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以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本应遵循文艺自身规律进行精神创造。但是,在中日战争的特殊语境下,文艺既成为战时舆论动员工具,也反映不同政党、派别之间文艺话语之争夺,中外冲突与中国内部的政党冲突同时呈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国民党喉舌《中央日报》副刊风格演变,折射了作为执政党国民党在面对多元文艺话语竞争中的复杂处境。全面抗战初期,《中央日报》对自由主义乃至左翼知识分子相对宽容,其著名副刊《平明》呈现左、中、右兼收并蓄的编辑风格。皖南事变前后,孙伏园执掌《中央副刊》已然面临着国共两党在文艺阵线上的暗中较量。随后国民党强化宣传统制力度,王新命主导的《中央副刊》不再取包容态度,其紧密配合国民党军事动员的风格显得机械而单调。《中央日报》副刊从抗战初期兼收并蓄到抗战后期话语统制的风格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党在统一战线语境下加强党治的同时,也强化了与中间派知识分子及文艺人士渐行渐远的离心力。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修辞学角度阐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批评话语:在语词层面,“真实”、“不真实”、“歪曲”构建了批评主体的精神世界;在语句层面,“反诘句”、“否定句”突显了批评的话语方式;在语篇层面,政治标准、教育功能、党性立场推动了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本文亦在阐释,在特定的修辞语境中,批评话语如何参与了批评文本和话语主体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一生崇儒,他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确立了原儒的基本精神为“动”的精神。从五四到抗战,郭沫若根据时代的需要,围绕儒家“动”的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其阐释体现了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阎真、张者、邱华栋等作家的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体现出"三维语境",即历史语境、空间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维语境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建构具有巨大作用:不断变革的历史语境为建构知识分子身份提供深刻的历史背景;归属怎样的空间关系是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准;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他们从"立法者"的角色向"阐释者"的角色转变,文化已然成为商品,作为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文化资本家"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语境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语境研究已成为学术热门,然而,对语境概念的阐释,学术界一直未达成统一认识。本文试图立足语用学,以话语为核心,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尝试对语境作一科学阐释。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文学真切呈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战争的沉重压力下,在“自我”和“世界”间双向舞动“拷问”的长鞭的形象。这种双向“拷问”说明抗战文学的思考开始于冷峻的现实主义,也起步于民族自审意识的深化。而作家的自我拷问,既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学在战争年代攀越的高度,也为民族心灵觉醒史留下了光辉形象。其中表现出来的“本土性”体验、救赎意识和心灵皈依的复杂性,既考验着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成长,又丰富了抗战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中国阐释学的开山纲领,前人所以对它产生误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没有认识到“辞”在上古乃指一种假托曲饰、言近旨远的特殊语体。从理论上看,“以意逆志”主要是说文本阐释应当做到“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要善于为修辞性的话语遮蔽进行解蔽,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却常常被借用来通过修辞性话语的自由指认,为古代经典的创新阐释提供合法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的“民间的立场”和“知识分子”文化身份,是造成他个人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龃龉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恰恰被当时那些将赵树理创作树为“方向”的理论家所忽视或遮蔽。赵树理拥有的两重“文化身份”,使他置于一种“中介”的地位,起到沟通知识分子和农民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而这种“文化身份”的独特性,恰好为当今学界研究“知识分子”与“权力话语”之关系,提供难得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语境中,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现了社会市场经济化、审美对象庸俗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知识分子自身的公共性和公共空间逐渐消失。知识分子从话语的中心走向了边缘,经历了立法者——阐释者——被阐释者的角色转变。在李洱的《花腔》中,主人公葛任只是存在于白圣韬、赵耀庆和范继槐的叙述之中,以葛任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成了历史、时代、他者阐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阐释的规则     
依据阐释的对话性特征,阐释的规则显现为如下四点:(1)文本与阐释者,创作与欣赏,阐释者与阐释者之间的解释学身份是完全平等的。(2)阐释必须在文学的范围内进行。(3)尊重语言的内在规范性是理解、阐释文本的前提。(4)语境是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但凡论及何其芳,总要涉及他的"延安道路"。在否思革命的"八十年代"话语共同体中,革命与知识分子改造之间的压抑与反抗,建构了一个分裂的何其芳形象。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及文学的独立性被强调,而对特定时代政治语境中的个人选择及其合理性则较少"了解之同情"。即使力求呈现何其芳延安转向背后的多重纠葛,但在推崇文学的审美独立价值时,却不能意识到其在"八十年代"的"去政治化的政治"功能,故也难以弥合何其芳"延安道路"阐释中的分裂。  相似文献   

12.
抗战为郭沫若提供了一个弄潮的机遇。时代与个人的双向选择,使他成为抗战文化统一战线上的领军人物,他得以叱咤风云,尽展才华。抗战改变了郭沫若的文化身份,转换了他人生行旅的轨迹。由士而仕,郭沫若走上亦文亦政的道路,并且终其一生。这也是许多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做出的文化选择,其中的是非曲折,应该包涵在时代的悲剧性因素中。  相似文献   

13.
当代翻译中的文化研究理论赋予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名物传译新的视域,这就是翻译过程中的历史文化语境的转换所形成的历史阐释,作者认为,集中体现于名物传译中的文本与话语的翻译转化中,含有原文语境的新阐释,这种阐释是建立在物质形态上的历史解读,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中忽视这种阐释的价值的错误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文化价值观之上的,从跨文化语境解读文本是当代翻译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承接着新时期以来的活跃态势,不仅研究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在研究史料的新开掘方面,纸质史料的新开掘包括抗战时期期刊介绍、文献目录与书目提要、抗战时期期刊汇编、史料丛书与档案披露、抗战文学的作家全集与丛书出版、抗战时期作家佚作发掘整理;而抗战文学史料的数字化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抗战文学研究视野的新拓展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新局面,突出表现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抗战文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抗战文学、抗日战争与区域文学以及报刊传媒与抗战文学等几个方面。新世纪以来抗战文学研究理论话语的新收获突出表现为,研究者在新语境下对于抗日战争和抗战文学社会性质的重新体认,其中大多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反思,以及对于抗战文学审美特征的重新界定。在史料的开掘、研究视野的拓展以及理论话语探讨方面皆有众多有待深入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每年九一八纪念日之际,该报在社论、本报启示等版块刊发大量九一八纪念主题的文章。之所以大幅报道,一方面因为九一八事变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因为《新华日报》自身的历史定位及报道需要。揆诸话语产出,与九一八纪念仪式筹备的预动员、文本撰写群体的主观情感以及素材的择取相联系。而“东北抗战”话语的内容建构,既涵括了斥责日军暴行和关注东北的普遍性要素,又包含了“抗战”“团结”等多重话语的交织,其言说归依于“抗战到底”和“收复一切失地”。《新华日报》以九一八纪念报道为中心的话语建构,其政治功能在于明确了东北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凝聚了社会各界抗战力量以及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地缘和政党关系演变等诸多状况下关注东北的政治诉求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传统语境中对知识分子的释义,在注重其知识拥有者身份的基础上,均强调将社会责任感、批判意识和独立精神作为无可或缺的重要内核。然而这一传统在消费社会业已形成、工具理性日益泛滥的现代语境下却逐渐式微。文章在对知识分子概念演变的阐释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分子“运用文化资本,实现知识关怀”、“介入公共领域,实现社会关怀”、“怀抱道德理想,实现人文关怀”以完整实现自身价值的观点和以“葆有精神的独立与高洁的风骨”、“成就明道济世勇于践行的品质”、“昌明睿智而沉静的理性精神”肩负其社会责任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化知识分子关于大众文化的知识生产与话语陈述,经历了一个从否定拒斥到理性反思、批判接纳的转型过程.这种话语转型,既反映出大众文化异军突起之后,当代文化场权力格局的嬗变与改写,也折射出话语主体身份症候与角色意识的历史性转换.当现代性启蒙文化随同精英主义的衰竭与世俗化浪潮的滥觞而走向匿名时,文化知识分子固守的现代性精英意识与美学趣味已然不合时宜.因此,祛除“立法者”之神圣光晕,在“阐释者”角色的历史建构过程中重塑大众文化时代的世俗化人文精神,成为文化知识分子新的现实使命.  相似文献   

18.
鲁迅从文化内省角度,以道教为国家民族落后的病源;陈撄宁从文化抗争角度,以道教为抵抗他国文化侵略的良药。在晚清民国的政治、文化与思想语境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与民族国家话语交织,他们对道教的不同认知,成为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抗日浪潮中建构民族话语的重要依据。鲁迅对以道教为根柢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欲重塑现代性、健全独立的民族性格;陈撄宁在“淞沪抗战”后,明确主张以道教为“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府迁渝,大量人口内迁,促使游记书写勃兴,而抗战语境则造成游记书写的战时化。日寇侵略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同遭遇与处境下的作家从不同维度将民族意识嵌入游记书写中,形成民族怨恨抒发、民族身份认同与民族精神重塑的多维表达。三者缘抗战而生,又合力服务抗战,契合"抗战的文艺"的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20.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参与者拥有最基本的两个话语角色:话语信息的生产者和接收者.接收者为了理解生产者所传递的信息,就需要对所接收的内容进行解码.在这一阶段,接收者往往具有另外一个被忽视的隐藏身份——“旁白者”.“旁白者”借助语境,对字面信息进行背景交代或拓展性阐释,帮助“观众”(信息接收者的另一身份)缩小语义范围,理解话语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信息.因此,“旁白者”这一隐藏角色同样对言语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优秀的“旁白者”能够利用功能语境理论,对交际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性说明,从而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