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作文教学,特别是山区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怕写作文.平时作文都是勾完成任务而作,是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成就感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合理利用CAI,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CAI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作文起步教学时,不妨设计一个作文游戏软件,在鼠标的指引下,卡通主人公由开始听到作文害怕,继而勇敢地经过观察、谈话、游戏巩固、说话、动笔写作、修改等关口,最后成功地完成了作文。以此消除儿童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儿童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作文的基本流程,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二、利用CAI指导学生作前观察 起步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要写好起步作文,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做…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须引起重视: 1.教师重视不够,作文教学无计划性。 有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地把完成课文教学当作工作重心,却忽略了作文讲评课的安排,只是定期给学生布置一篇习作,以凑够篇数,完成教学任务,应付教学检查。即便有作文讲评课,也无计划性、目的性。认为它随意性强,  相似文献   

4.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作文教学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许多学校的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重难点,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只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考虑教学效果。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机械的完成作文任务,很难搞清自己作文的优势和弱点,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令很多教师头疼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每年的中考写作都占了40分,可以说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大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传统的作文教学长期以讲——写——评等完成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作文的低效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不一定要以这样传统的作文训练来完成,完全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片段作文的训练,而最好的训练载体就是教材。  相似文献   

6.
张涛 《小学生》2011,(3):45-46
1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 写作是最具个陛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爪.陛的解放。在作文教学中个性解放互为因果,个性得到解放,作文时才能顺畅地表达,同时通过作文使个陛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主作文的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难,一难在不知从何出下手,二难在无话可说,三难在词不达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正因为有着这“三难”,诸多学生往往谈作文色变,为完成作文任务而作文,因而作出来的文难免存在主题不突出,思路不清,语言平淡无味,毫无独特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点,缺少文章应有的灵性和活力。但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常常有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不少同学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写日记。如何解决学生作文难的状况,怎样让学生保持写作的热情,把写作当作一种需求,一种心灵的释放,一种轻松的述说,便是我们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春莉 《小学生》2010,(7):43-43
1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事情。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作文教学与个性解放互为因果,个性得到解放,写作文时才能顺畅地表达,同时通过作文使学生个性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海棠 《广东教育》2007,(7):185-186
基于想象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把想象类作文设计为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通过想象来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通常的想象类作文教学都是借助视觉诉诸文字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对于职业中学来说,犹如李白的“蜀道难”.假、大、空的现象到处都是,套话连篇的现状随处可见,究其根源.来自于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传统化、模式化;来自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懒散化和写作方式的大众化。许多年来,我们教师只要求学生去完成作文,却不注重让学生如何去完成。学生的作文极少有真实性、情感性、独立性、独特性和独创性。因而要想改  相似文献   

11.
李宁 《广西教育》2007,(7A):68-68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是学生写完,教师讲评完就算完成任务。这样的作文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修改,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质量才能有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和许多教师一样,我常常会遇到教学上的尴尬:一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厌写、怕写文章;二是有不少学生作文说的不是心里话,是空话、套话、大话。是自己教学无方,还是现在的学生情感本来就贫乏?带着这个疑惑,我请教了一位在作文指导方面有专长的同事。他诚恳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砥砺的过程,不能指望在一篇作文练笔中完成自己教学的所有设想,因此有时不妨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片段式的随感,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先敲开学生的“金口”,让学生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让我眼睛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实的教学情况却让人不能满意。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投入了巨大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收效甚微,甚至不仅没有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反而使学生原有的写作能力出现了滑坡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为了考试而作文,  相似文献   

15.
崖潇文 《广西教育》2012,(18):74+96-74,9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占据着极重的分量。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拼凑、杜撰、抄袭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老套、千人一面、缺乏新意。高中的作文教学也同样步履艰难。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以考题为基础,以高分为目标,以高考为情境,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实际上已成为高考的考前训练。  相似文献   

16.
曾玉璇 《广东教育》2006,(11):31-3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深受师生们的关注。但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殚精竭虑地去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审题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讲述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另一方面,作为作文主体的学生却“畏文如虎”,为完成任务而挖空心思地去编造、拼凑,致使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常常闹出为了写父爱、母爱的伟大,他们不惜写父病母死;为了写同学的优秀,就写天天有同学捡钱拾物,做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是关键,作文可占一半。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作文批改乃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当然也就必不可少地要用到作文评语,有的地方叫作文批语,意思都一样。  相似文献   

18.
限时作文 ,顾名思义 ,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即平时所说的当堂完成作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 ,从限时完成作文的益处和如何指导学生限时完成作文两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 ,当堂完成作文 ,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过去 ,学生将课堂上两节课可以完成的作文带回家去做 ,一般前前后后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每周一篇 ,甚至两篇作文 ,使许多学生一星期都过不好日子 ,成天为完成这篇作文而搜肠刮肚 ,负担很重。时间一长 ,许多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 ,认为“作文难 ,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的质量以及作文教学的效率长时期处在低水平状态,这与应试教育有重要联系。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语文老师除了完成正常的作文教学外,常常脱离小学生的实际,人为地拔高作文训练的要求,进行各种繁杂的写作训练,而忽视了作文的基础训练。那么,小学作文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个基础就是大纲所提到的:“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杜会从事各行各业工作都必须讲究效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进度和质量问题。而当前作文课堂教学却存在着教师付出多,收效却甚微的现状,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进度的完成和质量的提高。必须改革,找出一条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以期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