造业竞争的主要领域。文章综述了智能制造的相关文献,梳理了智能制造技术的运行机理,分析了智能制造对生产技术、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成本结构变化,并针对成本结构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探析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路径,通过调查问卷搜集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数据,分析推行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和安徽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及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成功经验,安徽省应借力“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鼓励多元化资金扶持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及转型、加强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服务引导等对策和建议,以推进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虚拟经济和经济危机等多重影响促使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经济重心纷纷向制造业倾斜。美国先进制造伙伴战略的实施为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美国优先发展的三大技术领域,并提出了三大支柱,以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的领导权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着中国未来竞争力。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积极部署《中国制造2025》,通过确立五大智能制造工程和十大研究技术领域及八大政策支撑等,为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和美国制造业发展战略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吸取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制造业要实现"智能化"和"服务化"升级转型的要求已在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了。未来制造业的升级新常态,对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智能实训车间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体系和专业预警机制建立等方面对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投资要点:1、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未来制造业大势所趋,行业处于发展上升期。2、轨交设备:需求增加、政策托底使行业迎来较好的投资时点。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机器人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人口的结构性短缺,以及"机器换人"规模效应的体现,使得制造成本降低均是驱动机器人产业高景气度的根本逻辑。产业结构升级驱动下的柔  相似文献   

6.
统计分析了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发展现状,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目前存在着结构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等主要瓶颈,根据漳州市产业结构特征,提出了利用智能制造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层次,创造新供给和优化供给侧要素配置等具体实践路径,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供给链高价值端延伸,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7.
各类资讯和大量文献表明: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机器人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指明了方向。中国工业进入了"机器换人"时代,职业学校机械大类专业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精心设计、开设实践平台课程《机器人拆装与编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培养满足制造业创新需求的、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这些要求使得职业学校专业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与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严重落后状态,究基原因是人力资源胜任力严重不足.文章在对智能制造背景下的生产岗位进行胜任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制造业岗位胜任力需求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中国想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在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方面,我国现有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学徒制的新型学徒制十分必要。企业新型学徒制以企业为办学主体,制定了新型学徒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投入、补贴政策。这些新型特征不仅有利于企业直接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相脱节的矛盾,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纵观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指出,我国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