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红云 《档案》2011,(3):63-63
秦安县档案馆保存着自民国二十七年以来的各类档案80,815卷(册),其中属于国家重点抢救的珍贵档案15,100卷。由于这些珍贵档案历史久远、保管条件差,加之本县及邻县编史修志等工作查阅利用频繁,纸张严重破损,  相似文献   

2.
近日,房县档案馆将散失在民间保存的,发生在房县境内,形成于民国年代的户牌、居民身份证等6件(册)珍贵档案征集接收进馆,填补了馆藏空白。这批珍贵档案包括:中华民国38年户牌、湖北省房县县政府制发的  相似文献   

3.
保定市档案馆保存着一幅珍贵的“保定府全图”。 这是一幅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地图,用手工绘制而成,没有标注绘图者姓名和绘制年代.先是绘制在纸上.然后托裱在布上。地图为26幅拼成,以罗马数字排序。品相完好.拼接起来称得上是天衣无缝。该图没有图例.但标图规则与现代地图相似.有比例尺,标为“一寸等于五里”.  相似文献   

4.
国内POD发展状况 1.大象出版社《民国史料丛刊》以POD方式正式出版 《民国史料丛刊》收集2194种图书资料,分政治、社会.史地、文教五类,每套1127册.平均每册450页,圆背起脊精装。首批100套,总计约11万册.2560万印(A4),采用N1PSON连续纸数码印刷机,中速运转,平均每天生产40多万印(A4).历时两个多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保存本书库民国文献中毛边书的调研,发现馆藏2册1900年文光书店出版的(俄)陀思退夫斯基著、叔夜译《白夜》和永明印书局出版的斗山山人编《云娘》,是早于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毛边书发轫于1909年鲁迅、周作人兄弟翻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的毛边书,揭示了民国文献特别是毛边书的稀缺和珍贵,通过对民国毛边书破损程度的调研,强调对民国文献的保护和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6.
去年8月,我在嘉必梅湾街淘到一本珍贵的红色书刊--黄炎培先生的著作<延安归来>.该书版权页上写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七月重庆初版.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上海再版,印量5000册"的字样.据有关资料记载,<延安归来>书稿于:1945年7月30日送重庆南岸润华印书馆,8月7日出书.8月9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出<延安归来>出版广告,初版2万册,几天之内悉以告罄,是年10月在上海再版5000册.  相似文献   

7.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25(5):F0002-F0002
本书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偃师树德图书馆石印本,乔荣筠篡。本志略共一册,详细记载了偃师的地理、物产、建置、政教礼俗等风土乡情。《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共收录有五部,其中就包括本书,故较为珍贵。  相似文献   

8.
一个春雨潇潇的夜晚,我独自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双眼默默地注视着置放在桌上的三件自己青春年代的珍贵人生档案:一张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一张略显发黄的奖状、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看着、看着,绵绵的思绪情不自禁地又追寻起那往日的情怀、如歌的岁月…… 首先请看这张“上山下乡”的通知书,全文不长,不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座落在拉萨,馆藏极为丰富。现存档案120多个全宗,300余万卷(册、件),自元代始,历经明、清、民国直至上世纪50年代,时间横跨700余年。其中有关西藏地区与祖国关系档案极其珍贵,以历史铁证驳斥了所谓“西藏独立”、“施主关系”等谬论。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李桂保生于民国十六年八月十二,现年88岁,是郴县糖厂退休食堂炊事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曾随着爷爷先后在郴县县城(民国二年,撤销郴州直隶州,复置郴县)的东街、西街、火车站等地居住.在此期间,父亲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军飞机三次对郴县县城的轰炸,目睹了日军的残暴行径.父亲曾经多次对我讲起这些事情,下面是他老人家的讲述: 我清楚地记得日本鬼子飞机第一次轰炸郴县县城是1938年7月的一个上午.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来民国学术地图的绘制中,不少学者推尊“史学二陈”(陈寅恪、陈垣)。在“二陈”中,陈寅恪的地位尤为显赫,被目为民国学术界的“龙头老大”、“现代史学的第一人”。也有学者提出,中国现代史学家中最杰出的有四人,那就是“二陈”再加吕思勉和钱穆,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  相似文献   

12.
民国报纸在长期积累中形成完整系统的地方史料,已成为地方文献近代资料专藏的主体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民国报刊都面临着遗失或是损坏的危险,从保护历史文化、抢救珍贵文献的角度来看,民国报刊的数字化有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文章以作者实际经验阐述图书馆应如何进行民国报纸数字化工作,并针对民国报纸数字化资源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雪桦 《出版广角》2013,(10):16-18
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学(1917—1949)同样如此。随着民国文学研究历史化、古典化成为研究者的一致诉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民国报刊这个丰富的资料库、如何更进一步深入民国报刊内部去打捞史料,成为摆在每一个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刘涛的《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一书(以下简称《考信录》),  相似文献   

14.
熊鹃 《档案与建设》2007,(11):35-36
1932年林森当上国民政府主席后,一改往日浮沉不定的境况,连选连任国民政府主席长达13年之久,成了民国政坛上的一棵“常青树”.之所以如此,是林森在经历一番跌宕起伏后,练就了一套官场上“好功夫”。最主要的还应归功于他所养成的“无为”而“有为”的做人习惯,古人云:“人情阅透知纸厚,世路踏穿觉山平。”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06,67161(4):F0002-F0002
北京市大兴区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108个全宗、67161卷(件),实物档案1483件,各种图书资料12926册。其中较为珍贵的有明清两代大兴县县衙旧址照片、清康熙时期所编纂《大兴县志》全本照片、清《光绪顺天府志》和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所赠之笔,民国七年印花税票、委任状,  相似文献   

16.
国图文津街分馆,收藏着一批鲜为人知的特殊藏品,那就是明、清、民国的原始土地契约文书。这批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从明辗转流传至今,历经数百年,无声地述说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土地占有、土地税制、土地买卖、地权转移、租佃关系、宗族、法律等诸方面的状况,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本文拟从馆藏契约中择取有特色者若干,作一初步分析,并对馆藏土地契约的总体状况。做一大致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收藏中,有几百张日军侵华时期印制的中国军用地图.这些地图上往往清楚地标明"中华民国某年某月印制,昭和某年复制",在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日军还派出飞机对民国地图进行空中修测,这类图的附注中就标明哪个区域使用着原图,哪个区域是经过修测的.  相似文献   

18.
地图折痕处破损和断裂是地图保管过程中常发生的现象,如何选择地图修复用纸不曾有过报道。地图修复选纸时首先要考虑其适用性,其中包括纸张性能、结构、抗老化能力等。本研究选用中国手工纸中常见的4种纸,通过纸张各种性能的测试、纸张纤维结构的观察和测试和老化性能的研究,得出高丽纸比较适用于地图折痕处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十四军  林强 《出版参考》2005,(10):31-31
在我的收藏中,有几百张日军侵华时期印制的中国军用地图。这些地图上往往清楚地标明“中华民国某年某月印制,昭和某年复制”,在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日军还派出飞机对民国地图进行空中修测,这类图的附注中就标明哪个区域使用着原图,哪个区域是经过修测的。  相似文献   

20.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5,25(6):347-348
我于民国三十三年(农历甲申岁,公元1944年)出生于黄河南岸,黄河水哺育了我难忘的童年。总角之年。即嗜书如命。先父在旧社会念过私塾,家里有几册线装书。四岁那年,母亲撒手西去,几册发黄的线装书伴我度过了苦难的岁月。我最喜欢的一本是《绘图千家诗》,这是一册石印本,上图下文。手写体.油光纸。在先父的指点下.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