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专家曾调查过,认为小学三年级是错别字产生的高峰期。如今实行新课标以来,由于一年级大量识字,二年级写话、写日记和语文综合性活动用字的练习机会增多,所以错别字高峰期已大大提前。随手翻开低年级学生的日记或作业,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如何才能有效降低学生错别字的"发病率"呢?我立足课堂开展了一些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一、幽默是马达,游戏是法宝低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  相似文献   

2.
目前常见的识字教学流程大多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学生达到课标的识字要求。一线教学中完成得最好的是认读任务,无论在时间、练习次数、练习方式上都有保障。其余任务则较为欠缺,尤其是书面"会用"目标相对悬置。这些因素导致了识字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继续重视识字训练,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发展儿童思维。在一、二年级,经过两年的识字教学,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升入三年级,要利用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运用并增强识字的自学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清字形。为巩固与提高识字能力,可做如下一些练习: (1) 能背诵大写字母表并写出下面字母的小写字母: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多以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为主,并且偏重于拼音、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而涉及阅读和习作教学内容的作业却轻描淡写,以致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和习作"的训练量不够,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阅读和习作作业的有效设计,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以下便是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实践,所积累的一些关于阅读和习作作业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该考虑将作业内容结构化,利用具有一定组织化的结构使作业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单行轨线型结构如果要设计作业目标导向比较单一的内容,例如识字写字练习、某种句式的练习、古诗句默写等,就适合采用单行轨线型结构。如二年级上册识字课文《树之歌》,需要学生认识“木字旁”,了解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见图1)  相似文献   

6.
<正>有效的作业练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入学,识字量有限,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初始阶段。精心设计一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初次任教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师,如何有效设计作业练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实践探究。一、改家庭作业为家庭亲子活动从开学至今,我严格坚守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不触碰"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的  相似文献   

7.
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一些正确常用的识字方法,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识字.运用结合读和写综合练习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通过各种游戏来巩固识字.  相似文献   

8.
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一些正确常用的识字方法,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识字.运用结合读和写综合练习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通过各种游戏来巩固识字.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把拼音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不再要求直呼音节、辅助阅读和辅助写作,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认字、查阅字典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学生练习识字、阅读、写作的过程比作学习走路,那么拼音的作用犹如拐杖,架上拼音这副“拐杖”是为了帮助保持平衡,更好地练习走路,而并非将使用拐杖的技巧练得出神入化。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偏离了课程标准的目标,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而拼音作业的布置更是没有得到重视,千篇一律,机械重复。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布置拼音作业,帮助学生走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段路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十分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但学生在日常练习、作文等书写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呢?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汉字的复杂性,其次是学生的一些因素以及教师在教法上存在的问题等。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进行一些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不强,识字量有限,做好语文作业设计,让他们爱上语文,是低年级语文老师一直探讨的主题。低年级的语文作业应旨在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业设计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非智力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和成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美好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较强的自信心等,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   笔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利用美术作业练习过程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美术作业练习过程往往具有以下明显特征:①目的的明确性;②作业练习的层次性;③作业练习过程的严谨性;④作业练习的完整性。正是美术作业练习过程固有的这些特征,为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到了三年级,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会陡增出非常多的错别字,这种现象的出现让原本自觉优秀的孩子们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挫伤了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那么,三年级学生错别字陡增的原因何在呢?对此,我就此问题进行了长期观察,并多次请教三年级语文老师,寻找到了一些原因:一、学习重点的转移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错别字陡增的主要原因(一)学生:低段到中段的鸿沟——从识字到句篇练习的转移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以学习生字词为主。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精力基本上都用在认读汉字、学写汉字、组词  相似文献   

14.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作为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青年教师,我在识字教学中有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注意丰富识字形式开展趣味识字二积极鼓励创新倡导自主识字三拓宽多种渠道让识字走向生活四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效益.  相似文献   

15.
段永军 《甘肃教育》2014,(12):84-84
正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当前,大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所用的方法依然是让学生通过复重书写和练习记住字意,换句话说,就是通过领读、拼音,让学生知道字音,再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会写,并通过组词和阅读课文让学生大概知道字义和用法。这种识字方法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样的识字方法非常低效,这种低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这样虽然可以达到识字的目的,但所用时间非常多,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二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生识字的能力不强,生字的回生率较高,有的学生作业错别字多,订正以后还是出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笔者以为,要注意抓好学生识字的三个阶段,重点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过渡年级的特点?本文试以《罗盛教》(五年制第五册第9课)为例,谈几点试教后的体会。一、充分利用巳知,教会学生自己识字与一、二年级比较,三年级识字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训练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识字,要求学生“练习用学过的识字工具和已有的知识掌握字的音、形、义,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新知”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顺利完成“过渡”的任务,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思想这套教材以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教学要求和编排体系基本不变,与五年制教材相比较,课文分量略有减少,坡度适当放缓,识字教材作了一些改进,突出了查字典识字方法,加强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插图有所增加,改进课后作业,加强了字词句训练的内容,基础训练加强了说话练习。  相似文献   

19.
识字是看书、作文的基础 小学生在中低年级已掌握了二千六百多汉字,(?)高年级后,训练重点转到阅读和写作方面,不(?)识字为重点。然而识字教学仍不可忽视,否则会直接影响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高年级识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读准字音,二、不写错别字,三、熟练地查字典。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基本要求,小学生常常出现读错字音的现象,这是因为汉语语音的发展,一些形声字的声音表音作用发生了变化,不能完全靠声旁确定读音,如“瞠”读chēng而不读táng。为了使学生明确这一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做如下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注·提”教学充分发挥了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依靠和运用汉语拼音,边识字边阅读,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同时,在阅读识字过程中,逐渐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在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三种训练同步进行的过程中,三种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实现通过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但是识字、阅读、写作三项内容同时进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定会感到负担过重,难以适应。那么如何进一步优化“注·提”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呢?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