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接受广大读者的监督与帮助,使《历史教学》这个刊物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和读者的需要服务,本刊自本期起开辟“批评与建议”专栏,主要发表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我们热切地希望读者对本刊的编辑工作,对本刊发表的思想内容有问题的文章,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曾在本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如对读者的批评有何意见,或对自己已发表的文章中的观点问题有新的看法,也欢迎写稿寄给本刊。此外,读者对其他历史著作的批评文章,我们也将在本栏发表。《文史哲》1965年第1期发表的牛致功《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一文,是对本刊1962年第4期所载冉昭德《班固与<汉书>》一文中若干观点问题的评论;1965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史学》发表的胡昭曦《关于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几个问题》一文,评论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的一些问题,其中也涉及本刊1964年第3期所载周良霄《有关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几个问题》一文的某些观点。现特将这两篇文章的摘要发表于下。——编者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1期组织的专题《聚焦“语文知识”教学》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少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湖南师大文学院多年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张良田老师,从加强语篇交际知识教学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但愿您能从中获得某种启示,也但愿您就语文知识教学的问题展开进一步思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学案例分析是一种让教师充分参与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 ,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学会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 ,开发教学案例 ,分析教学案例 ,积累教学案例。从本期开始 ,本刊开设“案例大家谈”栏目 ,发表若干个案例 ,供大家分析 ,并隔期刊登案例分析。届时除了约请案例作者对案例进行分析外 ,更欢迎广大读者围绕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限于出刊时间 ,请于案例推出当月15日前 ,将你的见解和观点通过E -mail发到本刊编辑部。当然 ,本刊尤其欢迎广大读者寄赠案例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去年年底,本刊策划推出“课程改革,下一个十年”专题,有近百名教育界人士积极参与并发表了对课程改革下一个十年的期望与畅想。2011年第12期,我们刊出了部分文章和观点摘登,杂志面世后,读者反响热烈。本期继续发表相关文章与观点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今年,本刊从第7期开始,发表了李维教授“世纪之交话‘语文’”系列文章,深究语文教学失误的原因,引起较大的反响。接着,本刊又开辟“探讨与争鸣”栏目,以便持各种观点的同志展开讨论。现在,讨论暂告结束。下面发表本刊记者的《探究语文教学失误的深层次原因》一文,既对建国以来有关语文学科性质讨论作了综述,也对本刊这次“探讨与争鸣”作了简单的回顾,供大家参考。本刊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语文教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如此强烈的关…  相似文献   

6.
李卫平 《物理教师》2006,27(8):35-37
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从张之翔老师1983年在《大学物理》杂志发表第一篇文章引发讨论开始至今已历时约23年了。许多物理同行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张老师对此问题的探求也一直未停止过,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阐述他不断深化的认识。2006年他又在本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④,总结了对此问题他日前的系统观点。纵观张老师先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文章,不难发现其观点的表述日益清晰、深刻和系统,而有的观点则作了很大的修改。  相似文献   

7.
对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阚兴礼近几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文章观点相当偏激,对目前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事物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我们有必要对此作实事求是的辩证分析,以便...  相似文献   

8.
1989年和1990年,本刊在《教学科学化探索》专栏中,发表了贺师礼同志的系列文章.教学科学化是以成功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因此《教学科学化探索》也是对成功教育的初步探索.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要求系统介绍成功教育理论,今年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也特邀贺师礼同志到会介绍了成功教育的基本观点.为满足读者要求,推动我省教育教学改革,本刊从下期起,将开辟《成功教育讲座》.原煤《教学科学化探索》尚未介绍完的内客,也将渗透在《成功教育讲座》中,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9.
本刊去年第四期发表了马智强老师《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一文,并加了按语,欢迎广大读者就文中的某些观点及当前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展开讨论,为此本刊辟出了“大家谈”这一新的专栏。从那时起,编辑部先后收到了数百篇文章,这种盛况是我们事先未曾想到的。在此,我们谨向关心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读者、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来稿的内容涉及了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由于版面限制,我们只刊用了其中少数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看法不尽相同。对问题看法上有分歧,是正常现象。通过讨论、辩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问题。从这次讨…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本刊1993年第1期发表了刘宗棠教授的文章《论“承认”》后,引起了相当热烈的讨论,既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本刊曾陆续发表过一些讨论文章。刘宗棠教授经过进一步研究,写出了前文的续篇《再论“承认”》。我们热忱欢迎学术界同仁对此续篇提出的观点及其它问题展开争鸣。李默的《论证的本质》一文,从考察人类证据史和司法审判的历史入手,结合对现代数学和现代逻辑论证理论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论证定义。李文与刘文在内容上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过【一并发表。一、应该面对现实认真研究“论证”问题1.l逻辑学与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