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买壳上市"遭遇黑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胡雯  刘笑 《科学学研究》2019,37(3):526-534
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为新形势下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上海和武汉基地的双案例比较分析,引入网络嵌入理论,探讨了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治理模式的典型类型、主要特点和选择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治理模式包含政府主导型环式治理模式和市场主导型网式治理模式两种典型类型,其选择路径包括治理体系功能定位、治理主体性质选择、治理结构形成三个关键点,同时本地网络嵌入难度越大,越易形成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并向环式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外上市潮"现象之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和不规范严重地限制中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所面临的来自市场风险和其自身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挑战,并从政策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成功地在海外发行上市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需要金融支持,本文介绍了科技型企业海外上市的沿革,分析了海外证券市场的基本特征,上市的基本条件和海外上市市场的选择,重点介绍了专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开办的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和要求,为寻求海外上市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民营企业红筹上市前重组问题以及其上市地点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重组资金来源3个方面讨论了民营企业重组前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通过各个上市地点的利弊分析,比较得出适合于民营企业红筹上市的地点.  相似文献   

6.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以西安市已在海外上市和将要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关注海外上市的中介机构、以及关注海外上市的专家学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探索型因子分析法、多元相关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义  詹美求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82-184,19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以西安市已在海外上市和将要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关注海外上市的中介机构、以及关注海外上市的专家学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探索型因子分析法、多元相关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中国贸易战略须从比较优势相竞争优势转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希望以此来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外园区建设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我国在沿线国家建设海外园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因此,如何在认识我国海外园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海外园区建设经验探索合适的园区建设模式,规范引导各类海外园区建设,成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从海外园区建设缘起、分布与类型、建设主体及存在问题方面评估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建境外园区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境外园区建设主要模式及其对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园区的启示,并提出了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政府高层推动建设型、园区开发公司为主导力量建设型、民营企业建设型等是我国海外园区建设可借鉴的三种模式,国家需要加强对海外园区的统筹规划,牵头组织实施具有战略或示范意义的海外园区建设,探讨开放包容性园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其50多年的发展史中,民营汽车企业的出现仅在近10年。但民营汽车企业面临的特殊问题却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我国民营经济的更深思考。文章在对民营汽车业的模糊概念做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发展汽车行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民营资本的自身特性和市场环境,指出民营资本有能力进军汽车业。进而通过比较分析民营家电业与汽车业,指出民营汽车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重点论证了民营汽车企业的三种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市在内的13座城市2013—2017年的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2模型(DEA-BC~2)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武汉市科技金融的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科技金融发展效率逐步改善并已获得相对优势。总结武汉市科技金融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建立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等,以期为促进武汉市科技金融得到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风险投资的特殊功能和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性以及民间资本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等方面,探讨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途径。结论是,应该发挥政府的引擎作用;设立“民投国营、官民结合”的风险投资基金;重视高新企业的海外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 curse or blessing in the context of aspirant industrial economies, such as China. What d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lobal production aspirations, such 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ring into their home countr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unique, co-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the state-driven industrialized economy by leveraging insights from economic discoveries such as Adam Smith's wealth of nations, David Ricardo'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Michael Por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view suggests that an outward foreign investment strategy may likely provid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gain m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chieve superior performance, thus leading to spillover effects on their home country's weal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This study discusses China's grand policies,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uccessful cross-border industrial acquisitions.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局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起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入思考,本研究在剖析了低要素比较优势战略带来的环境、收入、劳动力、技术创新等瓶颈问题后,提出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比较优势论",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低要素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具有局限性,完全依赖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和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诸多显赫一时的民营企业纷纷倒闭的问题,分析了随着企业内外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但民营企业如何将风险转化为机遇而非危机,已成为业内人士面临的难题与关注的焦点,由此得出在中国这样的企业生态环境下建立趋利避害的风险机制是民营企业将风险转化为机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郑京淑  杜宇玮 《预测》2006,25(4):9-15
以日本为中心兴起的基于设计思想的比较优势理论,为理解和分析现今世界的比较优势格局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以往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和产业为分析单位不同,基于设计思想的比较优势理论直接从企业和产品切入剖析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设计思想、组织能力的概念,并从两者的适应性角度诠释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尝试着为日本企业提出全球定位战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竞争激烈,信息化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它可以提高民企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本文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飞  陈岩 《科研管理》2018,39(12):18-29
基于2001-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型海外并购样本数据,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结果,考察海外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中,资源互补性正向影响并购方技术创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正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方技术创新的关系。进一步考察中国综合竞争优势的二次调节机制,发现利用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子公司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且在国有控股子样本中更为显著,而寻求海外技术优势削弱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传统制造和非国有企业寻求海外品牌优势增强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突破了基于传统发达国家所有权优势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类型企业利用母国综合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兑现机制,为企业通过精准并购,优化海外互补性资源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婧  吴贵生  汪涛 《科研管理》2018,39(2):38-45
目前,中国正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产权制度成为制约科技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回收全国1150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所有制科技服务机构的资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构建了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所有制下服务资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间传导机制、影响路径以及彼此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所有制对不同类型服务机构资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影响路径和传导机制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所有制下动态能力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强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因此,可以发现,在当前产权制度下,各类机构的竞争力均受到限制且影响机制各异,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动态能力有助于提高服务机构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