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痛苦地挣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趣教、智教,二是学生缺乏趣学、智学,教师教得无趣无智,学生自然也学得无趣无味。因而,文言文教学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取得良好成效,教师必须在"趣"字和"智"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一、课堂激趣 1.教师须言传身教。首先,六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古文,教师应以自身对文言文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言传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学前,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代文学家的趣闻轶事,回顾生活中时有接触的名篇佳句,让学生“先入为主”地喜欢上文言文,在思想上接纳文言文。其次,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的核心价值,在文不在言,言是文的载体,是学习文的工具。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以下三重境界来达成教学功能。一.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目标。诵读、积累、领悟,这是学生主体语言习得的规律。无论在哪一个环节,教师都要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培养,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满堂灌,逐字逐句分析,自我陶醉,却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文言文教学一直处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学生对文言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本文试图找到解决这一状况的办法,尝试了一些方法:善问。用学生善问,教师善问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言文,走入文言文。挖掘文言文中丰富的资源,咬文嚼字,细细品味文言文中的"语文味",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定可以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沈艳 《快乐阅读》2015,(2):43-44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以"做"为核心教会学生学。而根据调查,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自身的阅读与教学热情不足,以致课堂枯燥沉闷,学生失去学习活力。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把"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引入文言文教学,打破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应将文言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很多初中学生都觉得文言文难学,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倒装句等文言常识及用法,都是学生学习起来的"拦路虎"。所以,要提高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及运用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阶段打好文言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生乐学、会学文言文,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教"与"学"并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历来是课堂教学评教中关注的话题。观点不一,各有侧重。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既要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可能是语文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是常态:老师一词一句串讲课文,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结构涣散,说到那里算那里;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都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教师应在教学中贯彻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组词法、迁移法、典故法等,让学生在"得法"的基础上,亲近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编写课本剧法、朗读比赛法等,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角,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学会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教学需要。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时,教师通过资料助读、故事激趣、文白对读、巧用插图、配乐朗诵、课外延伸等方式,让文言文以儿童化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悦纳、悦读、悦享中掌握了文言文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长期处在"费时低效"状态。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指明了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向。一、谈"古"色变——呼唤"少教多学"现行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目前存在的痼疾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串讲到底。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另一种是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活动中,有的教师脱离  相似文献   

14.
纵观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多半是老师讲、学生听。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只能做到瞬时记忆而达不到长时间的永久记忆.更谈不到学好文言文。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尝试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翻译艰涩、语句不通、教学效率低下等等。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于这个问题简单阐述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心理期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表现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以读为主,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借助工具书自读、猜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理行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指挥棒"指向哪里,他们的学习目标也指向哪里。由此造成了学生消极应对文言文学习,教师机械教授文言文课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龚萍 《语文天地》2013,(1):45-46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费时费力,逐句串讲;学生被动接受,如同填鸭。教师大包大揽,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如听天数,昏昏欲睡。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改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调整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文言文教学课...  相似文献   

19.
简家艳 《考试周刊》2014,(44):53-53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个难点。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领悟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是相生相融的,从而对文言文产生亲切感,爱上文言文学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见解。一、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要求紧扣文章重点、难点,有梯度、有思辨性、有  相似文献   

20.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的主要成因,一是课程标准的断层,造成教师文言文教学不衔接;二是初高中教材编排的断层,制约着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三是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影响着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增强衔接意识,系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实现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自然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