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青藏高原的典型的气候条件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和横亘在高原南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对印度洋暖湿气流的阻挡,形成了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条件。(一)气压偏低下表是海拔与气压对照表:气压偏低的成因是海拔升高,空气柱的重量减小。(二)气温偏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低(约22°~40°),但地势高峻,年平均气温约为2~5℃,纬度稍高的藏北甚至无明显的无霜期。气温偏低的原因是海拔高引起的空气密度小,地表的长波辐射强,热量流失快。  相似文献   

2.
1.太阳能资源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年总辐射量大部分地区在160千卡/厘米~2以上。其特点可概括为太阳辐射强、日照长。西藏的拉萨比同纬度的上海日照时数多出约1000个小时。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直  相似文献   

3.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 0 0 0米以上 ,由于地势特别高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 1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 -8℃~ -1 0℃以下 ,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不超过 2 0℃ ,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夏季是全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集中在 5月~ 1 0月 ,大部分地区年降  相似文献   

4.
中国鸟类物种密度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线和纬线将中国划分为 59个 5°× 5°的小区。根据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统计各小区内分布的鸟类种数 ,再除以相应小区面积得小区内鸟类物种密度。结果表明 ,中国鸟类物种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横断山脉地区 ,青藏高原西部则是物种密度最低的地区。对同一纬度上各小区平均鸟类物种密度和纬度间相关分析表明 ,中国鸟类物种密度与纬度显著负相关 ,对生态因子和鸟类物种密度的相关分析表明 ,植被覆盖率、生境密度 (单位面积内植被类型数 )及平均年降雨量与鸟类物种密度显著正相关 ,气温年较差与鸟类物种密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修辞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一大技巧,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有关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三个特点。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  相似文献   

6.
郑双霜 《考试周刊》2012,(23):119-120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高原因高生寒,相同季节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抓住“高”和“寒”两个特征,是研究青藏地区的关键。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气候、水文、生物、资源也都具有独特性,并且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因而青藏地区不仅在我国。同时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重要地区。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对于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地形【知识梳理】1.地形与气候(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如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主要特征 通过对我国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析,我国气候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是我国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气流随季节明显变化,无论近地面或高空,无论东部地区还是青藏高原都存在着季风现象。但它们的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9.
山地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一般情况下,雪线大体与最热月的0℃等温线吻合.山地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下面就这些要素对雪线高低变化的影响进行解读. 一、气温越高,雪线越高 气温升高,则积雪消融量增大,0℃等温线所在的海拔位置升高,雪线上升.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 从全球来看,副热带地区气温最高,高山上的雪线海拔也最高;两极地区气温低,雪线降至海平面.例如,热带非洲的雪线高度为4500米~5200米,而阿尔卑斯山为2400米~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地理事物的诸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也是如此,它们是彼此联系的,互相影响的,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及时把握规律,将会事半功倍。一、地形·气候·动物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也复杂多样,世界上绝大多数植物、动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适合生长的地点。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气候越寒冷。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当,青藏高原由于地势很高,平均海拔多在四千米以上,气候寒冷,有的地方是终年皑皑白雪。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  相似文献   

12.
1、张家口以北的坝上地区(内蒙古高 原的一部分),地势高,平均海拨1200~1500米(邯郸为50~100米);北风或西北风强烈;年平均气温低于4℃(邯郸为13.3℃);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邯郸为700毫米)。该地区的杨树,其生长特点(较邯郸)为①叶小、主干低②生长缓慢。根据上述特点,分析造成的原因及说  相似文献   

13.
等值线的解读方法很多,就自己的教学体会,得出解读等值线时常用的一些技巧。运用这一结论解读等值线时,其一注意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取决于多种因素,讨论等值线弯曲时,往往以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其它因素相同进行讨论。例如北半球七月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是以纬度、海拔等相同,就海陆差异而论。其二,选择一个基准线(面),确定“高值区”、“低值区”。例如,讨论等温线的弯曲,选定同一纬线为基准线。北半球七月大陆上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上气温,以大陆为气温“高值区”,海洋为气温“低值区”,则大陆上等温线应凸向气温降低的方向(高…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集全国各区域有代表性的10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得出近27年来中国气候变暖与全球的一致性,以及变化在一些区域明显经度与纬度的地带性,西南存在一个气温不升乃至下降的区域;降水总量趋于减少、微旱。但近两年来气温略下降,降水有增加。大面积区域气温与降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弱小的西澳大利亚寒流高中地理(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课本(2000年第2版)74页指出: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西澳寒流比本格拉寒流、秘鲁寒流都弱得多。西澳寒流水温比同纬度的本格拉寒流、秘鲁寒流略高。凡有寒流经过的沿岸,其气温必低于同纬度暖流所经过的沿岸。如里约热内卢1、7月均温比同纬度  相似文献   

16.
刊中地理报     
世界地形地貌之最 最大的高原——南极洲的南极高原(1280万平方千米) 最高的高原——亚洲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 最大的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337万平方千米) 最大三角洲——亚洲的恒河三角洲(8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777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7.
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南海中的珊瑚岛,位于北纬16.5°,地处低纬,年平均气温达26.8℃。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长白山天池。长白山中的白头山天池虽不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但这一带海拔超过2000米,在纬度位置、地形和冬季风共同影响下,年平均气温仅-7.3℃。一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珊瑚岛,一月平均气温为28.5℃。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黑龙江省漠河。漠河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一月平均气温仅-30.9℃。七月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新疆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33.0℃。七月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海省格尔木伍道梁,这里海拔4612米,七月平均气温业-5…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内容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一课时《气温分布》二、[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记住 1月 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及位置。2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以及运用各种地图、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教育目标( 1)从哈尔滨和广州冬季不同的自然景观 ,了解我国国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的情况。( 2 )通过讲述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了解世界水稻、棉花种植的最北界线是我国的黑龙江省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成因四、[教学难点 ]阅读…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第一课时《气温分布》【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记清 1月 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及位置。2 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以及运用各种地图、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教学难点】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 ,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阅读我国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的图、表以及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图 ,分析概括出我国冬、夏季气温的特点和成因。【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教具准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地理学习中,等压面(剖面为线)和等温线弯曲方面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一直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关键在于学生对比较同一水平高度气压值大小和同纬度不同地区气温高低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