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这次大会后的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这一形式广泛发动工农,团结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走向高潮的重要起点.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孙中山、国民党左派和全国人民与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 《雪》是鲁迅一九二五年一月所写的一篇散文诗,后收入《野草》。《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共收二十三篇,是鲁迅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在北京期间所作,曾陆续发表在《语丝》周刊上。一九二七年结集时,又作《题辞》一篇。《野草》创作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不平衡的年月。一九二三年七月,党的“三大”制订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我党积极领导下,广州、上海等地的工人运动,广东、湖南等地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掀起了革命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后,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的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使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共产党人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根据中共“三大”的决议和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具体办法,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底在天津建立了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天津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了国民党,许多党、团员并担任了国民党省、市党部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1924年1月召开了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已成为全国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孙中山先生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相似文献   

5.
沁园春 长沙     
在毛主席正确路线的指引下,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我党造成了公开教育和组织工农群众的有利条件,促进了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一九二五年夏,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连续爆发,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在十几个省份蓬勃展开,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同时,广东革命根据地在粉碎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后,国民政府于广州正式成立,革命局势迅速好转。但这时,统一战线中两个阶级的斗争和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也日益尖锐起来。斗争的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義革命史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是第一次國内革命戰爭時期,從一九二四年一月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産黨幫助之下,改組國民黨,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到一九二七年七月蒋汪合流,大革命失败爲止。在這個歷史階段中,更可分爲三個時期,卽(一)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和中國革命運動高涨的時期(一九二四年一月到一九二六年七月),(二)北伐戰爭時期(一九二六年七月到一九二七年四月),(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争從勝利到失敗的時期(一九二七年四月到一九二七年七月)。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方针的推动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大会宣告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革命高潮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1924年10月的广州商团叛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买办势力,妄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破坏中国革命的严重反革命事件。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项重大决策。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革命群众运动的发展,使广东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据地和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中心。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买办势力为了破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月发生的广东商团叛乱,是大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之一,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形成后,帝国主义、买办分子、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勾结一起向革命力量发动的第一次进攻.从而引起了“广东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大激战”.本文拟就广东商团叛乱发生的过程、性质和作为当时国民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在平定商团叛乱中的斗争做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鲁迅热爱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也热爱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一九二三年七月,毛主席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一九二四年,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中国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在我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黄埔军校,周恩来同志担任政治部主任,和担任其它重要工作的共产党人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肖楚女等同志一道,  相似文献   

11.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第一个革命高潮。在这次国共合作中,李大钊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他是促成国共合作的“主角”,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距今整整六十周年。这次大会,政治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组织上改组了国民党,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行动上推动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工农运动的发展。大会的召开,揭开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预示着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一) 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写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发表于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一期,后由作者收入杂文集《坟》。第二年二月,鲁迅又写了《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九二四年,鲁迅正战斗在远离南方革命中心的北京。这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特别是以湖南为中心的南方各省,工农革命斗争更是风起云涌、蓬勃发展。在我党的帮助和努力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制订了联  相似文献   

14.
在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同志(又名董用威)在武汉担任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委员、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省政府常委,在建立和发展湖北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工农群众运动,捍卫无产阶级领导权、巩固武汉革命政权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中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推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从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四年,曾多次来上海。上海是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孙中山在上海,运筹打倒反动军阀,规划中国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改组国民党,孙中山在上海的这些革命实践,为上海人民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今年三月十二日,是这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逝世五十五周年纪念日。为此,特撰本文,以示纪念。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失败以后,于一九一八年五月离开广州来到上海。他为了继续“护法”,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民主革命的事业,决定首先打垮桂系军阀,夺取广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什么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在1923年受到挫折,二七大罢工失败,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因为当时工人阶级力量还较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同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遭失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认识到联合工农,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922年秋,他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需要出发,为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出国共两党合作的要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和我们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自动放弃革命领导权,而遭至失败。大革命失败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施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  相似文献   

18.
廖仲恺是一位深受中国人民尊敬的革命民主派的政治活动家,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为推进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和探讨廖仲恺的思想发展变化及其革命业绩,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和中国革命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并以黄埔学生为骨干,建立了革命军。当时军校都是国民党员或共产党员,大家团结一致,扫除全国军阀,继而参与抗日战争,击败日本侵略者,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建立了赫赫战功。昔日黄埔军校的学生,现不少成为台湾军队的领导骨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亦有许多高级指挥员是军校学生。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中国国民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了组建革命军队,孙中山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经历了新旧民主革命的两个时期,在旧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就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一定的认识,但他没有提出反帝的口号;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却提出了反帝的口号.对于这一变化,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对待.我们从历史对孙中山的影响、革命根据地的转移、向西方求援对象的变化等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