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一、整体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趵突泉》。《趵突泉》的作者是老舍。我们学过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猫》。(幻灯片出示《猫》的内容结构图,教师示范大声读《猫》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你们读过《趵突泉》这篇文章吗?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老舍原名舒庆春,他的散文以文字优美见长。像《趵突泉》一文,趵突泉、千佛山和大明湖是济南的三大名胜。我们的课文是节选文章中介绍趵突泉的一些很美的段落。如"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明珠……,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 有的好像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  相似文献   

3.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趵突泉》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境。可是文中提到的其他两处名胜,景致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那么,就让我带着你们到千佛山和大明湖去游一游吧。  相似文献   

4.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趵突泉》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境。可是文中提到的其他两处名胜,景致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那么,就让我带着你们到千佛山和大明湖去游一游吧。  相似文献   

5.
理解·想象·演示·回味──《趵突泉》教学建议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教研室李家栋《趵突泉》(六年制第八册)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通过记叙欣赏趵突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传神地表现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自然美。全文语言精美,恰当的比喻以及拟人等修辞方...  相似文献   

6.
一、主题活动的生成我班的学生已升入四年级,在上学期学过《趵突泉》《猫》《养花》等一系列老舍先生的作品后,学生对老舍先生及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老舍的知识。为此,学生曾经几次向我提出想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愿望。在学生的要求下,我以四年级下学期老舍先生的又一篇散文《草原》为切入点,设计生成了以网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资源——语文主题探究活动“走近老舍”。二、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作品等情况。活动难点: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制作出演示文稿,汇…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学过或者以后将要学到老舍先生的《猫》、《养花》、《林海》、《草原》、《趵突泉》等文章。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老舍先生通俗、幽默、个性的写作风格。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展现老舍先生的著名童话作品——《小木头人》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趵突泉》是小学语文五年制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游记.作者用生动、形象、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感情.作者按照名胜——泉水——大泉、小泉的写作思路把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大泉涌流、小泉冒泡的优美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9.
要让“牛犊”不怕“虎”○黄丽人我班一位叫沈赳的同学,竟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令我惊喜之余,感触颇深。他说:“老师,我觉得老舍先生的《趵突泉》,确实写得好。但是,有两个地方不够妥当。”“哪两个地方?”我诧异地看着他。“一,开头一句话‘千佛山,大...  相似文献   

10.
乱花渐欲迷人眼 最初选择<趵突泉>时,是因为文章的简短:在多次阅读文章之后,又被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所感动!如何将我所感悟到的美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体会,是我在备课时想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11.
名作家老舍先生在《趵突泉》一文中,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喷涌的状态及其周围的美丽景色,文字优美,语言规范,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好范文。但凭“一支粉笔、一张挂图、一张嘴”的传统教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代之以声图并茂、形象生动的电化教学.把静止呆板的文字转化为鲜明的视听觉形象,  相似文献   

12.
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早有耳闻,他的著作我也读过一些,像《八只小猫》、《趵突泉》等。不愧是名作家,他的作品读起来总是那么自然、亲切和实在,像《养花》,平凡中有伟大,朴实中有真理。  相似文献   

13.
师 :山东省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 ,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 ,济南有名泉72眼 ,趵突泉为第一泉 ,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济南观赏吧!(放录像)师 :看了录像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 :我觉得趵突泉很美。生 :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师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趵突泉的呢?请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趵突泉的声誉、溪水、大泉、小泉的特点。师 :说得对!我们先学习第一自然段。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生 :直接了当 ,引出下文。师 :趵突泉有这么高的声誉 ,它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  相似文献   

14.
《趵突泉》是老舍的散文名篇。全文构思就象趵突泉一样别具一格,清晰明澈;语言就象趵突泉一样流畅活泼,新奇瑰丽;感情就象趵突泉一样丰富纯真,喷涌不止;想象就象趵突泉一样多姿多彩,变幻莫测。读来,仿佛身临其境,饱览胜迹。教学时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揭示中心呢? 一、抓住泉的盛名,交代重点。开篇首句自成一段。它开门见山,点明课题,亮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里选进了著名作家老舍的多篇精品,而这些精品往往有不少看似矛盾的描写,“反常”却“合道”,意蕴更深长,成为教学难点。现仅以双册教材为例,谈谈个人的浅识。 物我交融 启迪思考 我们伟大祖国的风物名胜不胜枚举,趵突泉便是其中之一。老舍在《趵突泉》一文中对趵突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第八册3课《趵突泉》系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小品,原题作《趵突泉的欣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个大泉的“伟大”和众多小泉的“有趣”,生动地反映出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7.
趵突泉是山东济南的一大景观,素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趵”,是跳跃的意思“,趵突泉”形容泉水腾跃喷涌而出,所以以“趵突”两字作为泉名。趵突泉的主泉——趵突泉水集中在一座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呈长方形的泉池之中。泉池四周砌石,环以扶拦。池中有三个大泉眼,昼夜涌水不息,其涌水量每昼夜达9.5万余吨至13.8万余吨。池中的泉,平池上涌,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状似堆),奇特壮观。俯瞰泉池,清澈见底,水草簇拥,游鱼可数,生机盎然,情趣无穷。老舍先生开篇便把欣赏的兴趣集中在趵突泉上,说“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  相似文献   

18.
在本册的16篇讲读课文中,有9篇是这次新选编的。《趵突泉》选自老舍解放前写的著名散文《趵突泉的欣赏》。课文描述了济南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先讲趵突泉在什么地方,再分别描绘趵突泉及周围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用生动、纯熟,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把昼夜喷涌的可爱的泉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这篇课文,一要抓词、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词、句的意思,体味这样描述的妙处,二要理清课文的层次,了解作者是怎样自然而又有条理地叙述事物的。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写作长处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唤起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学文。老舍先生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以一个“美”字贯穿全文,让学生美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在济南市西门外趵突泉公园内,是泺水的源头。著名作家老舍曾到此一游,并留下一篇游记名篇——《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远距离大镜头。)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趵突泉是其中之一,点出趵突泉在济南名胜中的地位。)现在单讲趵突泉。(镜头缩小,对准趵突泉,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西门外的桥上,(观赏起点。)便看见一溪活水,(未见花,已闻花香;未见泉,已见其水。一“活”字传神地写出水的流动。)清浅鲜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