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艺 《考试周刊》2013,(69):187-188
学校的李老师在班级教育一个违纪学生,这个学生非常犟,李老师说一句,她顶一句,要么就是一句话不说,最后弄得李老师非常生气,也很着急,一气之下就说:"不和你废话了,让我打个电话给你家长吧,看看他们对你这样是怎么看的."她却说:"你凭什么打电话给我家长,我又没犯什么大错."师生谈话很激烈,那个场景,老师的声音,学生的眼神久久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2.
做教师的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一点儿也不爱学习,不认真做作业,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老师,孩子根本不听我的,您帮我多管管”。显然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学校就是管学习的地方,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任务。其实,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特别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家长会后,我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连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思考确立哪一方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时猛然感到:在这个三角形中,学生一面对着老师,一面对着家长,老师能不能成为学生和家长之间对话的桥梁呢?学生和家长之间有些话不便直接讲,那么能不能让学生的话拐个弯儿,先通过老师然后再到他们的家长那儿呢?我感到这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相似文献   

4.
一 王老师急匆匆地来到心理咨询室,身后跟着一个沮丧的男孩.看了一眼身后的这个男孩,王老师便给我作了简要的介绍.这个男孩叫王峰,正上高二,前两天跟别人打架了,是他先动手的,对方家长告到了学校,听说学校决定给他留校察看处分,王峰一气之下想退学."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一向表现也不错,我不忍心让他的学业半途而废,但是我没有办法了.这孩子脾气火爆,又犟得象头驴!"  相似文献   

5.
动人的礼品     
上班时,听同事李老师讲起一件烦心事:他刚回家,见门前放着一箱酒。一定是家长送来的礼品,见他不在家,便放在门前。李老师已经知道是哪一位家长送来的礼品,因为前些天,这位家长就给他打过好多次电话,说要到他家里来“玩”。这位家长送给李老师礼品,是有求于李老师的。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7.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桔子的滋味     
许惠 《教育文汇》2005,(3):25-26
学校要表彰“优秀学生”,我班的小颖也被推荐上了。因为她是本校教师子女,大家就鼓动家长请客。于是家长买了许多桔子,我是班主任,她便拎了满满一袋来。面对这么多的桔子,我突发奇想,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喜悦的果实,顺便激励同学继续努力。我兴冲冲地拎着桔子走向教室:半路上碰到一位老师,问我干嘛这么高兴;我向她说明原委,谁知她眉头一皱,  相似文献   

9.
有些中小学领导干部、教师谈到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时,总是强调家长要与老师密切配合,而且总能举出几个家长不与教师配合的例子,听起来这种家长的素质也确实够呛,老师辛辛苦苦把孩子往正道上引,家长却往反方向拉。这怎么能弄好?家长应该配合学校教育,我赞成。问题是这种家长占多大比例。据我了解,这样的家长是很少的。其实,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方面,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主要的危险并不是家长不配合老师,而是家长缺乏自主性,机械地与老师保持表面的一致,盲目地跟在学校教育后面当尾巴,使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角色助教化,家教目标应试…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宁夏教育》2004,(11):69-6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很有名望的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小草去问他的老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种小草。那位教师不清楚,便谦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爸爸是很有学问的植物学家,回去问问他吧,我也很想知道这种小草的秘密呢!”第二天,这位学生拿着小草到学校再次对老师说:“我爸爸说他不太清楚小草的名字。他说  相似文献   

11.
【案例】有一些家长,往往把子女的学习不好、行为不好归咎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不力。当老师的,本身在这些学生身上就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听到的却是一些不顺耳的话,自然感到委屈,便也埋怨起家长这般没水平,也急于为自己辩解。这样,家长又认为教师不够谦虚,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了学生及家长身上。如此。家长和教师很容易闹僵。例如:“我小孩在一二年级都是三好学生,都是班上前几名.现在怎么越来越差了?”再如:“已经放学好长时间了,怎么还补课?以前L老师教的时候,孩子都能听懂,根本不用补课……”教师或许也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现在的家长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2.
家访·校访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每个学期都要家访一次。那时候的家访,老师和家长都是十分认真的。家长总要打听老师什么时候来,来几个人,一大早就搞好清洁,准备好长板凳在外面等候,用什么东西招待,自己穿什么衣服,家长们都要费一番心思。 老师家访给我的印象很深,我认为这对沟通学校和家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过了不多久,老师的家访渐渐少了,到了后来,几乎没有老师家访了。对此,我多少觉得有点怅然若失。 现在,我当了教师,所见情况却反了过来,老师的家访变成了家长的校访。老师有什么事,总喜欢把家长请到学校,特别是在学生违规之后,或者打电话,或者送纸条,总之是要家长来学校。这也是许多教师用来对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2006,(7):16-17
我是一名教师,今天在这里看到很多和教师相关的帖子,很多是抨击老师的,好像老师只知道挣钱、管学生、和家长搞关系、收礼收钱什么的。学校存在这种问题我不否认,但这些只是个别的现象,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相似文献   

14.
黑白斋主 《师道》2002,(10):14-14
做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时长了,与学生家长的交道自然会起来,也慢慢地学会了与学生家打交道。不同的家长,自然有不同的性,有知情达理的,有死绞蛮缠;有见了老师低声下气的,有见老师趾高气扬的;有见了老师唯喏喏的,有见了老师指手画脚的。但不论是哪种家长,在他们离之前,总有一些人不断地对我说那一句让我无所适从的话:老师,把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就把他她)当作是你自己的孩子吧!且不说你是不是真心将孩子交我,就说你要我把你的孩子当作的孩子我就受不了。在读初中的女儿面前,我是一父亲。对我这个当父亲的,女儿是诸多的不…  相似文献   

15.
干什么事情都有明确的目的,要达到目的就要注意方式方法,好的方式方法就能取得好的实际效果。学校教师请家长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包括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做为学校教师请家长的目的就是互通情况,相互商量,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法,这也是学校教师争取家长配合的一种方式。优秀的学生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表现,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经常主动找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难题之八 教师不喜欢我的孩子66%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孩子常说老师偏向别的同学;老师有时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我的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和老师难以合作;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孩子怕老师...  相似文献   

17.
谁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工作?案例中提到把学生和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我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全面更不客观,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新入园幼儿都会哭闹,这不仅给正常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使家长非常担心和忧虑。今年,我班幼儿却很快过了“哭闹关”,较早地进入了正常的保教活动。回想自己在防止孩子哭闹时采用的方法,却也有几例值得回味。1.以“硬”制“犟”。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精心呵护和宠惯的张喜喜,一进活动室便满地打滚,碰头抓脸,踢打老师,并哭喊着威吓老师说:“快让我回家,不然我就把头碰烂给你看。”边说边用头使劲碰门。束手无策的我,发现墙角有一根待做教具用的粗铁丝,灵机一动,顺手拿起铁丝说:“我的这根铁丝是专门捆头用的,你就使劲碰…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一:许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反映,学生毕业后仍给老师写信或遇见老师打招呼的并不多见。令老师伤心和尴尬的是,和老师打招呼的为数不多的学生还大多学习不起眼,那些平时倍受老师宠爱的所谓“优等生”则表现欠佳。材料二:报载某校一名平时倍受家长、老师宠爱的“优等生”因盗窃而被劳动教养。案发后,家长、老师大吃一惊。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把关注的目光放在班上的那些所谓“后进生”的转化上。不可否认,“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  相似文献   

20.
一天傍晚,一位家长急匆匆来到园长办公室找我,说她的孩子吴某被陌生人接走,不知去向。我顿时紧张起来.后来经过了解,事情经过原来是这样的:吴某见赵某的爷爷来接赵某,便要求赵某的爷爷带他回去,赵某的爷爷认识吴某的家,便答应了。于是,赵某的爷爷在教室门口对老师说了声“老师,我把吴某接走”,便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