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应试为本位的写作活动,由于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热衷于作文“模式”“体系”“套路”的训练,导致学生写作主体缺失:写作内容空洞无物,写作情感苍白无力,写作思维僵化雷同,写作人格扭曲,空话、假话、套话比比皆是。在本市举行的高三质检作文阅卷中,我发现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脑袋的考生,  相似文献   

2.
提起作文课,一些教师和许多学生存在着畏惧心理——怕教或怕写,其中原因是“封闭式作文”教学使小学生的作文成了语言文字的拼凑、组合。缺乏写作素材,“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充斥在学生作文中。作文教学自然变成师生的“苦差使”。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办法有许多,本文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写作题材”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学生习作中大量“空话”“套话”作文的背后,有一重要原因:学生写作时“读者意识”的缺乏。关于“读者意识”的论说,我国古已有之,新课标也明确要求,但实践层面却不如意。当下,重视学生写作时“读者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 ,学生怕写作文 ,一写作文就求助于作文选 ,东拼西凑 ,作文中空话、套话、假话连篇等现象不是个别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缺少生活体验 ,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二是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 ,只在写作方法上打转 ,这样的写作只能养成“股调(刘国正语)”。笔者在我县瑶乡从教小学语文多年 ,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宝库以为写作之源” ,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作文的优势。一、抓住农村生活气息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 ,教写特色作文。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被学生感知、体…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学生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学生就必须有生活的真情实感。我把这种写真话、实话、心里话的作文称为“绿色作文”。绿色作文应该是纯天然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体现在:源于做人,归于做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特别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呢?我在作文“写真”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为把作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从孤立的技巧技法转移到对于学生作文心态的研究和调控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多种思维并用,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它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听、说、读和思维能力,都在写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富有创造,写出新意来,关键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冲破写作樊篱,让学生放胆作文古人云:“诗言志”。文章应该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外现形式,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却使许多学生写出了许多“假话”、“套话”、“八股话”,能够真实抒发内心情感的很少。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  相似文献   

9.
构思是写作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顺利迈开这一步,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张慕元老师不讲空话,不说套话,而是结合自身擅长写作的优势,设身处地从学生实际写作的情景出发,授之以渔,独创“提问式”作文构思法,能帮助同学们走出作文构思的困境,较好地解决“无话可说”的苦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前提下,更倾向于从宏大视角切入,凸显对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现实关注,同时引导学生在学科情境中回归生活。作文命题指向宏观视野,学生下笔常出现套话、空话、假话。面对这样的写作困境,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明确“问题”意识,转化情感体验,进而解决写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英 《学周刊C版》2011,(8):176-176
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写文章,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综合为一句话,就是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显然,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可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情实感,应是写作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现就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抒写真情实感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段宜家 《宁夏教育》2010,(10):51-51
作文贵在真情实感。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作者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知识、思想、观点、态度表达出来,把心中之意化为笔下之意。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给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文,本应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但是,传统作文割断了与生活的联系,堵塞了学生的思绪,熄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以至于学生提起作文“怎一个愁字了得”,写起作文套话假话连篇。在“真实”的“谎言”中,孩子们编织着一个个“动人“”精彩”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悲哀!所幸的是,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为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作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真”“实”为先,让学生走进璀璨的生活世界。如何引领学生轻松地步入写作芳草地,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就成…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之“表述与交流”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述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也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紧紧抓住“真实生活”这一主题。众所周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能写出好的感悟作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呢?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性,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真是一语中的,指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学会作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这一教学观念呢?本人认为以下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学生的作文让老师最头痛的是思想贫乏,内容空虚,情感…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习作作为最能展现学生个性的途径,展现的应该是学生内心最真实的一面。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视写作为苦事,作文内容则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充斥。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个性,凸现自我。然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拓展思路,让他们乐于写作呢?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是学生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两句话道出了小学生写作的目的、对象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摒弃了预设好的习作教学方案,利用突发事件为学生创设各抒己见的作文空间。探究学生学作文学做人的心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