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首届海峡两岸联合书展1993年夏在美国旧金山台湾侨联文化中心大厅举行,大陆图书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和国际书店共同组织,展销了大陆100多家出版社的书,大陆有30多家出版社派员参加了书展。旧金山一带的华人参观选购非常踊跃,一周的销售额突破1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版权贸易工作方面起步较早,早在1980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支持下,该社与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达成了出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共10卷)中文版的协议,1986年出版后,这套书在海内外总共发行了17万套,在我国大陆、港台甚至在美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90年代后的10年中,出版社共输出图书版权200多本,引进图书近500本,输出版权所获经济效益约120万美元,引进图书所产生的盈利大于版权输出。通过版权输出,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智慧结晶的几套百科全书,均成功地以繁体字版的形式走向海外华文图书市场;而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之窗     
近年来台湾学者与研究单位加强对中国大陆的研究,在这方面出版了不少著作与资料,仅1996年台湾各出版社共出版与大陆相关的图书达100种之多。 从出书的内容来看,以经济方面居首位,如对投资、产业、税收方面,有金大鼎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大陆投资秘笈》、五南公司出版《中国大陆税收制度(1950—  相似文献   

4.
世界期刊出版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期刊,是很难统计的。因为世界上的期刊不断有停刊的、新办的。美国鲍克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1997~1998年》一书称,该书共收录了世界各国出版的大约16万种定期与不定期刊物,但其中很多刊物已停刊。根据国际期刊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eriodical Press,简称FIPP)对全球66个期刊主要出版国家的统计,1999年世界期刊出版量为近10万种。其中,美国的期刊种数过万,前六位美国、英国、中国、德国、荷兰和日本出版的期刊总量占世界期刊市场的46.3%。广告总收入超过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据鲍克公司的资料,美国现有5.5万个出版社,每年共出版10万多种书,每年总销售额约250亿美元。为了帮助想从事出版工作或者自己进行自助出版的人了解出版业,《自助出  相似文献   

6.
韩国出版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国土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人口4838.7万人,而就是这么一个蕞尔小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1.5万美元,是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10余倍。在出版印刷业方面,韩国拥有22498家出版社,书业从业人员有21万人,其中出版印刷业从业人员约20万人,传统书店从业人员约8千人,互联网上书店及分销人员约2千人。2004年,韩国一般图书市场容量为23亿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名列世界第七;若加上教育图书的市场份额,则大约为83亿美元。据有关资料介绍,韩国2004年出版图书的学科分类、种数及翻译外国图书种数详见下表:馆形式出版的多媒体儿童读物,就有4万…  相似文献   

7.
1.授权范围、语种、载体形式及出版方式 一般来说,国外出版公司授予大陆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的区域都是中国内地地区(港台澳地区除外);个别国外出版公司会独家授权整个中国区域.特殊情况下,版权授权是非专有的,即授权方可授权大陆地区几家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台湾众多出版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出版人在积极探索一条整合海峡两岸出版资源、实现持续成长的合作模式。为了加强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台湾相关图书出版公司进一步开展图书出版业务以及图书版权引进等实质性合作计划的完成,受其邀请,本人于2006年6月26日至7月5日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此次访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海峡两岸出版业的合作空间及互动还有潜力可挖。一、台湾出版业对中文出版市场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大陆与台湾是世界中文出版的两大基地,各有各的优势和特色。台湾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19):51-52
正全球最大出版社2011年收入排名公布澳大利亚出版咨询公司RüdigerWischenbart发布2011年世界收入超1.5亿欧元或2亿美元的出版社排名(不计报纸、杂志和金融服务收入),共54家出版社上榜,培生集团以84亿美元收入位居第一。与科技公司相比,出版业收入有所下滑。2011年全球大科技公司的收入中,苹果公司达1080亿美元,亚马逊达481亿美元,谷歌达379亿美元,微软的年收入699亿美元,仅微软就比上榜的54家出版社的680亿的总收入还要多。  相似文献   

10.
最大的教育出版社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图书出版公司是美国纽约市的麦克劳-希尔公司的图书分公司,1985年的销售总额为4.6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1.
英国归来谈中国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12月我从英国牛津出版研究中心学习出版归来后(获硕士学位),对中国的出版有了更多的思考。现就英国的出版来谈谈我对中国出版现状及未来发展看法。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看,英国是一个小国,面积242,500平方公里,人口仅5,900万,是中国人口的1/13。但它却是世界上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2400多家出版社(公司),年度出书约10万种,其中39%的图书销往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和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出版教育概况魏龙泉美国是世界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现有2.7万多家图书出版社,每年出书5万多种,1992年图书销售180亿美元。再加上报刊出版,出版总产值约500亿美元。美国的印刷业属于十大产业部门之一,有4·5万家印刷厂,年产值达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于国华 《出版参考》2005,(3S):32-33
2002年,13家台湾出版社合作,在大陆福州市开设“闽台书城”,其中约有6000种台湾出版品。今年初,联经出版公司又在台北市成立“上海书店”,以四五百平方米的面积、6万种图书的规模,供应大陆出版品。  相似文献   

14.
据鲍克公司的资料,美国现有5.5万个出版社,每年共出版10万多种书,每年总销售额约250亿美元。 为了帮助想从事出版工作或者自己进行自助出版的人了解出版业,《自助出版手册》一书作者波因特对图书出版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的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近几年每年出书总数都在八九万种左右,成为无可争辩的出版大国。但图书内销与出口的比例不协调。据统计,世界各国各地区在1989年的图书贸易出口额为;美国,6.5亿美元,英国,5.25亿美元;联邦德国,3.6亿美元;日本,3.1美元;中国台湾省,2.1亿美元,中国大陆,0.063亿美元(《国际市场》1990年第3期)。这就是说,我国大陆的出版物外销额远不如一些国家及地区,95%以上是在国内消化的。对世界这个  相似文献   

16.
出版 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的大型出版公司都是英国或美国跨国出版集团下属的分支机构.该国最大的20家出版公司包括英国的企鹅和麦克米兰出版社、德国贝塔斯曼旗下的兰登书屋、美国的学术出版社和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他们每年的营业额达800万美元,占澳大利亚出版产业总收入的80%.最大的20家出版公司包揽了该国2/3的图书出口业务,剩下的1/3由另外187家出版商瓜分.  相似文献   

17.
安华 《出版经济》2002,(1):55-56
西蒙与舒斯特(Simon & Schuster)是美国最大的现代图书出版公司,人们又称他为“双S”公司(S&S)。它是“阿伦和培根”公司的母公司,成立于1924年,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图书出版社之一,出版教育、消费和专业方面的图书,年销售已达20亿美元,雇佣员工9000人。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低门槛、高利润,各家出版社蜂拥而入,全国将近600家出版社中,500多家出版社涉及少儿图书出版业务,少儿图书出版繁荣发展,成了拉动中国出版上行的"领涨力量"[1]。伴随着繁荣,少儿图书出版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跟风、抄袭、内容低俗、图书质量低下等现象层出不穷。Sandvik Innovations LLC(Sandvik创新有限责任公司美国分公司,以下简称Sandvik公司)一直致力于少儿图书的出版销售,并且拥有自己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模式,让仅有七八个人的分公司年营业额超过800万美元。文章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以及Sandvik公司的经营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出版强国,20世纪末全球图书出版销售总额约800亿美元,日本以91.26亿美元继美国与德国后名列第三。 日本有4500多家出版社,其中78%集中在东京。日本每年出版新书6.3万余种,杂志3400多神。日本出版业“杂高书低”,杂志约占出版营业总额的60%。几乎所有大出版社都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多家出版社陆续与大陆出版社合作,但在合作方式上有不同的做法,目前主要以出版社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合作两种,而大多数的出版社都采取自行接洽。联合文学目前考虑以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各半的方式往大陆发展而皇冠出版公司、联经出版公司及远流出版公司都采用自行接洽的合作方式台湾角川则授权"台湾华文轻小说暨插画大赏"的得奖作品给广州天闻角川公司,以简体版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