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浙江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体育课创新教学模式等角度提出了以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构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体优化策略,为高校体育公共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提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篮球选项课中实施的意义。提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此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中职体育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体育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中职体育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在课前要提前制作微课、慕课,线上组织学生自学;二是教师在线下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三是课后通过任务拓展,线上评价,巩固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运用码课码书辅助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体验的影响,研究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通过构建的"云教学平台"对试验班进行为期四周8个课时的教学试验干预。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跳绳成绩提高方面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得出:P值小于0.05,说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生在跳绳成绩方面提高比较明显;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学生的学习体验分析可得,运用码课码书辅助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更容易让学生领会、理解技术要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码课码书辅助体育课堂教学是有效和可行的,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要,可以弥补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柳葳  薛英杰 《科教文汇》2011,(33):181-181,194
篮球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要预防此现象的发生,教师在篮球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六要",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篮球运动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张选录 《科教文汇》2013,(20):185-187
当前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体育与健康课又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结构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研究目的:探讨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研究方法:查阅资料法、教学实践法。结果与分析:对体育课堂结构各部分进行分析总结,合理地安排各部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结论:继承与发扬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才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叶芳 《内江科技》2019,(7):42-43
"慕课"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把"慕课"教育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有利于均衡体育教育资源,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有利于把体育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推进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主要有:改变体育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其信息素养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打造精辟体育慕课集,采用多种方式尽量在体育课程中应用慕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文涛 《内江科技》2011,32(7):67-68
建立在传统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课堂教学既有传技的一面,又有教育的一面,要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发展留有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课程设置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应遵循课程设置的规律,依据课程目标要求,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体育课程的理念下,以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为第一要素,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温祝英  张立新  谭文秀 《内江科技》2011,32(1):49-49,70
本文采用组间比较设计,以检验两纽间的差异与采用文献法等对健美操课学生自主锻炼原因进行实验研究。指出教师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锻炼的条件,提高学生对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学生在上课时机体工作能力的变化过程和规律作为课的结构的依据,提出目前的四部分体育健康课的结构:真正做到根据课的任务、人员、场地、设备等情况,合理安排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6,(6):143-144
通过比较中国、日本和美国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发现中国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重视老师"教"的过程,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而日本和美国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享受体育课堂。所以,中国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追求高效的体育课堂目标,出现了体育课堂教学诊断这个概念。体育课堂教学诊断的目的是要及时发现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体育活动课指学生能够安全独立自主参加体育活动,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能够在活动感到身心愉悦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是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由于不是正式课程,没有相关教学大纲的支持,往往得不到学校的重视。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的历史由来已久,活动课也相继得到实施,本课题组成员针对省内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活动课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得出相关数据,希望对活动课的贯彻实施微尽薄力。  相似文献   

14.
范华炜 《科学大众》2013,(9):149+13
新体育课程实施几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在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只有真正做到注重研究、备好教案,注重实效、保证质量,注重反思,促进交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篮球在高校深受大学生的青睐,课余时间打篮球成为大学生时尚的体育活动项目.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普及推广,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改革,实施了选项课,将乒乓球、篮球、足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纳入体育选项课教学中.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是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当前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仍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篮球选项课的教学过程过于追求竞技效应,运动负荷较大,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没有很好发挥篮球课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维彦 《内江科技》2010,31(3):189-190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创设体育课堂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放”“活”“新”“起”“实”为着力点,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一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花玲云  杨湑 《科教文汇》2011,(36):149-150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教学中的必修课,公共体育课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体育健身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观。体育课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体育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希望能为体育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的考试评价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研究,以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进而提高体育选项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徐红琴  吴泽生 《科教文汇》2013,(3):105-105,110
体育教育专业说课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教学必备能力的一种直接、有效、实用的手段。但在说课技能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分析研究,并提出应通过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说课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体育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是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应用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体育能力,代表着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趋势。实践结果显示,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的连贯性和统一性等优势。并提出了高校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