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相似文献   

2.
一、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问题 档案的基本特征是原始性、真实性。而电子档案恰恰有可能不具有这两个特征。其理由是:电子档案的信息可以反复修改,可以任意覆盖,可以无限复制,可以任意篡改而不留痕迹。这样一来,电子档案的信息就容易改变、容易丢失,电子档案的原始性难以确认、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和检查。  相似文献   

3.
论节目的商业特性朱增朴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一切为特定对象享用的精神和物质的人工制品均是lfa品,要得到这些商品必须付出等值的通货,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说,电视机和收音机是商品,不花费相当的代价,顾客拿不走这些东西。可是,人们买电视...  相似文献   

4.
张诚 《视听纵横》2005,(4):120-120
记要记,这本来是天经地义不需要议论的事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相当一部份摄像记,在采访中并不认真记笔记,甚至根本不记采访笔记。他们有这样的理由:“我有摄像机呀,这不是比笔记本更加先进的记录工具?”意思是:摄像机可以取代笔记本了。  相似文献   

5.
大企业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各种安全威胁,并采用聘请安全专家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抵御各种网络威胁。小型企业不可能花费很多人力、财力或时间来维护企业网络的安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忽略安全威胁。统一威胁管理(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UTM)的出现,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播如何让听众“看得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园 《声屏世界》2007,(1):30-30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赢得广播传媒主动权?如何另辟蹊径,在发扬广播优势的同时也让“短”处不“短”?如何让广播不但可以”耳闻”也可以”目睹”,这是每一个广播人非常关心且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回事儿办”咱就要这认真劲石言编辑人语“实话实说”与大家见面了!实话实说就是有啥说啥,不打官腔,不矫揉造作,不“穿靴戴帽”,来个“巷子里扛木头”,直来直去。对工作中的成败得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周围的是是非非,都可以发表感想和议论。我们奉行“不打棍...  相似文献   

8.
“闪光点”上找光源无情未必真豪杰“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艺是珠”。“闪光”的东西固然光彩夺目,但毕竟不等于“火”,也不都是真正的“光源”。这如同镜子可以闪光,冲亮可以发亮,但它们自身并没有燃烧。所以,抓典型不能不看“闪光点”,又决不能被“闪光点”所迷惑。托尔斯泰曾把诗歌比喻为“在人的灵魂里燃烧局一团火”,并说,“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一个令人感奋、催人奋进的先进典型,不也是“在人的灵魂里燃烧的一团火”吗?那么,这发热发光的“光源”在哪里?赖以燃烧的“能源”何在?常识告诉我们:“热”是“光”的…  相似文献   

9.
唉!人生在世,糊里糊涂的过去,一项学问也不懂得,一样事体也不知道,岂不可耻吗?就是有钱的,天天躺在家里,陪着娇妻美妾,吃的珍香百味,好不快活。但是不通时事,若遇有兵荒扰乱的时候,那里可以避乱,那里可以谋生,那里是荒年多盗,那里是太平无事,这都要打听的(得)一些真实的消息,才好保得身家性命哩。若说  相似文献   

10.
谈到新闻报道角度,有人会同报道的主题选择联系起来,甚至把这二者划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这是不全面的。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乱扔烟头,引起一场森林火灾,由于扑救及时,保住了国家财产。这件事,可以反映这样两个主题:一是森林防火,二是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编采者看待问题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今天和大家一道观看省有线台的《中华影视名人寻访录》,如果要说对它的评价,就是我刚刚在本子上写的那句话:“这是一次成功的新的尝试”。我感到这不仅对有线台,而且对整个电视文艺节目来说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现在,电视有无线台、有线台,台已经不少了,我不希望办成一个样,要有区别,有特色,如果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个样,那有什么看头?!我认为无线台是以宣传为主,主要是政治宣传,这是主要任务。有线台的任务也是宣传,但可以增加娱乐性,节目可以搞得更活一点,使大家都喜欢看。过去我们拍的一些自办节目,质量不太高,专…  相似文献   

12.
新闻悟性是记者对新闻工作的一种独特感悟。有无新闻悟性是衡量记者优秀还是平庸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著名新闻学者范敬宜曾经说过,“我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  相似文献   

13.
今日歌者     
可力 《兰台内外》2005,(4):63-63
“不灭的爱我不愿今生有遗憾,没有别的人能让我再想念,不灭的爱情愿在拥有你以后,别人怎么说,我都可以忍受。……”不老歌王谭咏嶙的这首老歌,总在心中游荡,有些感伤,有些动情。就在眼前不远处眺望着心中花月。……  相似文献   

14.
我是河北电台领退休金的一个老头,今年七十有三了。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曾这样表露他的岁月心声,就是说,人到这把年纪,对世事力不从心了。人们可以把毛泽东这话看作是幽默,但你不能不承认,这是人生渐衰的必然规律,伟人如此,何况常人?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9,(3):9-9
中国人的声音必须得到合理的放大。不能设想没有麦克风可以正常地开大会。同样,没有强大的媒体工具,一个强盛的国家也不能够立于世界之林。目前,国家的主张与人民的意愿处于高度契合状态,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舆论内场。但是,这种内场状态,必须与外场取得平衡.这才是一个常态的互通场。  相似文献   

16.
在运用永乐文档一体化软件实施档案文件管理中,有用户提出修改永乐文档一体化软件办文单的固定格式以适应他们的习惯或满足他们的特殊要求,这在软件中很难做到,即便提供多个固定式供用户自选,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WORD的强大功能,只需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实现办文单的自定义打印。  相似文献   

17.
盛夏的香气     
眼看着这天气是日益地热了起来,我的郁闷也是日益地疯长——热是热不死人的,好歹还有冷气可以孵;但是这熏是要熏死的,尤其是八小时之内持续不断地接受被动的“人体熏陶”。  相似文献   

18.
难忘的二十天——人民日报赴港报道回眸张虎生6月15日至7月5日,对于人民日报赴港报道团来说,是不寻常的、难忘的20天。这20个日日夜夜的感觉和体验,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这一仗打得很有意义,这一仗打得很苦,这一仗打得很有教益。一香港回归祖国,洗雪百年国耻...  相似文献   

19.
蔡惠福 《军事记者》2002,(10):11-12
《军事记》创刊44年,出版500期,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数字。据我了解,在我国可以检索到的40多种新闻专业期刊中,刊龄有这么长的为数不多。所以,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20.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说明,受时间、地点、知识的限制,就难以明理。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当我们看不到它的作用、认识不到它的价值时,那么,你将只会叹息:“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然而,一旦你用新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时,你就会产生全新的感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的认识如同登高赏景一样,只有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站立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才能眼界大开,胸襟豁然。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过:“观察的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