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水浒》故事流传以来,作为主要水浒英雄人物之一的李逵就倍受关注,对李逵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关注这一形象,对这一形象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水浒传》成书之前的李逵形象,然后论述了《水浒传》中李逵单纯天真、忠孝赤诚、凶狠残暴的复合性格特征,最后阐明了李逵形象的成因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元代之前的李逵形象描写太不突出,只是个符号,元杂剧时代大量的水浒戏诞生,李逵形象迅速丰富起来,成为莽细兼备,粗雅合一的喜剧性绿林英雄,个性多样,甚至相互矛盾。李逵作为人物形象不是线性发展的人物,而是随着时代感而突兀变化的人物形象,是带有时代烙印的角色,元杂剧的李逵是"元代的李逵"。  相似文献   

4.
李逵是《水浒》中五位最主要的英雄人物之一。但与宋江、鲁达、林冲、武松不同的是,李逵虽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主要英雄人物形象,他却并没有得到较长篇幅连续的表现。李逵的形象在书中被分成三个段落:第三十七——三十九回写江州当小牢子的李逵,第四十二回写李逵回乡接娘的冒险史,第五十一回——五十三回写梁山义军进攻高唐州时李逵所演的有趣插曲。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片段因主题和情节需要而带写到李逵几笔。除李逵取娘此回他是主角外,李逵都是配角。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李逵负荆>和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都描写了"李逵负荆"这一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李逵负荆>在艺术上更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而<水浒传>的处理明显逊色,人物个性比较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浒传>的作者因袭了<李逵负荆>的故事情节,却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故事在小说和杂剧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未能注意小说和杂剧的艺术特质并不相同,他似乎只注意讲述故事,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在《李逵形象塑造的“失”的异议》(《昆明师院学报》,81年第4期)一文中,张德学同志对我的《李逵形象塑造得失初探》(《昆明师院学报》,81年第2期)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这有利于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一德学同志和我的意见分歧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李逵的受招安。”他说:李逵“受  相似文献   

9.
分析完选修课《水浒传》中李逵形象之后,笔者由点到面,由选修课钩连到必修课,由李逵说到林冲,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见仁见智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和李逵的性格表面上看来是迥然相异的,但是往深层探究,我们可以发现二人的性格在本质上是有着密切的契合的。李逵无拘无束的狂野自我恰恰是宋江本性中存在,而被儒家教化所压抑下去的部分。李逵形象的塑造也许是对隐忍压抑的宋江形象进行的原始性格补足,在作品的灰色总调上加了些鲜活跳跃的亮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前三卷包括十位注者,是苏诗十注本的残余。十注本后来发展为《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类注本)。通过两个注本的对照,赵次公、程绩、李厚、宋援、林子仁、赵夔、师尹、孙倬等八人身份可以确定。十注本中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类注本中的傅=(上++下深)、胡铨、胡仔的注文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任居实等诸人的名下,这些注文的特点与所归之人的注释风格皆有吻合之处。另外,有些傅、胡名下的注文,显然出自赵次公之手。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12.
在现存的150多种全本元杂剧中,反映婚恋题材的杂剧占了近1/3.这些婚恋剧有一个较为固定且与元代婚恋事实相悖的理想模式:富有才情的落魄书生都能婚姻美满,仕途顺畅.仕宦无望的元代文人意在借此模式来对失意的人生进行虚妄的设计,以弥补生活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郭桄 《太原大学学报》2007,8(1):108-110
山西有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且底蕴深厚,把戏曲文物遗址与描写当地的戏曲故事纳入旅游文化景观,必相得益彰。山西有戏曲文物遗址四大著名景区:洪洞县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景区;临汾市古神庙戏台景区;侯马市金代墓砖雕戏俑和忤逆坟景区;永济县普救寺景区。  相似文献   

14.
背供是我国戏曲独有的表演方式,场上之人通过用一只水袖抬起、向前走一步或转身动作直接面对观众自我招供和抖露,场上其他人均听不到(唱白)或看不到(表情)。而宋元南戏和明传奇中,有一种背供表演可以为场上其他人听到或看到,称为"不完全"背供。"不完全"背供表演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着作用,扩展了学界对于背供表演的认知,而且丰富了无"墙"之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竞技游戏主要指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赛技艺的活动。元杂剧中所能看到的竞技游戏有打髀殖、射柳、蹴鞠、捶丸等等。这些竞技游戏或是为了娱乐遣兴,或是在于彰现技艺,或是以图军事训练。从这类游戏我们不难领略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的悠久传统及其精神风貌。透过它可以窥视到元代人社会生活及其精神状态的重要一隅。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佚文以及现存文献提供的线索,《永乐大典》收录的《新安续志》的编修时间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部志书修于元代延祐年间,即洪焱祖编修的《新安后续志》,另一种是这部《新安续志》包括两部志书,一部是宋代端平乙未李以申编修的《新安续志》,另一部是元代延事占年间洪焱祖编修的《新安后续志》。  相似文献   

17.
包公是合肥市的重要名片之一,介绍元杂剧中《智赚生金阁》、《智斩鲁斋郎》、《智赚灰阑记》等几个包公剧。从中不难看出包公的胆识与智慧。借鉴包公,我们可以得到鞭策与激励。  相似文献   

18.
南宋词人姜夔与元代曲家张可久,有诸多可比之处,尤其是二者的人格与文格方面,有突出的相通点,可以一“清”字概括。但二者之“清”在人生境遇、人格操守、作品风格和文化底蕴等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