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财产所有权在民法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是一种很重要的民事权利,可以说它是民法的核心。它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人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所有权的具体权能。以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曾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所有权”:一是作为经济形态的所有权。一是作为法律形态的所有权。既然财产所有权是民法学上规定的一种民事权利,这里讲的所有权,当然是法律形态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为破解集体所有权人虚位的难题,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明确了集体经济组织享有集体财产所有权,并获得部分学者的支持.然而,集体经济组织享有集体财产所有权的理论和实践,不仅违反了我国现行实定法的规定,不利于保障集体财产所有权的安全与稳定,而且会导致集体经济组织结构复杂化等诸多负效应的发生.本着对我国现行实定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大政策要义之尊重,维持并进一步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行使集体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以克服集体所有权人虚位难题,实乃理性之抉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己的名义,按照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所得的收益由集体和成员享有,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集体承担.  相似文献   

3.
现行法律法规将民办幼儿园规定为"民办非企业",会带来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相抵触、法人属性不明确、双重登记管理、管理与发展冲突等问题。将民办幼儿园法律地位确定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事业单位法人构成要件看,其核心要件是公益性的组织目的。根据事业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性质,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公办与民办两种类型。在法律地位上,民办幼儿园是公益性教育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和诉讼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中国妇女地位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这种变化在法律方面主要表现在妇女从男性从属地位向独立个体的转变。民国初年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财产所有权、寡妇立嗣权等方面的法律地位出现了实质性变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交织在一起,而宗教观念总是制约着法律,并在古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性地位.随着近代政教分离制度的广泛确立,宗教的传统影响力随之式微,法治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但宗教作为人类社会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文化现象而仍具有特定的现实存在空间.在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宗教文化一直具有深刻影响,因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中,需要在理论上厘清法律与宗教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中促进法律与宗教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会是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与帮助下的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是受团组织领导的学生组织,具有非营利性、自治性、社会意义性、非政府性、服务性等法律特点.高校学生会的法律地位是高校学生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构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并履行义务.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其法律地位是由学生的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一、民办高校产权概念的厘定 产权在经济学和法律这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和规定不完全相同,经济学层面的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它是由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派生的财产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和处分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利构成的一组权利。这是从广义上对民办教育产权的规定。而法律层面的产权主要是指物权。这是从狭义上对民办教育产权的规定。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是中国宗教法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期,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多种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当时的宗教现象和宗教生活进行了概括和界定。不管是对正统的佛教、道教、儒学以及基督教等,还是对民间信仰都在法律上给予一定地位,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各宗教获得了应有的承认。民国时期的宗教立法对当时社会具有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法律地位是指高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上所享有的地位.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赋予公立高校公务法人的法律地位.在我国,随着近年来高校诉讼案的增加,高校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因此而逐渐得以明晰,形成了事业单位法人、公法人、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第三部门等不同观点.事实上,我国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具有三重身份:事业单位法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中,一直存在关于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对立的或者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极端思想。文章认为宗教和法律实际上都是在理性这一更大范畴下的两个不同概念,分别对应着理性在精神领域的升华和理性作为规则的实践。因此,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两个在理性之下和谐共存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它们既不必然对立,也不是互相依赖,而是各有其自己的领域和作用。认为宗教和法律之间关系天然对立或者是密不可分的说法都是对两者地位的错置,继而引起的对其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1.
The attempt to establish children’s rights can be called one of the major twentieth‐century projects, with the 1989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hildren’s Rights as one of its most important results. Yet while the issue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clear role in the struggle for children’s rights ever since the ground‐breaking Geneva Declaration of the 1920s, the 1989 declaration does not include a clear reference to children’s right to religion or spiritualit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establishing such a right, not only in legal terms but also on pedagogical grounds and in terms of religious education. How can children’s needs be taken seriously, for example, vis‐à‐vis death and dying? How does a children’s rights perspective aff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us education? What could a more formally established right to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really mean for the child, as well as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article discusses such questions in conversation with educational authors such as Janusz Korczak, the pioneer of ‘children’s right to respect’, as well as with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individual, social and religious or spiritu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起步阶段,因为历史的尿因,对宗教的认识还不是很透彻。虽然在《宪法》中设立了有关宗教的条款,但是对宗教自由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并且缺乏对政教关系明确的规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与世界潮流接轨,从保护基本人权出发,以更加宽容的姿态迎纳宗教,逐步明确宗教信仰自由和实践自由的范围,加大对宗教自由的法律保护,并认真研究宗教行为与政治行为的界限划分,对宗教团体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称的法人主要是指赢利的企业法人.法人的人格权是与法人的财产权相对应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法人的人格权可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会对法人产生巨大的、潜在的、持续的甚至致命的影响.因此应从我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际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财产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来共同实现对遭受侵害的法人人格权的救济,以全面保护法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不法侵权行为,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保证法人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商品经济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宪法与美国宗教信仰自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宪法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性判例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加以保护,并具体从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两方面进行界定,使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宪法观念深入人心。但美国是一个极具基督教传统的国家,信教者人数众多,因而美国的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又十分不彻底,这不仅表现在生活中,而且体现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5.
产权问题是民办高校发展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应然现象,而产权制度的建立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以"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主体人格化、产权关系明晰化、产权属性商品化"为特征的现代产权制度思路,其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健全的校长治校制等制度的构建,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有关法人财产权的含义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 ,例如 :经营权说、所有权说。该文认为法人财产权是一种新型物权 ,即公司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独立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公司的产权结构是法人所有权与股权的制衡。“产权”概念不完全等同于所有权”。我们应跳出大陆法系财产权“两个中心”的思维逻辑,学会按照新的“产权”观念来认识公司的财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存在教育机构行政化色彩浓重、学校资本所有权与学校所有权的错位等弊端。要革除这些弊端,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产权制度.理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社区、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产权关系,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宗教、道德等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历史上经历了由混合到分离的嬗变过程。在西汉中期的法制转型中,随着儒家学说定于一尊,被囊括在儒家思想之中的宗法性宗教对汉代法制产生了直接影响,赋予法律以神秘的力量,使汉代法制具有宗教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我国保安服务业尚处于国家严格控制阶段,国家对保安服务业基本上仍是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尚未建立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保安市场,有效的竞争机制在保安服务业中呈现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