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否不再PK     
“超女”走了,PK来了。随着“超级女生”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一词一起走入人们视线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每天的报纸、网站,PK的幽灵无处不在游荡。“姚明PK伊朗小巨人”“莎娃小克半决赛PK”“深足劳资双方PK进行中”……甚至还有南京某媒体用《南京菜价PK苏锡常菜价》作新闻标题的,反正,媒体PK起来惟恐落后,用PK成了前卫的象征。然而,就在媒体争相PK之时,有没有顾及读者的感受——PK究竟是什么意思?绝大多数读者初看这个词恐怕都是一头雾水。笔者也是到网上搜…  相似文献   

2.
能否不再PK     
"超女"走了,PK来了.随着"超级女生"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一词一起走入人们视线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每天的报纸、网站,PK的幽灵无处不在游荡."姚明PK伊朗小巨人""莎娃小克半决赛PK""深足劳资双方PK进行中"……甚至还有南京某媒体用<南京菜价PK苏锡常菜价>作新闻标题的,反正,媒体PK起来惟恐落后,用PK成了前卫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后超女”现象将继续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女”的高潮告一段落,“后超女”时期,将进入更长期的娱乐大“PK”时期。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由湖南卫视首次推出的《超级女声》,作为大众声乐文化活动通过电视、通信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媒介迅速走红,如今《超级女声》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等一起“暴发”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成为2005年流行语,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报纸、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就会立即感觉到“PK”的运用之广、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5.
《超级女声》风靡一时。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得“PK”一词开始在人们口头乃至大众媒介上频频出现。《超级女声》中的“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在比赛白热化期间,每次pk台上的角逐,都让观众看得心惊肉跳,因此,《超级女声》的观众们对“PK”一词已是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6.
偶尔看06超女,几乎个个都是面容冷峻,目光锐利,短发嚣张,我不是说中性打扮不美,问题是大家都跟印钞票一样的没有差别,这就怪了。超女十进八,难得两位长头发的女生要么先被淘汰要么抓起来“PK”!  相似文献   

7.
2006“超级女声”4月初启动以来,活动时间过半,五大唱区全部亮嗓。此时超女比赛恰逢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外界普遍认为多少会对超女的收视造成影响。不可否认,世界杯席卷全球,对任何一个电视台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收视调查数据显示,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影响不大,超女收视仍然十分火爆。长沙唱区厉娜夺冠6月2日晚上,长沙唱区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决赛时刻,选手之间展开了最残酷的短兵相接。遗憾的是,重庆妹子胡灵没能在五强中走得更远,在第一轮就不幸出局,新疆女孩张美娜在第二轮 PK 中失利,无缘前三甲。“话题女王”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成功运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化开”,“PK”一词成为2005年公众所熟知和追捧的一个词汇。“PK”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9.
“超女”一火,“好男儿”又加油,“我型”开始“我秀”,大家都去“梦想中国”。观众一窝蜂跟着选秀走,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更没人看了。怎么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PK.就是Player Killer一词的缩写,意即在游戏中玩家们的互相攻击切磋武艺的行为,最先发源于一款欧洲骑士游戏。但已经无法考证了。起源于网络游戏的PK并非一开始就意味着任意攻击,它只是一种叫“角色扮演”的游戏行为,扮演者的意图是成为一个“杀人的人”。  相似文献   

11.
看客 《青年记者》2006,(19):56-56
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媒体也像超女一样学会了PK,如最近的《南方都市报》和同城的《新快报》之间为了什么“迷魂药”PK上了,且持续数日,这是同城媒体间的PK;此前,更有福建当地媒体与新华社PK上了,这是不同级别的媒体间的PK;更早的时候,有山西的媒体对外地媒体关于矿难报道的PK,这是异地间多对多的PK。可以说,媒体间PK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了,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媒体也PK了,是耶,非耶?这得两面看。一方面,媒体间就同一事件做出不同的报道,这是好事,一改过去那种只有一种声音的大一统局面,毕竟多了一种声音,可…  相似文献   

12.
演艺在线     
《大观周刊》2006,(25):12-13
《超人归来》闯情关;周杰伦 助推邦威“圆梦计划”;“快乐”大使PK赛火热开打;安又琪 因“爱”之名;《临界二十天》生死较量;电影节 新片、美女“清凉秀”;2006“超女”7大关键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林泓 《新闻天地》2006,(7):19-19
2006年,最激动人心的全民娱乐是“超女”和“世界杯”。这边,球迷在享受足球;那边,粉丝们在用眼泪和矫情拉票。特别是跨年度的关键词“PK”,一直延续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两大狂欢中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是话语权,“世界杯”在老外手里,“超女”在国人手里;前者是男人的游戏,后者是女孩子们的追梦。追梦的唐笑:让人感受到音乐剧的魅力“今天在这里,我最想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继父张叔叔,13年来,我从  相似文献   

14.
选秀节目生命周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风行全国的《超级女声》给中国电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关于“超女”的种种非议、狂热,可能也将渐渐停留在电视历史中。因为从今年起,主办方宣布“超女”停办,取而代之的是《快乐男声》。而央视的《梦想中国》也步“超女”后尘,不久前确定今年停办。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乐川 《今传媒》2005,(9):20-21
经过49天共7轮的总决赛,湖南卫视“2005超级女声”这场旷日持久、风靡南北的娱乐盛宴,终于在8月26日晚落下了帷幕。在场外八百多万条手机短信的参与、上亿观众的期待下,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分获年度全国总冠军、亚军和季军。然而,围绕“超女”的各种争论,并没有因它的暂告段落而止息,种种褒贬不一、甚至针锋相对的论词继续竞相交锋,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让人吃惊的是,《南方都市报》以“超女”捍卫者的姿态决然地发出“超级女声是庶民的胜利”的立论,并且连发社论多篇,矛头直指“超女”反对派。其实,除此以外,针对“超女”从教育、经济和…  相似文献   

16.
“超女”们的热歌劲舞,粉丝们的呐喊尖叫,PK 的眼泪,如潮的短信,把2006超级女声的热潮再度掀起。“超女现象”热遍全国之时,让媒体陷入又一次沉思。但是,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已经从超女现象中惊讶地发现:媒体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媒体的新旧时代更替的标志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旧时代的媒体本位让位于新时代的受众本位。它告诉我们:媒体已经不是大众的主宰。相反,大众才是媒体的主宰,无冕之王也不是记者,大众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当湖南卫视真正地把主宰权和无冕之王的称号交给大众,应该说是还给大众的时候,大众则在媒体的舞台上魅力四射,艳惊八方。  相似文献   

17.
2006超级女声在最后一个分赛区——广州唱区徐徐谢幕之际,湖南卫视又紧锣密鼓筹划总决赛,给观众奉献了一台又一台视听盛宴。今年的“超级女声”在制作节目的同时,还进一步放大了品牌效应,打造超女新娱乐经济产业链,推出了“超女娃娃”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超级女声”目前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已有多家国际传媒机构就超女节目和资本运营与湖南广电洽谈。主办方对今年超级女声进入全国总决赛后的收视表现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媒体也像超女一样学会了PK,如最近的<南方都市报>和同城的<新快报>之间为了什么"迷魂药"PK上了,且持续数日,这是同城媒体间的PK;此前,更有福建当地媒体与新华社PK上了,这是不同级别的媒体间的PK;更早的时候,有山西的媒体对外地媒体关于矿难报道的PK,这是异地间多对多的PK.可以说,媒体间PK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了,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的“超女”,在人们的眼中开始变得更像一个淑女。而超女被“驯化”,既来自于主管部门的“规范”,也来自社会舆论的“教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杨伟 《今传媒》2005,(11S):94-95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随着李字春的胜出而告一段落,但由“超女”而带来的超级经济链却依然在影响着整个商业社会,从蒙牛到大大小小的SP,今天“超女”的商业魅力蔓延到了PC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