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振兴号角,点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大战,也使在南方媒体日渐升温的区域经济报道迅速北移.作为长期在行政区域内活动的东北城市党报记者,如何跳出多年形成的"给本地人写本地新闻"思维定式,站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控制和采集新闻,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过去的经济新闻采写模式能够适应计划经济时期的要求,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党报经济新闻读者的构成、需求的侧重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报经济新闻的采写模式应当实现宏观和微观、硬化和软化、人与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做好时政新闻是党报编辑的必修课.在如今的媒体竞争中,时政新闻恰恰是党报的"杀手锏".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走转改应该成为地方党报提升新闻传播效度的重要路径。深入基层挖掘深度报道,深入现实磨砺记者作风,深入群众讲述新闻故事,《恩施日报》的"318国道沿线乡镇发展报道"为地方党报变革经济新闻报道的理念和实务提供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5.
彭燕 《新闻实践》2009,(7):52-54
在经济伞球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程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所加深,同时对经济新闻表达方式和表达角度的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图片作为报道经济新闻的一种手段.同样也要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一种挑战.笔者作为专职从事经济新闻图片报道的地市党报摄影记者,每天与大量的经济新闻打交道,成败得失感触颇深.下面结合个人从事报道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图片报道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闻已成为当今的主流新闻。除财经方面的专业报刊、栏目、节目大幅增加外,综合性报刊中经济新闻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也不例外,这是由执政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几乎所有的党报除了在要闻版刊发大量经济新闻外,还专设了经济新闻版块,就是在采编机构设置上也多有体现。以唐山劳动日报社为例,就设了“城经部”、“农经部”、“政经专刊部”等,几乎占了编辑部的半壁江山。刊发的大量经济新闻,不仅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大量需求。值得关注的是,由于…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个观念,认为党报主要做好党政新闻就可以了.如果要考虑到可读性,那就多做一些社会新闻.至于经济新闻,那是高端新闻,市井百姓看不懂也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勇 《新闻世界》2013,(10):56-57
经济新闻已成为党报新闻报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经济新闻是党报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新闻策划是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做好经济新闻策划,要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金鸣 《新闻三昧》2006,(12):37-38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我国新闻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今新闻媒体的经济宣传报道尤为繁荣活跃。然而,在这活跃繁荣的背后,我们感到地市党报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主要表现是:经济报道的分量不足,力度不够,含金量不高;新闻的视觉不新,开掘不深等等。这些也正是当前新闻领域和媒体待解决的问题与弊端。笔者认为,地市党报要想让经济新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应该树立超前意识,增强报道的思辨色彩,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那么,作为地市党报的记者怎样把经济新闻写出深度,富有思辨色彩,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要有宏观思维…  相似文献   

10.
薛蕾 《传媒观察》2012,(2):60-61
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民生新闻,在民生话题热度居高的当下,依旧是很多媒体人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和省级大报,到《无锡日报》等各地方党报,都出现了做"大民生"新闻的趋势,各级党报越来越重视新闻的民生视角,传统的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等主流新闻板块都在花大力气发掘自身题材中的  相似文献   

11.
朱百平 《今传媒》2012,(11):23-2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级党报要不要进行舆论监督?进行舆论监督能不能有所作为?这是摆在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尤其是报社领导阶层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一些人片面的认知,党报就是党报,服从命令听指挥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进行舆论监督。就是进行舆论监督,也先天性短腿,难以有所作为等,论述了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既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需要,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新闻监督要立法、新闻监督要有"度"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舆论监督督办制度等对策。这些对策,对各级党报开展和改善舆论监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历来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本应是精、气、神十足的报道种类。但现实却存在着“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等品相不佳的问题。让党报的可读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其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才能提振党报经济新闻的精、气、神呢?我认为出路在于创新,即通过创新提升党报经济新闻的品质,发挥党报服从大局、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军 《新闻世界》2010,(11):52-53
经济新闻是党报与其他类型、风格媒体短兵相接最紧密最激烈的"红海"——党报经济新闻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同时应该是党报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本文就经济新闻如何用百姓的视角来采写大家能读、爱读的新闻,使党报经济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新闻成为党报的主打产品之一。不过,相比较财经类、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新闻写作而言,党报的经济新闻写作一直显得过“硬”。尤其是经验性经济新闻的写作,被大家称为“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把经验性经济新闻做活,使普通读对其产生阅读兴趣,是党报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通讯是革命时期中共党报新闻生产的主要形式,具有群众工作的属性.1940年代的中共党报改版以"四性统一"及相关制度创设革新了它的组织生产方式,再塑了新闻生产的常规机制.本文以新闻通讯工作的地方性实践为面向,以被中宣部、新华社及《解放日报》视为通讯工作典范的山东解放区党报为考察对象,从改版前后变化显著的采编常规切入,指出其在解放区的普遍性及合法性;由此勾连到通讯工作在党报"四性"逻辑的支配下,围绕"权力与效率"形成的运作机制对新闻常规的塑造,及其呈现出的"新闻领地""组合式领地""题材任务化"特征,透视出新闻常规既受通讯工作制度的直接影响,又内嵌于党报作为"集体的组织者"的锻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列宁主义中所关涉的党报学说影响甚大,中共党报理论事实上也主要建基于列宁党报学说。但对相关议题,目前学界讨论较少,即便有所涉及,也大多以延安时期为起点或重点,忽略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新闻干部"所进行的列宁主义式党报实践,也忽视了延安新闻事业与中央苏区党报列宁主义式实践的内在关联及演变关系。本文尝试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及其对列宁党报学说的理解与执行为线索,对列宁主义对苏区党报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郭庆 《新闻实践》2006,(11):32-32,33
党报的经济新闻,与专业类经济报纸不同,它不可能涉猎很广,也不可能研究问题非常专业,它必须紧扣党委政府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当前的经济报道,着重要解决的是群众不爱看、看不懂和看了没用这三个问题,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党报经济报道由于其权威、庄重、严肃的特质,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更能给人可信度和安全感.2008年下半年以来,<湖南日报>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热心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以"坚定信心保增长"为主线,积极探索经济新闻"三贴近",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 《编辑之友》2012,(3):68-70
时政新闻对于党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党报时政新闻创新一直以来是报界和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党报的生存受到考验,作为党报主要新闻资源,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也越来越急切.须立足报刊媒体,根据党报时政新闻的特点,在操作技术上创新,本文主要从找准落点、抓住透点、营造亮点三个角度对党报时政新闻创新做出分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