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柔情"学生也永远不懂。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过沟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围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掌握沟通的技巧与艺术1.注意口语修辞。①要幽默、风趣。幽默如果运用的好  相似文献   

2.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付出真心去爱学生、了解学生、聆听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张滨 《宁夏教育》2012,(10):55-55
有这样一个场景:学生为悬挂陈列品而大胆地站在窗台上,教师大喊:“危险,你给我下来!”表面上看,教师很愤怒,而实质上他是在关心学生,但由于语言生硬,学生很可能不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如果教师这样说:“危险,让我来吧!”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不但会感激教师的关爱,而且会从理智和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意见。当教育遇到沟通的问题时,唯有以真诚去应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成功的师生沟通,不啻于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学生绝不是简单说教就行,沟通应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使情感上升为信念,成为提高学生自觉认识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不但要会教书,更要学会沟通,因为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常言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班主任只有通过有效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师生情感交流的“篱笆墙”,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沟通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师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讲究批评的语言艺术,让教师的语言尽可能地体现出“爱”“度”“宜”“妙”。  相似文献   

6.
学生就像一只小船,而教师和家长就像船上的双桨,双桨用力均衡,小船才能顺利前进。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成功的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建立起健康、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只有家长和教师双方积极配合,主动协调,才能形成育人合力,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浅见。一、开好家长会,让听者喜在眉梢,悟在心底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共同天地;教师和家长,是平等合作的伙伴与朋友。家长会是沟通家校之间的桥梁。家长会的目的是共同商讨育人大计,在这样的场合,教师不妨让学生来“露一手”。如:“让墙壁、板报说话”,即通过墙报文化、黑板…  相似文献   

7.
师生沟通的有效与否,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很难猜透,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不懂。不过,由于师生之间在价值观、偏好、需求等方面经常会有冲突,在年龄、阅历方面又存在必然差距,沟通要想顺畅颇为不易。先跟后带,是心理咨询中用得较多的策略,许多咨询师借助这个策略,巧妙地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如果教师也能领会其中的要点,相信也可以改善师生沟通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每一位学生的宗旨。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微笑也同样需要学生的微笑。有了微笑,课堂才能充满了爱与温情。通过微笑教育,可以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让学生积极参与,享受练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阅读提示:没有人能够否认,沟通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当教育遇到沟通的问题时,教师唯有以“艺术”的眼光和方法去应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沟通效果。本期“德育”栏目的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师生沟通的方法、技巧和艺术。两篇文章各有侧重,前面一篇寓教育方法于理论之中,后面一篇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沟通“心法”;二者殊途同归,都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永远是教育最重要的演示场,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智慧永远是教师的重大使命。吴志宏在他的《呼唤教育的智慧》——文中这样写道:“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拥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那么,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如何才能成就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切实体现出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通过沟通,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壁垒,让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进而让教育绽放出人性的光辉。那么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理解、尊重"是基础学生喜欢教师,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心理需  相似文献   

12.
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沟通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沟通是师生建立平等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更好的沟通,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则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师生沟通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在一次报告中曾经说过:“教师‘反思’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你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实际上成就和非成就、成功和非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心和无心间,很多事情都是你们能做到的。”因此,课后我常常去思考自己上过的课。(一)在一次数学课上我提出了这样的一道题,让学生思考:“一张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问题出来后,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剩五个角”的答案是正确的。但也有说是四个的,只有个别说剩三、四、五个角都对的。这时我没有马上回应,而是让学生讨论,引导他们通过作图,实际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60):171-17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本文分析了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内容、原则、形式、艺术,相信能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宣立华 《考试周刊》2012,(30):175-175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就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总是以双方互为主客观为前提的.沟通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也是相互认识的对象,在交往中双方都应接受对方,受到对方的影响并有某种收获,共同分享对方的经验与体会,这样才能真正“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尝试教学改变了“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这是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尝试成功,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尝试成功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催化剂,一次成功所产生的兴趣,往往能推动第二次成功.成功一产生兴趣一再成功一再产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发展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特别是对于缺乏信心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宽评分标准,或在课堂提问时注意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发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及时鼓励和表扬.  相似文献   

17.
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中,通过“诚信文明”教育,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真诚相待,用真诚架设桥梁,沟通每个孩子的心灵。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用诚挚的师爱,督促学生一天天进步人与人是需要沟通的,而如何沟通则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艺术。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把诚挚的师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才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其成为学生追求进步的催化剂,帮助他们步入美好人生。在实施“诚信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用我的爱激励你进步”的口号,开展向贫困生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力求使每位…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教师只有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接纳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平等对待学生,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迅猛发展 ,学生的新名词、新用语、新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而相应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新奇。为此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外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重视情感投资。只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理解、信任、友爱的关系 ,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商。爱   一、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亲其师 ,信其道”,要想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 ,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友爱关系 ,得到学生的爱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当教师一次次真…  相似文献   

20.
教育应当永远是快乐的。快乐教学就是让教师、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完成“教”与“学”,是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的一次创新,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要探究分析新课标下快乐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的模式以及快乐教学对学生、教师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