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青少年吸烟呈低龄化逐步上升趋势,为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降低青少年吸烟人群数量,建立有效的控烟干预预防措施非常必要。青少年阶段控烟干预措施要行之有效,是建立在对青少年控烟的障碍分析之下的。从法治的视野分析青少年控烟的障碍,根据障碍完善控烟法律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化的控烟干预预防。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然而,在全球禁烟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我国烟民人数却与日俱增.有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烟民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校园内,竟然也"烟气"腾腾.据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调查,某县10多所学校,吸过烟的学生比例竟高达33%.看来,认识吸烟危害、控烟教育刻不容缓.在2012年的中考试卷中,就有一类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一项针对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中国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务必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学困生"吸烟的动机,广泛采用"建立全社会的戒烟大环境、健全学校的控烟规章制度、重视校园控烟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校学生吸烟现状进行了调查。男生吸烟率为24.88%,女生无人吸烟。吸烟动机以社交需要(37.25%)和消愁解闷(29.41%)为主。调查发现,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了解程度并不影响其吸烟行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促使其转变态度,从而达到禁烟目的,并对此提出控烟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吸烟问题已成为全球的问题,特别大学生中男生群体吸烟现象在教育界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本调查了解大学生吸烟现状,为大学控烟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吸烟的认识和吸烟的行为两者之间上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对于控烟的行为应该大学前身化,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以及适当采取禁烟行动。  相似文献   

6.
吸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社会一大公害,控烟工作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然而,控烟、戒烟却任重道远。 “温柔的杀手” 明代中叶,一种叫作“淡巴菰”的宽阔绿叶植物从南美传入我国,很快成了许多中国人刺激或麻醉神经,以求解除疲劳祛除烦恼的廉价自慰品。时至今日,我国创下了烟草种植面积、卷烟销售量、吸烟人数等多项“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7.
从解构到重构:公共管理视阈下中国控烟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烟是一项世界性的议题,它涉及公民个人福利和公共利益的保障。中国作为一个烟民大国,控烟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也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政策议题。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国内外控烟政策,分析中国控烟政策发展历程和现实困境,试从公共管理视阈下对我国控烟运动进行解构,继而重构我国控烟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以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对江西、四川、河南的三个县级中学的各类人员开展访谈,探讨了影响中学无烟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学校制订控烟干预计划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被采访者对开展学校控烟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校无烟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而教师吸烟普遍、学生对吸烟危害认识不足、无烟政策执行不力则是影响师生参与控烟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为探索开展控烟工作的新模式,研究建议,开展控烟工作应着重从策略上入手,通过出台控烟规定,加强健康传播,构建有效的控烟工作网络,为学校控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云南和广西4所大学的女大学生吸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受家庭、朋友和同学的影响,还有一部分是出于释放学习、生活的压力,以及平抚受挫折或负面情绪造成的心理创伤等.大部分女大学生对吸烟均持否定态度.提出应重视女大学生吸烟问题,开展吸烟有害健康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亟需营造无烟环境,采取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以达到控烟的目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校男性教职工吸烟状况,为控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702名男性教职工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重度吸烟率分别为45.4%,36.8%和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60岁年龄组吸烟率、烟龄和每日吸烟量均明显高于20-39岁年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40-60年龄组人群吸烟的比例高,吸烟量大,烟龄长,是吸烟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吸烟危害的宣传,并且为不吸烟者和想戒烟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吸烟历史悠久,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女性烟民常不被社会所接受。但在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女性烟民,其吸烟已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社会现象。吸烟不但影响这些女性的生命健康,还影响到其家庭、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边疆少数民族女性烟民。  相似文献   

12.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网站报道,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杜绝校内年轻人的吸烟行为或烟交易,是减少校内新烟民产生的最有效方式。该研究的七项调查中含有超过9000名年轻烟民的样本量,从这些样本中发现烟民获取烟的最普遍途径是通过朋友。在很多学校,可以发现儿童能  相似文献   

13.
爸爸戒烟     
田欣颖 《家庭教育》2008,(10):17-17
爸爸是位老烟民,人家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他却是烟不离口。吸烟污染了空气,我和妈妈也被动吸烟。于是我与妈妈联合起来向他抗议,让他戒烟。他苦笑笑,突然眼珠一转,说如果我能将学习搞上去。他一定戒烟。我说好。我每天进步一点点,你也开始戒,说着伸手与他拉钩。我们的手钩在一起,紧紧地。  相似文献   

14.
顿开烟笼入阳关─—学生吸烟心理漫谈商丘县城关一中曹洪堂正当目前戒烟呼声在全世界愈喊愈烈,深受烟害的成年人纷纷“弃烟归正”的时候,学校中学生“烟民”的数量却有增无减,且初始吸烟的年龄有降低之趋势,这不能不使教师和家长深感困惑与不安。学生为什么要吸烟呢?...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职学校14-18岁青少年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提供可持续性依据。方法随机抽样,确定某中职学校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被调查者自行在班内填写统一问卷,对填写不缺项的问卷作为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尝试吸烟人数47人,尝试吸烟率为23.5%;吸烟人数39人,吸烟率为19.5%;其中≤14岁的尝试吸烟吸烟人数为12人,≤14岁的吸烟率为6.0%。结论青少年吸烟与年龄、性别、成绩、父母亲文化水平相关,青少年控烟和禁烟行为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在全社会开展控烟和禁烟的活动和宣传。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对21所中小学控烟干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1所中小学学生自1998~2000年开展的控烟干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目的:总结分析干预方式方法,以取得推广的示范性经验。结果:学生吸烟率为1.68%,远低于全国水平,知识知晓率干预组由干预前的67.28%上升为75.66%,正确态度认识率干预组由78.75%上升为84.08%,拒吸烟行为率干预组由60.90%上升为75.89%。学校控烟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师带头、家长积极参与配合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控烟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参与兴趣高。结论:学校控烟对减少我国烟民的增长趋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世卫组织前不久联合在京发布《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2014》报告。报告显示,近半数学生注意到周边有烟草广告或促销;近2/3的青少年吸烟者称,在学校附近就能买到卷烟。据了解,我国约940万初中生尝试过吸烟,而其中三分之一正在发展成为烟民(《新京报》报道)。近千万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如此现状真的令人担忧。难怪第27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保护下一代",这确实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的烟草大国 ,每年烟草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 ,有 3亿烟民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的吸烟率正在逐渐上升 ,青少年吸烟这种不良行为直接或潜在地威胁着青少年现在及将来的健康。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怎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努力 ,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知识 ,有效控烟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三则探究实验 ,向青少年说明“吸烟有害健康”。1 纸烟烟雾成分中主要有毒成分的实验探究1.1 实验目的 探究纸烟烟雾中主要的有毒成分 ,学习设计检验纸烟有害成分的简便方法。1.2 设计前思考 资料研究表明 ,烟草主要的有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中烟民人数呈现大幅度增加趋势,高校俨然成为社会上新烟民的“发源地”。本文在分析高校控烟工作的时代背景、工作目标、工作困境的基础上发现,高校控烟工作需要治标与治本结合,既要有约束力的政策,又要有扎实的心理疏导机制;发挥学生组织的重要纽带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精准宣传引导;增强控烟实效,实行高校区域联防控烟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20.
邓宁 《老年教育》2006,(1):57-57
消除污染净化空气,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身心健康。而全面禁烟控制,则是达此目的有效而具体的措施之一。现在戒烟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并将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遗憾的是,目前仍有相当的烟民对戒烟宣传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我们由衷地希望吞云吐雾的烟民们,好好读读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邓宁同学这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信,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尽早告别烟害。[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