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从社会历史、生活环境和青少年身心特点等方面分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特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生涯辅导--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对策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国教育界、政法界、犯罪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心理层面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将生涯辅导引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措施中,为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结合有关知识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性质日益恶化,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是一个严肃而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已经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从社会历史,生活环境和青少年身心特点等方面分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特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互动的。其中,道德失范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手段必须重构社会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7.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然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预防,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能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当今严重的社会公害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探索,总结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动员全社会共同担负起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创建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是关系着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  相似文献   

10.
彭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110-112,F0003
现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令人堪忧的重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能否通过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不但关系着每个家庭的稳定与和睦,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里从"生态幅"的视角来透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犯罪特征,即从青少年犯罪是否受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的生态因素制约来透析青少年犯罪,提出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犯罪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吴亚林 《考试周刊》2011,(69):209-210
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本文浅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问题,必须倍加重视。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会因身体的变化对心理产生重大影响,若在不当的条件或者诱因下青少年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应当预防青少年犯罪,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结合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高智能犯罪、毒品犯罪、暴力犯罪、涉黑团伙犯罪、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等。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是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法制的教育,强化家庭教育,明确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王秀芳 《天中学刊》1999,14(4):25-26
青少年犯罪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活动空间具有流动性与稳定性、扩散性、封闭性等特点。研宪青少年犯罪活动空间的特点,对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娟 《教师》2010,(1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互联网也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源头.因此,互联网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本文试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原因和预防机制作些粗浅分析,以期使我国网络法制体系建设曼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青少年”与“犯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则是一个深重的社会问题.将青少年可能的犯罪行为扼杀在将要发生而未发生的的阶段,是预防犯罪工作最理想的状态.论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结合青少年所处社会环境,系统的分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逐渐突显,成为干扰社会和校园的主要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从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缺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因素主要是教育内容不平衡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不良社会文化和不良社区氛围。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目的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9.
宋立英 《考试周刊》2011,(9):204-205
进入21世纪,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其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参与的正确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是把所有问题都放在一起,找不到一个侧重点,就会使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走入一个误区。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学校和社会所不能比拟的巨大优势,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必须占据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形式。青少年网络犯罪智能化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从根源上说,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其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