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一回族聚居区、介于15-4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的调查问卷来研究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在年轻回族人中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对语言态度和使用情况起着重要作用.被调查的年轻人,语言使用与年龄关系密切.回族话使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回族聚居区。回族人以汉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中的词汇。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以及动物的血等;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居住着众多的回族人口。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颇值得关注。通过对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分析发现,苏州回族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和苏州话能力较高,回族民族别同用语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4.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57-59,70
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相似文献   

5.
回族话是以回族社会和回族文化为语言基础,在回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许多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词汇,这些民族语言词汇,就是回族社会文化的反映。回族先民的语言的确丰富多样,表现出了多元的特征,但这些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即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回族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也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如在回族常用语言中,也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回族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而鲁甸县回族语言所具有的语言特点,正好反映了回族文化多元一体性的特点。这种融合了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的多语混合现象,表明了回族母语的多样性,而汉语词汇的伊斯兰教化体现了回族语言与其它民族语言所具有的别同性。伊斯兰文化是鲁甸县回族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阿拉伯语是其传承和表达的基本工具,通过对云南鲁甸县回族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回族在保留和使用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语言的同时,又通过对汉语的改造利用或者同化、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回族语言。  相似文献   

7.
聚居住于海南三亚市凤凰镇的回族人口仅七千多人,但他们在语言、来源、经济和宗教文化方面都很有特色。其结婚习俗体现了回族婚俗的统一性和地域性差异,通过对其婚俗的考察发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贯穿始终,这种影响对三亚回族凝聚力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意识对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各种族群认同的界定中,文化的认同是其中很重要的界定.本文依据民族认同的理论,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回族的宗教、语言、服饰、节日、饮食、婚丧等文化及生活习俗进行调查,从对回族文化的认同角度研究赤峰地区回族的民族认同状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经济发展对当地回族民族认同的一些表现形式、符号象征产生了一定影响,并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回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一个主要回族人口聚居区,因此构建宁夏地区回族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对于回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回族辉煌的文化成就并更好地学习回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攒言子是云南曲硐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攒言子不同于隐语、歇后语。在曲硐,攒言子主要为回族使用,绝大多数曲硐人认为攒言子是回族创造的言语形式。攒言子实际上源自于古汉语中的“藏词”,是回族先民在语言汉化过程中学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三亚回族人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情况,重点关注了回族餐饮业产生的背景和它远近驰名的原因,特别对其招牌菜“鲜鱼汤”和揭开鲜鱼汤的制作过程,营养价值,还有它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如何让回族人摆脱困境,走向富裕的.同时还对其发展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回族饭店的未来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创办于1926年,195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目前,在校学生1835人,含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9个民族。学校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记录并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语言所具有的民族性,亦可以把不同民族的人们加以区分.回族人民拥有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而文化亦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由于回族人民拥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他们所使用的汉语中具有很浓厚的本民族气息,因而,在回族人民的日常用语中,往往体现出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回族教育研讨会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召开的.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除我区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外,我们还特邀了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的同志和回族比较集中的兄弟省、市、自治区的代表,这么多从事回族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工作的同志会聚一堂,共同研究和探讨回族教育问题,交流经验,这将对我区回族教育的研究和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自1958年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迅速的.1986年,全区有普通高校7所(包括西北第二民院),在校学生7186人,其中回族学生占13.52%;中等专业学校24所,在校学生11945人,其中回族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疆回族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回族教育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361万人口,其中回族有59.96万人,居各民族第四位,有一个回族自治州,一个回族自治县.回族人民在缔造伟大祖国、建设边疆的事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回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生活日益改善,经济、文化、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城乡经济改革,回族经济非常活跃.贯彻全国和自治区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使回族教育开始出现生机,不少地区为发展回族教育采取了特殊措施 加快了普及教育步伐,恢复和兴建了一批回民中小学,大中专招生为回族放宽了一个分数段,在扫除文盲、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它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小儿锦”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辅助性的拼音文字。它是在回族转换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字,它曾经对回族人民学习汉语言文字和进行社会交际,超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我们研究这种文字之前,首先应对回族的概况和她使用语言的历史发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回族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一部分,回族汉语的规范是我国新时代语言研究和语言规划的不应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度、通行度高和较高的回族汉语词语,当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对规范度、通行度较低的词语,应选取频率高的词形和保留一些不同来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国产动画片角色名称是一种社会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角色名称命名显示着文化对人的熏陶,本文力图从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国产动画片角色命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回回民族形成了许多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从这些回族礼仪用语,日常用语及亲属称谓中即能领略到表现回族民俗内容的语言,又能感悟出语言中蕴含着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在不同民族间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其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回族属于上海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能力、语言态度自热成了学界调查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