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在合唱中体现“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唱是一门典型的集体艺术,是一种多声部旋律纵横交错发展的高层次音乐艺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在音乐教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着重阐述在合唱中如何才能体现"合",分别从演唱者发声的音色,不同声部的和声色彩,对作品的情感处理以及指挥者的指挥与演唱者的演唱等四个方面试图阐明合唱艺术中要体现的中心主旨"合"。  相似文献   

2.
合唱艺术作为最为美妙和谐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将每一位演唱者的真实情感融入音乐,再通过音乐抒发情感。但当这项艺术失去情感支撑,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使演绎的作品变得暗淡无光。在合唱教学中,合唱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让歌唱者真正学会因"情"而"合",随"感"而"唱"才能让演唱者和聆听者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便是如何在合唱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3.
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灵气",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团队合作来说更是如此。"灵气"是合唱团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它虽然不如声乐技术、视唱能力等方面直观,但却是合唱团不应缺少一项重要素质。合唱团的"灵气"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于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团员之间以及与指挥之间的默契程度、舞台表演的临场应变能力等等。通过一些措施例如建立相对宽松的管理机制以及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模式等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合唱团员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合唱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对于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只有充分发挥合唱团员能动作用的合唱才是最符合合唱精神的合唱。  相似文献   

4.
合唱是一种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演唱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声音的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均衡"与"统一"是合唱艺术的灵魂和实质,树立正确的合唱音乐艺术表现观念对合唱音乐作品的诠释尤为重要。文章对合唱作品演绎状态中的"均衡"与"统一"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邢军 《黑河教育》2014,(3):19-19
正在近两年的合唱教学中,我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对合唱的概念缺乏科学的认识,甚至误认为齐唱就是合唱。合唱,是指"合"在一起演唱,但这种"合"不是简单的、毫无联系的、随意的演唱,是将旋律、和声、调式、肢体、节奏、音色、强弱、快慢等丰富的音乐要素排列组合和交替向前进行的复合运动。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音色整齐,声部协调,情绪一致,表演默契。这说明合唱是追求共性,是需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集体艺  相似文献   

6.
合唱艺术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范畴,是衡量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标尺。根据合唱中需要融合学生技术和体验的要求,提出要"荡起"合唱艺术的"双桨",即技术性和体验性,具体体现在遵循学生审美体验,合理选择合唱曲目;激活通感暗示效应,唤醒学生合唱意识;借助技能曲线图解,优化合唱训练结构等三个维度,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合唱效益。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2008,(6):12-13
"血脉能够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搭起双手筑起你回家的路基,你的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传递圣火、奉献关爱",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上海传递活动首日收火仪式上,众多艺人和百余名火炬手一起,在燃烧着熊熊火焰的奥运圣火盆前大声合唱主题曲《生死不离》。一份份爱心  相似文献   

8.
曹元玲 《江苏教育》2014,(17):52-54
"合"而不"和"是小学童声合唱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采用"声声和融一妙趣横生、声声和美一渐入佳境、天籁和谐一有效控制"三个行动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达到童声合唱均衡、统一、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歌曲《美丽的村庄》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采用欢快跳跃、此起彼伏的旋律,表达主人公拥抱大自然、赞美家乡的思想感情;演唱形式为童声合唱。这是一堂欣赏课,为体现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学习领域理念的实施,我遵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需要,以生为本,创新设计,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将结合本课例设计与教学效果,谈谈自己对"好课"的理解。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度好课,首先必须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课。课的设计必须从"内容出发"到从"目标出发",来准确"定位",这是好课的前  相似文献   

10.
黄晓维 《生活教育》2014,(9):117-119
正作文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词,一是"情感",二是"能力","情感"只能靠"激发","能力"只能靠"习得"。由"技"到"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小用"走向"大用",才是作文教学的"王道"一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叶圣陶从来不教孩子写作文。他只是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念作文,听着听着就问一句:"这儿什么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笔者"初中音乐合唱进课堂的实证研究"课题研究的心得,阐述了初中音乐合唱进课堂的必要性,总结了"合唱进课堂"的四个基本环节:1明确"合唱进课堂"的内涵。2支架引导,填充、整合难度适宜的合唱素材。3完善自我,掌握和熟悉运用合唱教学的内容和要求。4"合唱进课堂"的实施。师者若能将各项合唱能力(特别是多声部歌唱与合作能力)训练有效地融入歌唱教学中,"合唱进课堂"就会摆脱口号,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班级合唱"是基于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班级合唱教学的现状看,不少教师知难而退,将合唱改成齐唱,使合唱教学半途而废。本文以《田野在召唤》一课为例,谈谈班级合唱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林晓君,家里人都叫我"豆豆"。但我可不是爱搞笑的"憨豆",更不是令人讨厌的"青春痘",而是一粒地地道道的"欢乐豆"。因为我是11月11日出生的,大人们都说这一天是"光棍节",是个快乐的节日,所以这一天出生的"豆子"当然也是"欢乐豆"啦!先说说我这粒"豆豆"的爱好吧。我是"欢乐豆",当然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开家庭音乐会,放开嗓子大声地唱。每次音乐会  相似文献   

14.
正优美动听的合唱能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使学生在歌唱中享受愉悦,受到美的熏陶。然而在常规教学中,合唱教学却成为老师们不愿触碰的"烫手山芋",尤其是公开课或赛课更明显,老师们都想挑有趣、容易调动气氛的欣赏课,而不愿上"实打实"的合唱课。因为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能唱好一个声部的歌曲对于全体学生已属不易,而要在唱好主旋律(高声部)  相似文献   

15.
三只“虫”     
在广汇小区的一所美丽的房子里,住着"三只虫"。我的爸爸是一只"大忙虫",我的妈妈是一只"大书虫",我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小书虫"啦。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8日晴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庭吧!我家有三条"虫",第一条是"工作虫",是我的爸爸,第二条"虫"是我的妈妈,她是一条"网购虫",整天爬在电脑上,第三条"虫"是我,我是一条"电视虫"。爸爸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得不得了。记得有一次,爸爸在上班,因为回来的迟,妈妈生气地说:"饭菜都凉了,你怎么还不回来?"爸爸摸了摸头说:"老婆大人,我在加班呀!"爸爸可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虫"。妈妈是个"网购虫",只要一有时间,妈妈就在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名"领跑者"。这是一个特别的身份,既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又在团队中发挥着引领的作用。成为"领跑者",不仅要自己善于奔跑,还要能团结着大家一起跑,能带领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我是一名"领跑者",我该如何带领大家一起奔跑?我,选择教育科研这块"高地"。  相似文献   

18.
<正>"阳光"合唱团是由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合唱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支团队。2007年年底集团公司工会授牌正式成立。现有团员70余人。几年来,秉承"哪里有合唱,哪里就有和谐"的建团理念,牢记合唱团的宗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合唱艺术水平,展示企业良好精神风貌。幸福生活,快乐歌唱;坚持每周六义务集中训练,基本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先后参加了霍州煤电集团公司举办的2008、2010新年合唱音乐会,2010年首届职工合唱音乐会。经常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文艺演出,为  相似文献   

19.
谢仪 《家长》2012,(Z2):98-99
以前,我认为考试就是"烤人",只会让人感到无尽的煎熬。好朋友小江非但没有反对我,反而更消极地告诉我,何止"烤人",简直就变成了"烤肠"!这不,一升入六年级,我就变成了一根"烤肠"。"烤肠",有快乐的"烤肠"、悲伤的"烤肠",香甜的"烤肠"、烤焦的"烤肠",无忧无虑的"烤肠"、心事重重的"烤肠"……千姿百态、多种多样。我呢?大多数时间都是很香甜的,少数时候呢,因为操作失误,就不小心烤焦了!俗话说得好:"考考考,老师的法  相似文献   

20.
朱国忠 《辅导员》2012,(Z1):40-41
我读书所使用的方法是"上山打虎法",因为儿歌里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的句子,而我的读书法是"一堆书、两张表、三兼顾、四面风、五分钟",正好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懂得,没有上山打虎的那一股勇气,是读不好书的。一堆书读书有时会因心情而变的。我喜欢在床头放一大堆书。不管我心情如何,总会有一本会被我选中。如此阅读的火苗就永远不会熄灭。也正因为有一堆书的"相互取暖",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