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植物细胞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改革尝试,通过科研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文献综述等手段除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文献收集、管理和阅读能力及文献综述写作能力等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土木工程学科开设跨学科研究生课程"建筑火灾安全技术"为例,探讨如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查阅、分析能力、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力、沟通交流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实践表明:通过建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授课模式、结合课内知识和现场工程应用分析、改变传统考核办法等可以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课程概况、理论课堂组织、课程组成与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碎屑沉积体系"进行了总结。该课程考核内容包括考勤、课程作业练习、3次考试、3次科研汇报和实习报告等,具有教学并重及突出培养研究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特点。每位学生为了完成科研选题、期中和期末3次科研汇报,需要阅读与选题相关的经典和最新文献,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命题逐渐形成清晰的理解,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相比较而言,国内高校研究生课程要求一般较为宽松,有的甚至以参加科研项目为主,而忽视了课程学习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因而,建议国内研究生教学保持较为严格的考核制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研究兴趣,重视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重视和增加研究生课程的野外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4.
农学专业现行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主要缺陷是,课程学时分配及层次不分明、教学内容陈旧、启发式教学少、缺少研究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机制,这种培养体系导致了研究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与社会要求明显脱节。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微课"和Seminar教学形式,优化课程设置和发展交叉学科,引导农学专业研究生关注和研究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建立有效的科研能力科学评估机制等,提高农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应以抓好研究生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本文在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缺乏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现状,从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改进教学方式及调整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应以抓好研究生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本文在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缺乏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现状,从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改进教学方式及调整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域信息化时代复杂性社会问题跨界特征要求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实现"教学-科研-实践-工作"的有机关联。本研究基于重建知识关联和重构学习空间视角,深入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拓展学习-文化沉浸-知识涌现"行为逻辑,在实践基础上探索涵盖门槛概念、师生互动、拓展合作、价值实现体验的研究生科研能力TTEV培养框架,进一步营造个性化学习氛围、建设全域化学习空间、关注可雇佣能力提高和完善柔性化评估体系等支持要素,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G大学2021—2022年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结果为样本开展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分析研究,根据当前G大学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论文格式有待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提出通过强化博士研究生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及规范性指导等举措全方位提升地方高校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一年级是学生由基础学习向科学研究过渡的重要阶段,阅读英文文献是做科研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建立科研思路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初学者反映的阅读速度慢、理解难度大等问题,本文探索了弹幕教学这种新型多媒体模式,在研究生一年级英文文献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弹幕教学一方面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读文献和写文献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保证。培养研究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大刊导思”课程作为日常教学任务,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研究生对高水平期刊文献进行导读和精读。对本学科71名在读研究生进行了“大刊导思”课程相关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大导思”课程的有效参与度在研究生科研获奖和奖学金获得数量方面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大刊导思”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可助力推进学科的科研教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面向国际标准的科研平台和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从研究生的科研习惯、科研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等各培养环节入手,探索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此培养模式下成长的学生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新教育培养模式在教学上实行"产、学、研"结合,在形式上采取与企业科研项目合作,从而形成一整套培养研究生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培养研究生现代分析测试能力的综合素质出发,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增设实践环节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通过改革,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师教育》2014,(2):76-81
本文对普通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教学能力既包括本科生教学能力也包括研究生教学能力。实证结果表明,青年教师的本科生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研究生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仅仅具有很弱的负相关性,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否定了两者的显著相关关系。这从一定程度说明传统的"科研能力强,教学能力也一定强"的论断有失偏颇。其结果还进一步说明,目前的考核体系以及岗位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须改进。  相似文献   

14.
梁海军  刘波 《科教导刊》2019,(10):33-34,58
论文围绕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认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科研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文献研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二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锻炼;三是专业课、学科学术会议、专业研讨会等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学术思辨能力。论文论证深入浅出,期望对研究生教学和学术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之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教学是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之一,要从科研道德、科研兴趣、献身科学精神,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就研究生科研与教学的现状,对某农林院校的研究生科研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研究生教学在方法上必须要创新,建议采用研讨课;科研上导师必须注重让研究生参与课题,促进师生的交流,开展多学科的学术讲座等对策建议,以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和提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校园是一座活生生的"资源植物标本馆"。把校园作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园植物的教学价值,为学生观察与识别资源植物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反复、及时和最大限度的实践为学生科研思维的开拓和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提供基质。同时可以建立健全植物学及相关课程基础教学的科学质量评价体系及课程考核体系,实现多层次、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以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研究生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及研究生授课形式以及结合研究生具体研究课题对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综述式教学进行了阐述.综述式教学不仅能够让研究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分子生物学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并且能够达到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目标.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应用综述式教学,能逐渐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