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在网络上的活动令家长、教师担忧。就信息技术教学与文明上网习惯的养成浅谈几点看法。主要是从三大块的内容阐述: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冲击;青少年在不良网络行为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培养青少年文明上网习惯的措施。在各种措施的作用下,学生意识到自己上网行为的不文明之处,决定"痛心"悔过,改头换面,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网民。  相似文献   

2.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建设网络美丽中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文明上网与网络爱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从"个体与整体"的哲学线索出发,论证爱国的本质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不文明上网是不爱国的表现,特别是倡议网络时代的爱国应该从文明上网开始,这需要政府、公民、媒体等各司其职共同营造文明上网的爱国氛围。  相似文献   

3.
对在校大学生上网访问不良信息的数据进行分析,阐述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色情信息的现状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提出在校园网环境下促进学生文明上网的对策,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对网络信息的接收和获取方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网络功能的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密不可分的信息交汇平台,网络世界的强大功能也深深地吸引着当代大学生,而网络的虚拟性所产生的不良的、不文明的、负面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正确教育、引导我们的大学生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绿色上网、文明上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孩子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由于认知的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孩子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因为上网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渐增多,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谈网色变”。可以这样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又存在让人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针对这一情况,通州小学在信息网络建设特别是网络文明建设方面,学校党委重视,管理措施得当,校园网集信息、管理、教学于一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信息坏境,校园中文明上网的气氛日渐热烈。  相似文献   

6.
各大专院校应针对青年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与规律,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规范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着力构建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上网目的娱乐化、上网时间随意化、上网场所寝室化、网络依赖明显化、网络影响严重化等特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的网络行为,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实现上网目的学习化、上网时空规律化、网络使用科学化,以最终养成其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  相似文献   

8.
各大专院校应针对青年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与规律,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规范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着力构建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通过网络扩充了知识量,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然而,对网络的不正确利用也使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甚至误入歧途。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中学生文明上网,就成了中学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与此同时,网络文明教育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下面,笔者就中学生使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予以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强网络文明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众多沉迷网络的案例显示,没有良好的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是孩子会被“网”住无法自拔的主要原因。家庭已成为文明上网的主阵地,形成良好的家庭网络文明习惯,是网络文明建设的关键,而制定家庭上网规则是家庭网络文明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如何制定家庭上网规则,制定以后又如何执行,事关孩子,更考验家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网络态度、网络和学业的关系、上网的目的、上网的时间和花费、网络道德文明等方面既存在共性,又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的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严格网络管理,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网络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信息传输速度快、表达自由、内容丰富等特性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有资料显示,66.3%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了3小时。大学生是用网一族的主力,其用网文明程度是衡量整个社会用网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净化高校的网络环境,推动大学生文明上网,是大兴网络文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扩大,存在一定比例不健康上网情况,上网呈低龄化趋势,以及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中的新特点、上网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等情况值得关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上网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问题背景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已迅速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现代化国际大平台,其运用和发展加快了科技文化知识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对现代社会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在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文明道德规范,是对已有的文明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补充。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其一,由计算机网络构成的虚拟网络空间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现实空间,网络空间是无限的。其二,传统意义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文明道德标准具有相关性,同时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我国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上网用户正在急速增长,但是,"上网热"并没有带来网络管理的升温。网络文明道德并不能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人们对网络  相似文献   

15.
省内短讯     
正我省开展"网络关爱青少年活动"近日,我省推出一系列公益宣传片,大力倡导坚守"七条底线"、净化网络环境。目前,《网络连着你我他,净化环境靠大家》公益微电影及《文明上网,从我做起》公益宣传片已在河北电台、电视台、各大网站及户外显示屏、公交系统移动数字电视等媒体平台上播出。自"网络关爱青少年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涉网管理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坚决打击网络谣言、清理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并组织开展了"做文明网民签名寄语"、"绿色上网,文明有我"网络征文大赛等20余项网络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具有两面性。面对孩子上网成瘾等各种问题,如何科学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文明、绿色上网,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参与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网络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上网学习率偏低的现象,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上网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网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改进教学功能、增强学习及沟通功能以及增强学习支持服务功能等改进网络学习平台功能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上网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把好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教育关,五寨县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全县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网络运用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帮助痴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一个新文明的兴起,它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作为“网络新生代”的大学生上网具有尝试、猎奇、减压、娱乐、价值、情意表达心理特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让大学生上网倡导“有序”、“有节”,“有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朱飞 《湖北教育》2002,(6):25-27
上网成为当今一种时尚。在上网群中,有一支特别令人关注的网民队伍——中小学生。互联网的出现,使校园的围墙、国家的疆界都不再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屏障,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遨游世界、访问朋友、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同时网络的存在也具有两面性,有人说网络是文明智慧的殿堂;有人说网络是藏污纳垢的地狱。有资料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生上网人数正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