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小伟 《中学文科》2005,(12):48-48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成图像之后再品读,使学生能存初步的图像感知的基础上去读文字,体会语占所要表达的含义,创设课文情境进行教学也不失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还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如默读、轻读、自由读、大声读、小组读、重点读、示范读、学生互相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读、带有感情读、配乐读、配画读等,视课文而定。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读题的指导,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读题意识和理解能力.文章将阐述提高读题能力的应用意义,分析目前学生读题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读题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讲读教学应突出读蚌埠三中张庆敏讲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讲授法,应该突出读,并把读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始末。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多安排学生读的机会,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是前...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重点。教学中,教师要留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读中积累、读中欣赏、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同时,知识构建也是语文素养培养所不可或缺的。但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听、说、读,关于写的活动很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倡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的同时进行练笔,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培养,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把“读”贯穿在低年级阅读课的始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海拉尔路小学王淑珍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读”很重要.俗话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多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个重要的途径。但在教学中也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傻读”、“呆读...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读有助于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更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另外,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应贯穿始终,真正让学生在读中人情、悟情后诵读。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量的自读课文。如果说讲读课文的教学重在“教方法”,那么自读课文的教学则重在“用方法”。讲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举一”的作用,自读课文则起着“反三”的作用。自读课文的教学给学生开辟了语文“知识迁移”的园地,它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根据从事语文教学的切身感受,就怎样组织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是“听、说、读、写”,其中读是基础,无论是“说、写”都离不开“读”。学生只有多读,读熟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语言文字。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学语文要“读”。平时,我注意观察那些在“读”上下功夫的学生,说话写文章大多清楚明白,用词造句毛病很少。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要重视“读”的训练。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增加课堂上“读”的份量,多创造读的机会,学习一篇课文教师要“讲”,但更要让学生自己“读”。在教学中我常用较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例如…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探索形成了自读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读习惯”。让学生运用“三步发问阅读法”,以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出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和“八字常规”,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养成习惯,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语文自读课教学指导湖北枝城市红花职中张祖华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怎样通过自读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呢?(一)加强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自读习惯。没有自读意识的职高生...  相似文献   

13.
小语自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要求自读课文应让学生自读、自测,以培养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配合讲读课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是学生对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手段。以读为本,以悟促读,读出情,读入境,达到与作品、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课堂上学生“读”得轰轰烈烈,“说”得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的“读悟”是在同一平面上滑移,根本没有读出层次,悟向纵深。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的误区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方法一、指导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时,既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默读、跳读、速读等读的形式,又要指导学生掌握读通、读懂、读熟的要求,更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性读、对比性读、发展性读及提要钩玄地读等读书方法。二、引导思。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我校前任校长郑祖读积三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以读为主”的教学风格,被小学语文界称为“读式教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读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赋予“读式教学”新的时代内涵,积极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的“读式课堂教学”和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评价体系,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读式教学”,促进了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手段,它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郝十分重视如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引导和重塑,致使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产生价值观偏离。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拓宽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教学古诗,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古诗,采用“读通、读懂、读精、读会、会读”的“五读法”,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二是学生课外自读古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9.
开掘语文教学的意蕴刘光和一、着力情感的交融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那些带有浓烈情感的诗歌和散文,要想使学生真正把握住佳作所表现的情感,达到理解作品的字、词、句、段,乃至全篇的含义,那就得读,但要读之有法,读之有序。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读后往往...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本身枯燥乏味,仅一味让学生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读课,教学效果一定不会令人满意。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下列几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