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 信息技术开始在传统出版业应用,并由此引发了网络出版产业的萌生与发展。产业规模是衡量一个新兴产业成熟度的核心指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电子图书论坛OEB(Open Ebook Forum)的产业分析模式,评价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看两个指标:市场规模和eBook品种。考量这两个指标,2004年,中国网络出版产业实现了“两大量变”:一是eBook品种超过14万;二是数字图书馆用户已超过1000家。 一、两大量变 2004 年,eBook 品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2003年底的54 000种增长到140 925种,2004年新增…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出版业、图书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电子书、视音频等数字内容的出版将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从《Ring The Bullet》点燃eBook导火索,到网络公司亮相第八届BIBF,从eBook研讨会此起彼伏,到出版社相继进入,网络出版经历了从概念到应用的阶段。日前,北大方正联合国内180余家出版、图书馆、掌上电子设备公司、网站(包括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以及图书网站)以及TI技术企业自发成立策略性发展联盟——“中国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版的“守望者”们在今年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的眼前伸展着一片绿色的原野。去年3月,第一届eBook产业年会以“eBook的春天”为主题,在互联网经济的寒冬中抛下了希望的种子,而一年的“守望”此刻到了收成的时节。  相似文献   

4.
早在发明纸张和印刷术之前,人们用来承载知识和文明的器物可能只是一块泥版、一片龟壳或者是一捆竹简。纸张和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人类出版历史的巨大革命,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一种新型的“书”eBook正在悄然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对书的认识。我们已经知道,eBook《骑弹飞行》通过网络在短短几天内便销售了几十万册;我们还知道,一本小小的eBook中可以容纳庞大的信息数据……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看上去并不大的eBook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未知。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16日,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05(第三届)中国eBook产业年会在北京召开。以“共建搜书网,普及eBook”为主题的本届年会传出的信息让人振奋:2004年,eBook产业取得了四大进展:eBook市场规模增长,图书馆普遍使用eBook,网络读书开始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谁会料到,有千年历史而且独霸江湖的传统出版业,会在20世纪末,被宣告将失去它的霸主地位,继而逐渐被光盘、CD-ROM、DVD、eBook、电视、网络出版物等新的出版形式——跨媒体出版(cross-media publishing)所瓜分、削弱,谁也不敢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被更新的出版形式所代替。就连刚刚兴起、正如日中天的e时代(互联网时代)也被断言,在不久的将来,将让位给W时代(无线互联时代)。与人类文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时代的脚步不容抗拒。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正在向各个领域的传统行业悄悄“渗透”,出版行业亦然。在过去的三四年里,网络版小说——《骑弹飞行》所创下的神奇利润足以让整个出版行业心动不已。一些国外的权威预测,到2005年,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行业的6%至10%,2020年达到50%,而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eBook”版本。在中国,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03年初,我国上网用户已经达到5910万人,新互联网用户每月增长率为5%至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之列。报告还显示,差不多半数用户将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的最主要目的,网络出版空间无限广阔。  相似文献   

8.
网络出版以其传播速度快、无纸化传播、降低出版成本与出版风险、定价低、节约能源、便于资料搜集与检索等优势,已成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中国网络出版产业实现了"两大变量".一是eBook品种比前几年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2003年底的5万4千种增长到14万零925种,2004年新增近9千个品种,增长幅度为159%;二是从市场销售规模角度看,截至2004年底,数字图书馆用户已超过1000家,eBook销售额增长80%以上.出版社eBook的销售码洋与2003年相比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4年eBook销售额超过100万的有5家出版社,超过50万的有10家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知道“网文快捕”(WebCatcher)是一个很好的收藏和管理网页的好工具,但是它还有一个非常棒的制作eBook(电子书籍)的功能,可能大家还不熟悉。比起一些专业制作eBook的工具,WebCatcher在功能上不免有些单一,但是对于一些制作eBook的业余爱好者,它不仅直观方便,上手也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10.
网络出版:彰显出版核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0年3月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文·金(Stephen King)的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On Bullet)在网上发行,一个新的出版形式--网络出版,开始以电子书(e-Book)的形态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eBook(Electionic Book),即电子书,无疑是近年来IT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自第一本eBook问世以来,便在出版界、IT界掀起了阵阵旋风。随着eBook产品的不断推出,世人对eBook的态度也日趋宽容,一切迹象仿佛在表明:eBook概念正日渐接近平常百姓的阅读生活,甚至有人宣称:“eBook旋风将刮走纸质时代、“eBook引发出版革命,一时之间,eBook一词炙手可热。然而,几年过去了,eBook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本文的作者告诉我们:eBook的发展最终仍要靠产业链的建设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136-136
为促进中国eBook产业的发展,作为业界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及产品提供商,北大方正自2003年开始发起了“中国eBook产业年会”,邀请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文化部等政府主管部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行业协会;出版社、图书馆、网上书店、电子书阅读器厂商等eBook产业链代表出席,围绕着中国eBook产业的发展进行广泛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谈谈网络出版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炼 《电子出版》2001,(11):23-25
出版界对网络出版的讨论已是沸沸扬扬。虽然对于网络出版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一般认为网络出版是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出版和销售eBook的行为。eBook是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化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换方式的一种崭新的信息载体。 网络出版从诞生起就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人的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的新模式—eBook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网络出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网络出版新模式eBook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2005中国eBook产业年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电子图书市场的前列。截至2005年4月,中国电子图书(eBook)出版总量已超过15万种,达全球第一。2004年,全国约有100家出版社开始同步出版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用户超过1000家。全国已经开展电子图书服务的省级图书馆达到了55%,全国211院校(重点院校)开展电子图书服务的更是达到了81%。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eBook产业发展航向标会议,“2004中国eBook产业年会”于3月16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等主办,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200多家出版社、300多家图书馆共700多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刘小琴到会并致辞。 本界产业年会回顾了一年多来eBook产业的发展历程,正式启动了“eBook第一时间网”工程[http://eBook.chinese-  相似文献   

17.
提升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的社会功能日益突显的科技发展背景下,科技出版和科技出版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技界的高度重视。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和组织都纷纷将科技出版的发展纳入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美国的“新经济指标(1998)”、英国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指标(1998)”和OECD的“知识经济指标(1995)”等,无一不将“科技出版物”的发展纳入其中。在2000年10月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eBook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ook作为网络时代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已得到业内外的广泛认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数字版权保护(DRM)技术的成熟应用,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eBook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著作者提供原始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出版者应用eBook技术将其制作成eBook,通过数字图书馆、网上书店、电子书阅读器呈现到读者面前。整个链条中以数字版权保护为核心的eBook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完整实现版权保护,才能保证著作者、出版者、发行者、读者的共同利益,推动eBook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从国内eBook产业的发展来看,出版社对于网络出版的投入显得尤…  相似文献   

19.
eBook(Electronic book)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一些讨论eBook的文章,常常说的不是一回事。就所见文献及实物,eBook大致有三个范畴的概念:其一是指专门用于阅读数字信息的硬件设备。“1998年秋天,美国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三种数码阅读装置——电子书(Electronic book),简称‘E书’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出版产业型态——再论大出版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在《出版广角》2000年第4期上提出了“大出版”概念。“大岀版”概念是21世纪出版产业型态的核心概念,它揭示了21世纪出版产业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出版产业的组织形态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传统出版业与其它知识传播业日益融合,其外延不断扩大。一、知识产业的主要矛盾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高速化与知识消费速度的相对迟缓,是知识产业的主要矛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知识以十倍速度发展。一方面,知识的生产者——知识分子——人数不断扩大;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