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题目:(19分)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质量为(m1+m2)的物体D,  相似文献   

2.
24.(19分)如图1,质量为m1的物体A经过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3.
题目(江西卷第24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优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行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4.
题1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优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5.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_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_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全国理综卷物理24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和运动过程的分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分析应用,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较难的题。以下是该题的四种解法与分析。试题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经一轻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  相似文献   

7.
<正>一、弹力突变的异同1.相同点:当轻质绳和轻质弹簧的一端或两端是自由端(不与物体连接)时,由于没有惯性,绳和弹簧的弹力都可以发生突变。例1如图1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_A、m_B,与不计重力的轻质绳和轻质弹簧连接竖直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8.
创新百题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物体A、B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将它们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小物体C从距A物体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C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在分开.当A与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对地面刚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相似文献   

9.
例1 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把小球拉至最高点A以v0=√gl/2的水平速度推出,如图1所示.求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的绳的拉力.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物体A与轻绳一端相接,力F作用于通过定滑轮后的轻绳的另一端而拉动物体,某一瞬间,绳子的速度为v,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求该时刻物体A水干运动的即时速度V为多大?  相似文献   

11.
某刊物上对下面题目的分析中认为剪断某一绳子瞬间,另一绳子的拉力不发生变化,这一设定是错误的。原题为:如图1所示,OO1绳子上挂着一个匣子C,匣内用绳子又挂着A球,A球下方用轻弹簧挂着B球,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绳子OO1被烧断瞬间,关于三个物体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1.一物升,一物降,升降高度相同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M〉m)的物体A和B.通过轻绳跨过滑轮相连.不计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开始时A物体离地的高度为h,B物体离地竖直悬挂,用手托住A物体,A、B两物体均静止.撤去手后,求:  相似文献   

13.
1.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绝缘带电小物块A、B,电量分别为+q和+2q,中间用轻弹簧相连,连接小物块A的水平轻绳另一端同定在O点,一起放在光滑的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小物块B由弹簧自然长度处静止释放后,在水平方向做振幅为x0的简谐运动.当B物块运动至最左端时剪断轻绳,经过时间t,A、B两物块的加速度第一次相同,物块A的速度为vA,求:  相似文献   

14.
谈分离条件     
张学伟 《物理教师》2000,(10):16-17
高中物理中经常会遇到两个物体何时分离的问题.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如图1,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A和mB,mA和一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开始先用作用在B上的水平外力F压缩弹簧.然后撤去外力,问A和B两个物体何时开始分离.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阶段求变力做功一直是教学难点.我对此作了一些探讨,总结出以下8种主要方法. 一、用动能定理例1 如图1,一根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定滑轮,用恒力F=50 N向下拉绳子的一端,将静止在水平地面A点上质量为m=10 kg的物体(视为质点)沿地面移到B点.到B点时,物体的速度为v=4m/s.物体在A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所夹的锐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中学力学教学中,关于“细绳与弹簧对物体作用的区别”的讲解,往往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受力物体的惯性.对此,下面通过3个具体实例来进行分析阐述.例1.如图1所示的重物A处于平衡状态,在剪断ab绳的瞬间,重物A的加速度为多少?分析:中学物理中的细绳和弹簧都按理想模型处理.细绳为理想化的不可伸长的非弹性体,弹簧不计质量.在弹性限度内,严格遵守胡克定律.所以剪断ab绳,绳对弹簧的拉力立即消失,弹簧对重物的拉力也立即为零,重物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例2.如图2所示,物体A、B质量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在剪断绳ab的瞬时,重物A、B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相似文献   

17.
一、动量定理的应用技巧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等效代换变力的冲量I.例1物体A、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1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轻绳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为u.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A)mv(B)mv-Mu(C)mv+Mu(D)mv+mu析解: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对A运用动量定理有I弹-mgt=mv-0.对B运用动量定理有-Mgt=-Mu-0.联立解得I弹=mv+mu…  相似文献   

18.
1.视多个物体为整体例1如图1,质量m=10kg和M=30kg的两物块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5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个处于水平位置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250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1.质量为m的物体,由高处自由落下,恰落于竖直固定于地面的轻弹簧的上端,在压缩弹簧到最短的过程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将先减小后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速度将先减小后增大;D物体的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2.如右图,A、B为竖直墙上等高的两点,AO和BO为长度相等的细绳汪义夕是一根轻杆,AOB在水平面内,C点在AB连线中点D的正下方,已知艺AOB一120。,匕COD一60“,在O点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则(). A绳AO受到的拉力为mgtan30“; B绳AO受到的拉力为mgtan6。“; C杆口C受到的压力为mg/cos30“;…  相似文献   

20.
1.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仍受重力作用B.宇航员受力平衡C.重力仍产生加速度D.重力为宇航员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