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子成龙”这句历史久远的话,现下十分流行。特别是如今下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更切。其实何止父母,老师也望“生”成龙。但是,事情常与愿望相违,望子成龙而子却不成龙,甚至成了“虫”的事屡见不鲜。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2.
“望子成龙”反映了中国人的自身价值观念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希望我们民族的子孙后代,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社会的有用之材。但是现在,大学生已不再是包含自豪和羡慕的词语,许多家长也不再以考上大学作为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望子成龙”变成了“怕子成龙”,父母不再为子女读书好感到自豪和欣慰,而代之以忧愁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而决不会“望子成虫”的。不少父母认为读书就是一切,只有书本中才能钻出“龙”。为了让孩子多读书。巴不得把他们变成消化书本的机器。对孩子的期望值那么高,用的却往往是培养贵族的教育方法。如此,有的孩子即使本来有“成龙”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给人印象很深。小孩子的妈妈为他的母亲洗脚,母亲慈爱地说:“忙了一天啦,歇会儿吧!”“不累。”这个情节被小孩看在眼里,他转身跑出去,为他的妈妈端来一盆水,喊着:“妈妈,洗脚!”画外音:“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广告词说穿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心切到什么程度,大家都有体会和见闻。怎样才能使父母如愿以偿呢?有一位杂文作家汪重友写过《望子成龙与自己成龙》一文,其中一些观点,不乏真知灼见。他说,在孩子的眼里,有三种父母不值得尊敬:第一种是“无知父母”,自己不…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家长,潜意识中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超值期待,其心之切、其情之真都是举世罕见的。同样,中国的老师们对学子“成龙成凤”的愿望,也不亚于家长们。  相似文献   

6.
自从影视巨星成龙在电视屏幕上一声呐喊:“望子成龙,小霸王!”“小霸王”学习机便充斥各商场商店,统治了市场。然而,作为一种学习辅助工具,又何必称王称霸呢?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爸妈和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被娇纵惯了,平日里就“霸气十足”,在家在学校都像个小霸王。我们的商品用了过多的带“王”带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本是好端端的“龙”、“凤”苗子,结果成才无“望”。现列举家教误导四类。揠苗助长提前教育——超负荷施压一些盼望子女成龙成风的家长,过早让孩子承担学习任务,如背唐诗宋词,学英语,弹钢琴等。他们盲目给孩子加压,结果导致孩子的抵触情绪而丧失学习兴趣。据《大河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而父母也都是“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包办大小事情,结果却是孩子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缺乏责任心,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望子成龙”乃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是,当父母们为子女“成龙”而不惜一切地付出心血与辛劳的时候,儿女是否都感其诚而心领呢?事实上,不尽然。因此,要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达到一致,从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其前提是要加深对子女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最后才能达到找出善解的办法来。可见,家庭教育这“三解”是连接父母与子女心灵相近、不可缺少的通衢,是保证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环节。一、你“了解”孩子吗?你了解孩子吗?这样问,有些家长似乎觉得奇怪:我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怎会不了解呢?但是,这里说的了解,并不是停留在一…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语言,随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必然发生变化。这除了大量“时代语”的创造外,利用旧有语言装进新的意义,对这种创造新词语的方法不防称之“语言翻新”。现就常见的“语言翻新”形式作些介绍。一、在原有语言形式基础上作个别字眼的更易而求取全新的意义。这种表现形式较多见的有: ①成语的更易翻新。成语“望子成龙”,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希望他们成为人材。现在却出现“望父成龙”一语,倒翻过来,表达了儿女们对不争气、枉为人父的父亲的希望。“量亲录用”系由成语“量才录用”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有2亿左右,加上孩子的年轻父母约占总人口的一半,这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群体。我们这代年轻父母为培育优秀儿女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不少人期望值过高、要求过急,以至有的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弄成了“逼子成龙”、“压女成凤”,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下第一难是做人,做人第一难是教子!”  相似文献   

12.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为使儿女"成龙",父母们煞费苦心:胎儿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特长教育……孩子没了玩的时间,没了笑的机会,父母还觉得不够,恨不得孩子明天就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明星大腕……然而,许多父母却忽视了自己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影响与启蒙教育,不自觉地把自己一些负面言行的种子植入了孩子心田中,以至于使教育投资出现了零效益、负效益。  相似文献   

13.
①望子成龙。据说,古时有一神童去考秀才,因年龄小,由其父背着送进考场。主考官见他如此年幼,大为惊奇,便想试试他的才学,当即吟出一上联:“儿骑爷做马。”不料此童对答如流:“父愿子成龙”。且不管是否真有此事,这副对联却生动地刻划了古今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普遍心态: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14.
天下父母的骨子里没有一个不是雄心勃勃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彼时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早在儿子呱呱坠地之前,一个个“佳儿成龙”计划便应“孕”而生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于是,伴随着小生命的诞生,我们的“希望工程”也随之展开了。  相似文献   

15.
天下做父母的,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而孩子做事不断的成功则是“成龙、成风”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童年时期是人生做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阶段,而其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光明的、新颖的、独特的生活时期。因此,孩子怎样度过童年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谁手把手地引导他们,他们的头脑和心灵从周围世界吸取的是些什么东西——今日的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一切。”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从小具有成功感,而不要让失败和困惑阻止他们向前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李海 《教师》2013,(12):1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为人父母者总是渴望自己这代没能实现的愿望在自己子女的身上能实现。愿望是好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怎样让子女"成龙"?如何使子女健康地成长?是强迫子女必须依家长的心思而行,还是允许孩子遵循自身的天性发展?我想,在不过于放纵的前提下,还是顺其自然,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为好。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化凤!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尽管含辛茹苦用自己生命的泉水浇灌着新一代,却往往因“爱”入误区而事与愿违,终使良好的愿望成泡影。“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时下已决非个别现象。对孩子娇生惯养,如今已成普遍现象。不少家庭把孩子当作“小皇帝”一样“侍奉”,上下几代人众星捧月似的围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望子成龙”是当今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但由于某些家长仅有“望子成龙”之心,而无“教子成龙”之方,有时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方面我是颇有感触的。  相似文献   

19.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第一流的大学”,成为“第一流的人才”,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但要使其变为现实,首先必须使孩子具有“第一流的意识”。培养孩子“第一流意识”的问题是日本幼儿教育家井深大先生提出的。这种意识我理解为目标明确,志向专一,发愤进取,事业上百折不挠,勇于争“第一”,具有持久性、稳定性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望子成龙”,这句流传于世的名言,表达了父母对其子女的深情厚爱和热切期望。每一颗朴朴实实的父母之心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有作为、出人头地。这一点,跨越地域、不分国度,是天下父母之爱中的共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望子成龙”的“龙”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所认可的成为龙的方法、手段也各有不同。对于现时代来说,究竟什么是龙?怎样给人们心目中的龙一个定位?如何成为龙?这一类问题关系着家庭的悲欢、教育的成败。民族的荣衰,值得人们去思考、研究。 一、中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