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时间过得真快,2023年要结束了。如果问我这一年,哪件事干得最有意思,思来想去,莫过于连续用几组“30天”思考教育教学这件事了。第一组问题思考,我是从2023年7月11日那天开始的,即用30天思考“语文新教学”。连续30天,我写下了以下30篇文章:1.《〈纪昌学射〉的教学启示》2.《我国小学语文什么时候有单元教学?》3.《我到底有何事没做或没做好?》4.《语文的“家”到底在哪里?》5.《他们为什么想不起来?》6.《这样的考试意味着该有什么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2009年,考试院第一次颁布“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语文科)”,并且严格依据《考试手册》命题,这是否就意味着,上海的中考将从此结束“人治”时代,进入“法治”时代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那天,我给学生上《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结束讲课前,像以往那样,我微笑着问学生:“大家对这节课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晚,当《爱我你就抱抱我》的歌声结束时,主持人给一位小朋友发了红包,并用充满童趣的话问:“拿到红包了吗?”这位小朋友天真地说:“里面有的,不是空的。”听到这里,我总感到缺少了什么。当时,我真想走到舞台上问一句:“小朋友,你打算怎么用这压岁钱?”  相似文献   

5.
今天学习《天气与生活》一课。课快结束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当听到要下雨的消息,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回答:“我会带好雨具”;“我会多穿些衣服”;“我会……”  相似文献   

6.
姚秀蓉 《贵州教育》2009,(13):27-27,29
假如五年前您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照本宣科。”假如三年前您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看教材、教参上呀!”假如今天您再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  相似文献   

7.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诗中还有没有疑难问题或要质疑讨论的问题?”梁璐苹同学就提出:“诗中结尾部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中,究竟是谁在断断续续地哭呢?”  相似文献   

8.
占丽云 《现代教学》2011,(1):127-127
[学情分析]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教学结束后,我推荐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给学生,作为拓展阅读。有个学生问我:“老师,这本书考吗?和考试无关的书我从来不读的。”听到这样决绝的说法,我觉得很有触动。支撑学生功利性阅读态度的,其实是他们的价值观。学生原有的价值观给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样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你们知道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我在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了上述问题。他们纷纷思考起来。也许是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举手的人很少。就在此时,我发现他也举起了小手,这让我很意外,因为他从不举手,平时爱玩好动,总让我头痛。难道他知道?  相似文献   

10.
听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退位减》的最后一课。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计算正确率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用“破十法”来计算。在课要结束时,教师出了6道13算题,竟然6个发言的学生都用“破十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班只有极少数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呢?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相似文献   

11.
一、设置情境,引导探究 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如在《热空气上升》一课,学生放飞比赛结束后,情绪高涨,很难让他们回到对上升原因的冷静思考。这时我秀了一把,以记者的身份问冠军:“我是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获得冠军后心情如何呢?”“你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山东教育》2007,(3):21-21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一堂《“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研究课结束了。眼看着黑板上醒目的“舍己”“英雄”板书字样,耳听着老师们“这样宣扬老船长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会不会引发新的赖宁?孩子们会不会在危急时刻去做无谓牺牲?”的质询话语,我不由地陷入了沉思:我们的教学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一次普通的教学会引发人们如此多的议论和担忧?  相似文献   

13.
课文《赤壁赋》的课堂讨论就要结束,离下课还有10分钟。我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将进入到下一环节。”这时.坐在前排平时善于思考的戴梅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文章中的客与苏子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坐在她后排的付东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当然是两个人,这还要问吗?”  相似文献   

14.
朱帅 《中国德育》2012,(18):76-77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自从看过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文章后,其中的这句话久久在我心中回荡。每天站在三尺讲台,行走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我们究竟给了他们一些什么?一天结束之后,我们将还给家长一个怎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在《论中国诗》中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作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的确,中国古典诗歌巧用疑问句式去传情达意的例子比比皆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疑问句或如余音绕梁,让人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六册第三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 :《飞机遇险的时候》、《“我不能忘掉祖国”》、《雷锋日记二则》和《杏儿熟了》。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挖掘课题内涵 ,激发学生情感。《飞机遇险的时候》 :A “遇险”是什么意思?飞机遇险后果将会怎样?这时 ,谁怎么做?怎么说?B 周恩来有一种什么品德?当你发现有人遇险时会怎样做?《“我不能忘掉祖国”》A 文题为什么加引号?谁“不能忘掉祖国” ,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B (由爱家过渡到爱国)设想 :你遇到像文中的事会怎么做?《雷锋日记二则》 :A 谁能说说雷锋的故事?B 我们…  相似文献   

17.
教学《去年的树》,在课即将结束时,我突然听到讲台下发出一个很小的声音:“树怎么没说话呀?” 是呀,树怎么没说话呢?听过多少名家演绎这一课,自己也上过多遍,自认为对这篇课文已经相当熟悉了,怎么却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刘剑华 《教学随笔》2009,(10):15-15
《永远的自衣战士》(苏教版第八册)教学要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的问题:“你觉得课文为什么要用‘永远的白衣战士’为题呢?”同学们沉思一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刺幽王弃良用邪,国事危急。集释是天疾威①,敷于下土②。谋犹回逾,何日斯沮③?谋臧不从,不臧复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④!①《集传》:“曼,幽远之意。”《译注》:“曼(mtu民)天,即皇天、老天之意。疾威,暴虐。”②《传》:“敷,布也。”《译注》:“下,指天下。”上二句言皇天暴虐无道,灾难遍布天下广《传》:“回,邪。适(yu育),辟(僻)。”《集传》:“犹,谋。沮,止。”《译注》:“谋犹即谋略。斯,助语。”二句言政策谋略邪僻,哪天结束这错误?另一说是:《传》:“沮加咀),坏也。”《传流》:“何日斯沮,言…  相似文献   

20.
片断 (《詹天佑》一课教学将结束时) 师:你们没有问题了?我突然对中一句话有想法。你们看这句:“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云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詹天佑是被“任命”的。皇上的旨意,谁敢不从?说不定詹天佑是被逼着走马上任的,这怎么能说他是个爱国的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