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钓黄鳝     
许波  晓玲 《中国钓鱼》2021,(2):30-31
黄鳝俗称长鱼,其体细长,前端圆后端渐侧扁,尾部尖细。体色黄中带黑色小斑点。头尖眼小体滑无鳞,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细齿。黄鳝为我国特产,分布于各地湖库河流等自然水域,稻田、沟渠也可看到其身影。  相似文献   

2.
海竿钓黄鲴     
侯凤明 《钓鱼》2005,(14):36-36
细鳞斜颌鲴,又称黄尾,俗称黄梢,属中下层鱼。体侧扁,较高,口小,下位,弧形,下颌角质发达,有咽齿三行,背鳍硬刺粗壮为头的12~14倍,尾鳍桔黄色,后缘为黑色,用下颌角质边缘刮取水下岩石上的藻类为食,也食水生植物枝叶、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各干支流和湖泊水库等水质优良的自然水域。  相似文献   

3.
带鱼学名Trichiu-rushaumela也叫作牙鱼、灰带、白鱼、白带鱼。青宗带、裙带鱼、刀鱼、牙带、鳞刀鱼、带条鱼。底鱼织.带鱼科。体侧扁,呈带形;尾细长,呈鞭状,长可达1米多;银白色,口大,上下颌每侧有侧扁尖锐的牙齿一列,上颌前端有韵状犬牙两对,下颌突出,前端有犬牙l-2对;背鳍很长,胸缩小,无腹鳍,臀结鳍条退化呈短刺状,鳞退化为银色粉末状细片。带鱼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与大黄鱼、小黄鱼和乌贼并称我国四大海产,年产量居我国海产鱼类之首。这种鱼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结群栖息于水域中下层…  相似文献   

4.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4)
钝吻黄盖鲽(蝶科) Pseudpoleuronectes yokohamae地方名:黄盖、沙板、小嘴、田鸡鱼、扁鱼、冷水板、小高眼、沙盖。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重200~400克。头小,口小,两侧口裂不等长。两眼小,均长在头右侧。有眼一侧为背面,呈深褐色,被栉鳞,有不规则的斑点:无眼一侧为腹面,呈白色,被圆鳞。有眼侧上下颌无牙或仅下颌有~2个牙;无眼侧上颌9~13个牙,下颌12~15个牙。背鳍由眼部直至尾柄前端;腹鳍由胸鳍后部延续至尾柄前端;尾鳍  相似文献   

5.
鲻鱼——鲻科 鲻鱼胸鳍根底的上半部有蓝色的斑纹,体侧有数条暗色条纹,因其眼睑部较发达,很容易与鲻科的其它种类区别开,鲻鱼栖息于内湾或河口水域,有时也生活在淡水水域,冬季时迁徙到海洋深处。10月至第二年1月到南方的黑潮流域产卵,但至今对其产卵情况还不太了解。春天,阳光明媚的海岸附近的河流浅滩处,经常可看到大群小鲻鱼在那里活动。鲻鱼主食附着藻类,但有时也吃沙蚕等动物性食物。 主要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以南;除热带西部非洲一摩洛哥沿岸之外的全世界温、热带海域。  相似文献   

6.
柳明 《钓鱼》2008,(1):48-49
海鳗,俗称有鳗鱼、牙鱼、狼牙鳝、门鳝、长鱼、即勾、勾鱼等。海鳗体长近似圆筒状,后部侧扁.一般体长在35至60厘米左右,体重在500至1000千克之间.而大者能长达1米多,重量在10千克左右。海鳗头长而央,口大.口裂达眼后方。上颌比下颌要长.舌附着于口底不能活动,两颌牙强大而锐利。每侧均具三行牙,海鳗全身光滑无鳞,侧线较为明显。其背部银灰色、个体史的呈暗褐色,腹部近乳白色,背鳍及臀鳍边缘呈黑色。海鳗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我国沿海均产之,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的渔场也是其主要活动水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说的“红眼”,指红眼鱼,亦即赤眼鳟,因其形似草鱼,也叫野草鱼。此鱼双眼上方大半为红色,若仔细观察,双眼下侧也町见微小红斑,故名。此鱼在广东顺德各水域随处可见,产量极丰。  相似文献   

8.
我国江河湖海卵石或岩缝水域有相当的分布,在此水域鱼类活动频繁,但相应产生海竿卡铅坠而收不上鱼,断线丢铅坠失钩跑鱼时有发生。现介绍一种经验:  相似文献   

9.
姚军 《钓鱼》2012,(5):46-47
都说鲫鱼好钓,可是在有些水域,鲫鱼却很难钓到。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的水域鱼的食性有所不同。此外,就是相同水域,鱼的习性也会不同,常有人钓鱼的水域,鱼难钓,是因为鱼已不太有安全感,会对常用的饵拒食。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近水知鱼情,近山知鸟音”。这告诉垂钓者在到达垂钓水域后,必须了解鱼情,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五官直接用闻、看、听、问来分析判断鱼情:水域中有没有鱼?鱼多或鱼少、鱼的品种以及好钓不好钓等等。具体从下列情况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1.
钓谚有“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一说。春季的水情鱼情有三大特点:一是水体透明度较高,浮游生物复苏,亮水处的鱼多寻找有草的水域觅食,同时也为了隐藏身体.躲避天敌的伤害;二是在有日照的白天,有草生长的水域升温快,浮游生物多,鱼儿常来活动;三是鱼类繁衍离不开草,因为鱼繁殖的卵,需要在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上着床、发育。由此可见,春钓草窝正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2.
天然河道里,经常有人捕鱼、电鱼,却无人放养鱼苗,鱼密度不大。弄不好会乘兴而去,空手而回。 在天然河道垂钓,要找有水流的涵管口和沟渠口下钩,就是人们常说的静中找活。在静水里流进活水,水中溶氧增多,而流进来的活水中又带有不少小虫等鱼儿爱吃的食物,因而鱼儿都爱聚集到这些水域觅食,因此也不用撒诱饵诱鱼,钓饵一抛下就会有鱼咬钩,上鱼率很高。然而切不可把钩饵抛到急流中,以免挂底或冲走。应在急流两侧的缓水处下钩,这不仅可使钓饵比较稳定下来,而且也正是鱼儿觅食的水域。 聚集到涵管、沟渠口觅食的鱼,有鲫、鲦、鲤、皖…  相似文献   

13.
黄鳝     
王长工 《钓鱼》2013,(21):27-27
黄鳝亦称"鳝鱼""长鱼",淡水可钓鱼种之一。合鳃科。体细长如蛇,前端圆,后端渐侧扁,尾部尖细。色微黄或橙黄,有黑色小斑点。头圆,吻尖,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细齿。眼小,体滑无鳞。黄鳝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池塘、稻田的洞穴及石缝中。黄鳝一般白天藏于洞穴中,夜里则出洞捕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蛙、蝌蚪或小鱼等。鳝鱼为我国特产,各地均有分布,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鳝鱼可用多种钓法钓之。如持竿钓于黄鳝常出没的水草丛中或乱石多洞的河底;如放钓于湖边、河边石缝或黄鳝洞穴多的水域;如沿河岸、稻田、沟渠边  相似文献   

14.
广大钓鱼爱好者垂钓,根据不同活动方式,已明确划分为两大类别,一是竞技钓;一是休闲钓。在这两类活动中,钓者都有面临钓对象鱼的问题。竞技钓自不必说,就是在标准池(又叫专业池)钓对象鱼。而去自然水域垂钓,众所周知,都是钓混合鱼,即有什么鱼钓什么鱼,难道也存在钓对象鱼的问题吗?其实,一个别具心窍的钓者,你只需将自己的垂钓活动略微提高一点层次,马上就会遇到钓对象鱼的问题。笔者遇下列情况,常主动出击钓对象鱼。当住地周围得天独厚,水体众多,水域宽广,海湾、江河、湖泊、水库、溪流、港渠、塘堰或遍布四野,或至少有…  相似文献   

15.
钓谚有“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一说。早春的水情鱼情有三大特点:一是水体透明度较高,浮游生物复苏,亮水处的鱼多寻找有草的水域觅食,同时也为了隐藏身体,躲避天敌的伤害;二是在有日照的白天,有草生长的水域升温快,浮游生物多,鱼儿常来活动;三是鱼类繁衍离不开草,因为鱼繁殖的卵,需要在水草或其它水生植物上着床,发育。由此可见,早春钓草窝正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6.
黄颡钓法     
张世才 《钓鱼》2010,(21):38-39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角角鱼、黄颊鱼、昂刺、盎公鱼、黄骨鱼等。黄颡鱼头扁平,吻圆钝,上下颌均有锋利细齿,触须4对。鱼体腹圆,后部侧扁。呈黄色或黑色、褐色,体黏滑无鳞。胸鳍锐利。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乡丹东,有条闻名中外的鸭绿江。早些年,江流湍急,水质清澈,其势浩浩荡荡,直泻黄海。江中盛产马口鱼,虽系小型鱼类,但江阔凭鱼跃,且食物丰茂,其生长个头往往比一般水域要大。 马口鱼属鲤科,体延长,侧扁,银灰色略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尤其  相似文献   

18.
“鱼身燕头颊骨黄,鱼之有力能飞翔”,这是古人对黄颡鱼的外形描述。黄颡俗称黄腊丁,盎斯鱼,鱼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背呈橄榄绿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常见鱼类,在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水库、湖泊、河流中均有。黄颡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喜在江河的洄流缓流岸边或静水处,出没于水库,河泊、河流的浅滩处,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才四处活动觅食。它属肉食性鱼类,食性偏杂,食物多为鱼虾、水生昆虫、个体较小的水生动物。垂钓黄颡鱼必须针对它的习性和食性,才能有很好的钓获。除此之外,对口…  相似文献   

19.
水库夏钓鲶     
颜恒 《钓鱼》2003,(18)
在自然水域,尤其是水库中,除了大量的有鳞鱼外,也广泛生长着许多种类的无鳞鱼,而其中尤以鲶鱼和江鳅为盛。要钓这些鱼,首先要了解它们的习性,一般无鳞鱼都有怕光易惊的特点,故它们多生活在较僻静、地形较复杂和光线相对暗淡的水域,又由于它们生性好静,具有较强的定居性,在水少水清的枯水季节更是不易钓获它们的,这样在许多钓鱼人中形成了这类鱼不好钓的印象,也因此少有人专门去钓它们。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获鱼的技法。首先在季节上——要钓鲶鱼以及江鳅,最佳的季节当数夏天以及秋初。鲶鳅等属喜温性鱼类,在相对水温中,温度越高其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孙增明 《钓鱼》2006,(21):21-21
“远、深、草”此三字指垂钓水域而言。在离水边较近、极少有人光顾:有水草或近岸边有陡坎等较浅水域.间或也能钓到300克左右的大鲫鱼,但机会一般较少。而经常有人垂钓的河沟、池塘等水域,或人多嘈杂,或水边有路道,或鱼被钓惊,欲获大鲫鱼也不宜离水边较近。例如几年前,我们在环城河钓鱼,有部分钓友布窝在离岸边3-4米、水深约1米的河坡上.虽获鲫数量多.但个体小,个别大的也只有150克重。我布窝在离岸边6米开外.水深约1.6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