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娜拉 《出版参考》2006,(10):43-44
最近两年,民营书业资本运作日趋活跃,资本运营成为民营书业新的热点话题.国有与民营书业牵手,如2004年5月12日上海英特颂公司联手国有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成立"上海万卷新华图书有限公司",江苏鸿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新华书店总店宣布合资成立江苏新华鸿国书城管理有限公司等;还有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图书流通领域,据新近问世的<2004-2005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指出,随着我国出版物总发行和二级批发业务向非国有资本开放,民营书业进入出版物总发行和二级批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于民营传媒公司而言,2005年可谓爱恨交织、喜忧参半。喜的是进入新闻出版业的民营资本名份得以承认,利益得到保护。另外,在电视业,政府对外资节目制作的严格规制,使得民营传媒公司有三到五年的缓冲期,不会直面国外传媒集团巨大的竞争压力;忧的是法规的日益完善消除了政策死角,划定了民营传媒公司的经营边界,民营资本向传统的播出渠道的渗入已经没有可能。换言之,在传统的电视频道经营上,民营传媒公司没有腾挪的空间。于是,他们只好将业务拓展的方向转向以网络电视、付费电视、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民营传媒的运营边界2005年8月初,新华…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9日,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在《对话》栏目中提及新闻出版行业有望对民营资本开放时说:"中国将对大型传媒开辟三个融资通道其中一个融资途径就是和民营资本的连接,政府将支持并鼓励民营书业健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由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和<出版参考>杂志社主办的"国有、民营书业共促发展论坛"于1月18日下午在皇家大饭店举行.国有、民营书业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有、民营书业如何携手合作共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栋 《今传媒》2005,(12X):18-20
2005年是中国广电业改革、变革进入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一年。民营资本进一步进入,外国资本进一步渗透,多主体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生产、多渠道推广、多层次开发的广电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王臻 《青年记者》2017,(5):101-102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宽,我国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影况产业的各个环节.2014年,文化部提出“制定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民营影视企业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分析民营资本投资影视产业的优势(strength)和机会(opportunity)、劣势(weakness)与威胁(threat),可以为推动民营影视资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广电传媒依托民营资本介入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新华 《出版广角》2016,(12):72-73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资本悄然进入影视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对民营资本介入广播电视传媒发展轨迹的调研和分析,探索中国民营资本在传媒业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针对民营资本介入广电传媒的瓶颈,宏观政策和法律保障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于民营传媒公司而言,2005年可谓爱恨交织、喜忧参半。喜的是进入新闻出版业的民营资本名份得以承认,利益得到保护。另外,在电视业,政府对外资节目制作的严格规制,使得民营传媒公司有三到五年的缓冲期,不会直面国外传媒集团巨大的竞争压力;忧的是法规的日益完善消除了政策死角,划定了民营传媒公司的经营边界,  相似文献   

9.
走近春天     
春天的脚步在走近,但漫卷的狂风让人还裹紧厚厚的冬衣。2005年,有人感慨,又是一个出版小年。而民营书业情况更为不妙,左有新华改制,右有外资虎视,图书销售大环境不好,自身还款也不理想。面临两头夹击,民营书业路在何方?本期封面文章推出“资本运营:民营书业的新出路?”阐述了一个理念,  相似文献   

10.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增殖。被誉为"最后的暴利行业"的媒介产业对资本市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十字街头.媒介产业与资本市场走到了一起,民营资本与传媒产业融合成为一种必然。一、民营影视公司异军突起民营影视公司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中国的广播影视业快速发展的必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联合建立行业秩序 --民营社科文艺图书发行联合体 背景:2005年1月16日,全国民营社科文艺图书发行联合体在北京正式挂牌,这是第一家正规的民营书店联合体,目前成员单位有19家.联合体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范围,形成规范的宗旨和公约,对加入联合体的条件、步骤和退出机制都有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8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高级论坛"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全国民营书业代表、国有出版单位代表及部分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长余敏致开幕辞,论坛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郝振省、所长助理魏玉山主持.  相似文献   

13.
打开报纸、杂志等相关媒体,有关国有发行与民营渠道之间"恩恩怨怨"的报道就总是接连不断.民营书业机制的灵活性、市场与服务意识等多方面为国有发行渠道所欠缺的市场"素质",广为业内人士所"传唱".在2003年9月26日正式实施<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之后,随着民营资本可以单独运作图书的总发行与批发业务,民营书业信心倍增.但外部形势却不容乐观,因为这一规定颁布的大背景是,中国要在入世一年后,即在2004年年底,放开出版业零售领域,三年后,放开出版物批发领域.  相似文献   

14.
结成攻守同盟,并不断吸收新的成员加入,以求合力向出版社叫板,谋得更高的折扣率,这是非常现实的选择。2005年1月,北京的寒冬正酷,酝酿三年之久的"全国民营社科文艺图书发行联合体"(以下简称"社科联")正式挂牌。在国内书刊发行市场正在走向全面开放,国有、外资民营资本即将展开正面交手的前提背景下,该联合体的建立有着特殊的含义。新华改制,外资虎视, 民营书店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变迁,到了2005年,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局,国有和民营书业各得其所.国有主导,民营配合,共同繁荣图书市场,为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图书产品.从发行上看,也是国有、民营渠道各占半壁,互相通融,相安无事.但是,到了2005年下半年,尤其是2006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民营书业的无形资本是指我国民营书业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虽没有物质实体形态但仍然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能在民营书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为民营书业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超额经济利润,并被民营书业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一种经济资源,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标志和象征①,它主要包括权利类无形资本、市场类无形资本、人才类无形资本和制度文化类无形资本四大类.  相似文献   

17.
民营书业筑巢引凤再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和2006年被称为民营书业的冬天,一批曾经有影响力的书业企业退市.在"国进民退"的形势下,民营书业面临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8.
Web2.0环境下,民营图书馆与社交网络融合为民营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在考察了目前民营图书馆利用以豆瓣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开展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阐述了民营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的融合对于增强民营图书馆社会资本存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和重要作用,指出社会资本理论是这一现象深厚的理论基础,由此从理论高度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营资本进入中国出版业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营资本早已渗透中国出版业,这是每一位出版从业人员都心照不宣的事实.之所以在此郑重提出这一话题并全面系统地予以探讨,是为了将其从地下移到地上,探讨一种新型出版管理机制,以便让民营资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给民营资本以应有的地位,激活国有资产,真正为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何迪 《出版参考》2005,(1X):8-8
在200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由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和《出版参考》杂志社主办的“国有、民营书业共促发展论坛”于1月18日下午在皇家大饭店举行。国有、民营书业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有、民营书业如何携手合作共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